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学】4.4《硫酸、硝酸和氨》课件(新人教必修1)
【化学】4.4《硫酸、硝酸和氨》课件(新人教必修1)
⑥
⑥NH3 ⑦ CO2
浓硫酸与木屑、棉花、纸屑反应
2)、脱水性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 浓硫酸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有机物中的氢和氧元素 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有何区别?
a.浓硫酸沾到衣服上应如何处理? b.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十余量消防车……
游离态
氮的固定
放电
化合态
2NO 2NH3
如:N2+O2 N2+3H2
氮的固定
自然固氮
人工固氮
高能固氮
生物固氮
【思考】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 逼人?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 不吸入氨气?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实验4—8: 演示实验 ----氨气的喷泉实验
有机 氮肥
46.7%
白色或浅黄色针状结晶或小 颗粒,溶于水,中性
科学视野
氯化铵的妙用 ——防火布
将一块普通的棉布浸在氯化铵的饱和溶 液中,片刻之后,取出晾干就成防火布了。 将这块经过化学处理的布用火柴点,不但点 不着,而且还冒出白色的烟雾。 原来,经过这种化学处理的棉布(防火布) 的表面附满了氯化铵的晶体颗粒,氯化铵这 种物质,它有个怪脾气,就是特别怕热,一 遇热就会发生化学变化,分解出两种不能燃 烧的气体,一种是氨气,另一种是氯化氢气 体。
除了利用上述方法之外,实验室有无其他简 单可行的方法来制得氨气? 方法二:加热浓氨水制氨气
浓氨水
NH3·H2O == NH3↑+ H2O
方法三 思考:有什么现象? 为什么有此现象? 1、吸收水分,减少溶剂。
←浓氨水
←固体CaO
2、增加OH-的浓度。 3、放出热量,升高温度。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过程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化学》
必修1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氨和铵盐的性质、用途; 2.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 3.巩固稀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及强氧化性; 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5.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的教育 6.通过实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 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实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原理
-
使指示剂变色: 稀硫酸与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与活泼金属反应
思考与交流
1、硫酸、硝酸、盐酸都是酸,它们在 组成上用什么特点?
它们都是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硫酸、 硝酸是含氧酸,盐酸是无氧酸;硫酸是二元 酸,硝酸和盐酸是一元酸
2、这些特点与酸的通性有什么关系?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在水溶液中都电离出氢离子 HA=H++A—
NH3+HNO3=NH4NO3 (白烟) 2NH3+H2SO4=(NH4)2SO4
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与 挥 发 性 的 酸 反 应 有 白 烟
NH3 + H+=NH4+
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NH3+HCl=NH4Cl
HCl
NH4Cl
NH3
沾有浓氨水的玻棒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1.在反应中为什么会产生白烟? 挥发出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在空 中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
△ NH3· 2O=NH3↑+H2O H
氨水是弱碱 液氨是弱碱
一水合氨是弱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NH3· 2O是弱碱 H
氨水呈弱碱性。
练习:1.下列组合能形成明显喷泉并充满烧 瓶 的是(BD)
A
A B C D A干燥气体 NO2 SO2 Cl2 HCl B 液体 水 4 mol/L NaOH 饱和食盐水 水
目 录
一、氨 (一)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二)氨的实验室制法
(三)氨的用途 二、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一)硫酸的性质
(二)硝酸的性质
一、氨
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 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 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
1.氨气的物理性质
①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冰块 请观察氨 气的物理 性质? ②易液化;
展示装满氨气 的烧瓶
氨 气
液 氨
你得出什么 结论?
③极易溶于水(1:700)。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跟水反应——显弱碱性
NH 3+H2O NH 3· 2O H
NH 3· 2O H
NH4 ++OH-
一水合氨很不稳定 NH 3· 2O =NH3↑ +H2O H
2.你对浓硫酸知多少? (1)浓硫酸在稀释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向水中慢慢注入,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实验室制HCl气体是用以下反应制备, 你能说明反应进行的理由吗? H2SO4(浓) +NaCl == NaHSO4 + HCl↑ H2SO4(浓) +2NaCl == Na2SO4 + 2HCl↑ 注: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难挥发性酸 制易挥发性酸
思考2 :某学生在氨气的喷泉 实验基础上积极思考产生喷泉 的其他方法,并设计如图所示 的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 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 能产生喷泉的是:( D) (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
(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
NH3· 2O很不稳定,受热就会分解: H
科学视野 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
发的原理与上述的原理相似。
想想看:
(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氨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外形 成较大的压差;
(2)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
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3)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a.烧瓶干燥; b.装置的气密性好; c.收集的气体纯度尽可能高。
(一)氨的性质
讨论:
氨水的主要成份有哪些? 氨水与液态氨有何区别? 氨水中的分子有:H2O、NH3 和 NH3· 2O H 氨水中的离子有:NH4+、H+ 和 OH所以:氨水是混合物。
液氨 是氨气加压或降温后形成的液态物质, 液氨所含的微粒是NH3。
所以:液氨是纯净物。
(2)氨跟酸的反应
NH3+HCl=NH4Cl (白烟)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讨论:
NH3如何收集? 如何检验NH3已经收满?剩余的NH3如何处理? 若要制干燥的NH3 ,可用什么作干燥剂?
△
目录
NH3的实验室制法 (1)原料:NH4Cl Ca(OH)2 (2)原理:
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根据气体的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知是否确实是 氨气,下列提供的方法中,你认为能帮他检验是否为 氨气的方法是( AC ) 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B、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C、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 D、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氮 肥
种类 铵 态 氮 肥 化学式
NH4HCO3
NH4Cl
含氮量
17.7%
26.2%
性
状
白色结晶,吸湿性很强,易 潮解,溶于水,弱碱性
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有吸湿 性,溶于水,酸性.
NH4NO3
(NH4)2SO4
CO(NH2)2
35%
21.2%
白色结晶,易潮解,结硬块, 溶于水,微酸性,
白色粒状结晶,吸湿性不大, 不易结块
B
2.A、B、C三种气体,A无色,在一定条件下A能 与O2反应生成B,B不溶于水,它能与O2反应生 成红棕色气体C;A、C气体均溶与水,其水溶液 NH3 分别呈碱性与酸性,推断A , NO2 NO B ,C 。
1.下列关于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B、氨水成碱性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 D、在反应NH3+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
(一)硫酸的性质
1.【思考】稀硫酸和浓硫酸的性质有何不同?
浓H2SO4的物理性质 A.色态: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B.沸点:约338℃——难挥发酸(高沸点酸) C.密度:1.84g/cm3——高密度酸 D.溶解性:跟水任意比互溶,溶解放出大量热。
两高:沸点、密度高
两大:溶解度、溶解放热量大
目录
目录
①NH3极易溶于水。(1 :700),
②NH3与水反应后有碱性物质生成。
大部分NH3与水结合成 NH3· 2O, H NH3· 2O可以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 H NH3+H2O
△
NH3· 2O H
NH4++OH-
NH3· 2O = NH3 ↑+ H2O H
弱碱性 所以氨水显______,既能使无色的酚 红色 酞溶液变成____,又能使湿润的红色的 变蓝 石蕊试纸____。
∆
(2)铵盐与碱反应
NH4NO3 + NaOH = NaNO3 +H2O +NH3 ↑ (NH4)2SO4+2NaOH = Na2SO4+2H2O+2N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