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
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
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
另一种方法是
。
19.(4 分)将下列各现象中所属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1)初春“冰雪消融”
;
(2)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上出现“雾气”
;
(3)秋天的早晨常常发生“日出雾散”
;
(4)冬天的早晨户外草地上积有白色的霜
。
20.(2 分)如图所示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
m(声音在海水
中传播的速度是 145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
是
。
17.(2 分)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 15°,则入射角为
,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
角减小到 30°,则反射光线转动的角度是
。
18.(2 分)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用
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使气体液化可采用的
A.都不能成像 B.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C.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12.(2 分)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 A′B′照射时,会发现像比原来亮多了, 这是因为( )
A.光照到像上所以像变亮
B.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
C.光照到镜子上发生反射,使物体变亮
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 a=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a 应适当
(增大/减小)。
25.(2 分)如图所示,平面镜 MN 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 S,现将平面镜绕 M 点
从 MN 转到 MN′位置过程中,物体 S 在平面镜中的像 S′的轨迹为
(选填“直
线”或“曲线”);S′离 M 点的距离
D.光照射像后,人的感觉不同
二、填空题(31 分,每空 1 分)
13.(2 分)在太阳、月亮、发光的电灯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是
。
14.(2 分)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
第4页(共13页)
,属于天然光源的 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
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能使观众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D.金属凝固到玻璃镜头上
9.(2 分)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
A.AB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在第 6min 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10.(2 分)已知碘的熔点是 114℃、沸点是 184.35℃.小丁用电吹风对装有固态碘的试管(如 图所示)进行加热,能看到试管出现碘蒸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
1
2
3
(℃)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计示数(℃)
14
89
79
69
16
90
80
71
第9页(共13页)
18
91
81
72
20
91
82
74
(1)如图干球温度计示数为 16℃,湿球温度计示数为
℃.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
湿度是
第3页(共13页)
A.如果吹出热风的温度为 100℃,则管中的碘只能是先熔化再汽化 B.如果吹出热风的温度为 100℃,则管中的碘只能是升华 C.如果吹出热风的温度为 200℃,则管中的碘只能是先熔化再汽化 D.如果吹出热风的温度为 200℃,则管中的碘只能是升华 11.(2 分)如图所示,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 MN 截成两关,并分别向两侧平 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看起来已经很平整的墙面,用灯光侧对着墙一照,墙面上仍出现
了一些有阴影的地方,你认为这些阴影地方是
(“偏高”或“偏低”)的,这里用
到的物理原理是
。
第6页(共13页)
24.(2 分)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某同学设计安装
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 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
2018-2019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2 分)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2)从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C。
(3)如图丙所示的四个图表示小丽在观察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
请按它们出现的前后顺序排列起来
。(只写字母)
(4)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 3min 后停止了加热
B.沸腾温度不足 100°C 可能是供热不足
C.AB 段水平线表明水己完全变成了气态
(选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或“保持
不变”)。
三、作图与解答(26 题每图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45 分) 26.(2 分)如图,根据反射光线 OB,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并在入射角位置标出入射角的
大小;(按要求完成图)
27.(2 分)如图,有一三角形物体 ABC,请作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
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C.水母接收到了其他海洋生物发出的信号
D.水母感受到了阳光光照的变化
5.(2 分)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7页(共13页)
28.(2 分)如图所示,平面镜 MN 上方有一个物体 AB,要使人眼在镜前 P 点看不到物体 在镜中所成的像,至少应将平面镜上的哪一部分遮住?要求:在图上留下作图的痕迹, 将镜面上要遮挡的部分用字母 CD 表示,并将 CD 描成粗线条。
29.(3 分)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
离(cm)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第8页(共13页)
30.(5 分)小丽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图甲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错误之处是
15.(3 分)“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
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观
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
减弱噪声。
16.(3 分)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
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4s 收到回波信号,则海底某处的深度是
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
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在空气中以
的形式传播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
声可以传递
。
21.(3 分Leabharlann 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
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
热(选
填“吸”或“放”)。
(2)图中,海波在 D 点是
态,在 G 点是
态(均选填“固”或“液”)。
(3)若探究“海波的熔化”实验中,小明发现海波熔化过快,应采取的操作是
。
33.(6 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 M 放在水平桌面上,E、 F 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 ON 转动。
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第5页(共13页)
(选填“左”或“右”)
移动;
(3)一天早上小明在测量了体温后,用力甩了几下体温计,随即把体温计放在窗台上,晚
上放学回家发现体温计原封不动地放在那儿,此时体温计的示数为 36.6℃,他以此判断
今天的最高气温应
(选填“不高于”“低于”或“等于”)这个示数。
D.OA 段斜线表明水吸热升温
(5)该同学增加水量后,又按原步骤重新做了一次实验,在原图中画出此时水温随温度变
化的大致图线。 31.(4 分)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 ①若 1m3 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 8g,而实际容纳了 4g,则相对湿度为 50%。 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 如图,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
D.
8 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
同
2.(2 分)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 30dB
变为 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 )
A.振幅变大
B.振幅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