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合桥总体设计与构造

组合桥总体设计与构造


2013.12.7 成都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9
5
1. 总体设计
)平面布置 ¾工字形钢梁组合梁桥 纵向联结系
2013.12.7 成都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10
1. 总体设计
)平面布置 ¾槽形钢梁组合梁桥 除了单箱梁桥或多幅完全分离式单箱梁桥之外,必须设置端 横梁。
)梁高 ¾钢板梁:跨径的1/15~1/20; ¾钢槽梁:跨径的1/16~1/22。
2013.12.7 成都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3
2
1. 总体设计
) 横截面布置 ¾工字形钢梁组合梁桥 通常桥面板直接支承于主梁上,主梁间距以2.5~3.8m为宜 桥面板的悬臂长度在1.5m以内 典型桥梁的主梁布置:主梁间距在2.0~3.8m,采用这样的主梁间距, 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的跨中板厚可以控制在26cm以内,桥面板悬臂根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6
1. 总体设计
)横截面布置
¾槽形钢梁组合梁桥 可采用较大的主梁间距,大跨度组合梁可采用1~2根主梁的结构形式。 当主梁腹板间距大于6m时,混凝土桥面板可支承于横梁或横隔板之上。 陆路运输时,钢梁宽度控制在3.6m以内,不得以时不超过6m,否则需要 将主梁分成便于制作和运输的构件单元,并且桥址现场需要具备拼装和 焊接的条件。
1400 480
60 200 60 140
140 60 200 60
1400 480
60 200 60 140
100 100
1000 800
100 100
20 80
20 80
550
550
450
450
160 100
75 95
60
600
2013.12.7 成都
600
20
4×150
20
640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21
11
1.总体设计: 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措施
)双层混凝土组合截面方法
¾双层组合截面指钢梁上下翼缘均有混凝土板与钢梁组合,形成 整体截面共同受力的组合结构,通常仅设置在中支点负弯矩范 围内。在该范围内,混凝土板参与受压,最能发挥混凝土的材 料性能,而该范围内自重的增加对支点及整个结构的弯矩产生 的影响有限。负弯矩区采用双层组合梁的底板混凝土与钢底板 共同受压,可有效减少钢底板厚度,避免厚钢板焊接,减小焊 接残余应力;底板混凝土的设置可以简化支撑加劲肋的设置, 增强支撑加劲肋的稳定性;双层混凝土组合作用可增大组合截 面刚度,可有效限制混凝土桥面板的裂纹宽度;底板混凝土可 约束钢腹板的面外变形,提高腹板的抗屈曲能力,简化腹板加 劲肋构造。
)(2)组合梁腹板加劲肋的设置,宜考虑组合后钢梁中性轴移动而 使腹板受压区高度变化的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3)对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结合面宜采取防腐措施。 )(4)施工期间组合梁应具有足够的横向刚度,以保证钢梁不发生
13
7
1. 总体设计: 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措施
)调整支点标高法 ¾在钢梁架设后将中间支点抬高,这虽与预应力没有直接关系, 但可达到将支点下降后改善跨中部分钢梁应力过大的目的。 ¾浇注桥面板混凝土,待其硬化后,将中间支点下降,这样便产 生了预应力。
2013.12.7 成都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梁数
11 12 14 16 21 9 10 12 13 16 6 7 8 10 12
表 2.1 典型桥梁桥宽与主梁布置
主梁布置 间距 悬臂长
(m)
(m)
设计 车道 数
桥宽 (m)
3.85
1.500
15.25
3.50
1.500 3 车 15.25
3.00
1.250
道 15.25
2.60
1.250
15.25
2013.12.7 成都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4
1. 总体设计
) 横截面布置
设计 车道 数
8车 道
6车 道
4车 道
桥宽 (m)
41.5 41.5 41.5 41.5 41.5 34.0 34.0 34.0 34.0 34.0 24.5 24.5 24.5 24.5 24.5
2013.12.7 成都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17
9
连续组合箱梁模型试验
) 普通连续组合梁(NCN-1)
钢梁焊接
焊钉焊接
焊钉构造
支模
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养生
2013.12.7 成都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18
¾其中这里的配筋率指桥轴方向钢筋截面总面积和混凝土板截面 积之比,周长率指上述钢筋周长总和与混凝土板截面积之比。
2013.12.7 成都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16
1. 总体设计: 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措施
)后结合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方法 ¾采用先张法或后张法预制应力混凝土桥面板,待预应力张拉后 将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梁组合。
2013.12.7 成都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5
3
1. 总体设计
)横截面布置 ¾少主梁的结构形式 较少的主梁数量可以减少钢结构的加工、运输和安装成本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主梁间距可以达到6~7m 对于双车道桥梁或宽度较小3车道桥梁双主梁组合梁桥。
1
1
1. 总体设计
)横截面形式 ¾工字形钢梁 跨径≤35m(40m)
¾槽形钢梁 跨径= 35~50m
(国内最大跨径140m)
2013.12.7 成都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2
1. 总体设计
)结构形式 ¾简支梁桥 构造最为简单、受力合理,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抗压和钢 材的抗拉性能。 弯矩较大,经济跨径一般在40m以下。 ¾连续梁桥 弯矩比相同跨径简支梁小,跨径较大时采用连续梁桥的结构 形式较为经济 边中跨的合理跨径比例为0.6~0.8。
连续组合箱梁模型试验
) 后结合预应力连续组合梁(NCN-2)
550
300
9000
18600
9000
300
600
1000
300
9×1000
2×250+16×500+3×250=9250
50
140 60 200 60
1400 480
60 200 60 140
600
450
20 80
550
100 100
100 100
2013.12.7 成都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22
连续组合箱梁模型试验
) 双层组合连续组合梁(NCD-1)
300
9000
3000 18600
9000
300
60 450 600
1000
300
9×1000
2×250+16×500+3×250=9250
50
140 60 200 60
1.95
1.250
13.0
3.85
1.600 2 车 13.0
3.50
1.250
道 13.0
2.90
1.050
13.0
2.65
1.100
11.5
2.10
1.250 2 车 11.5
4.20
1.750
道 11.5
3.60
1.450
11.5
3.10
1.400
2 车 8.5
2.50
1.000
道 8.5
2.00
100 100
1000 800
100 100
20
4×150
20
640
100 100 70
1000 800
100 100
20
4×150
20
640
60 450
70 60
450
2013.12.7 成都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19
10
连续组合箱梁模型试验
) 后结合预应力连续组合梁(NCN-2)
上翼缘群钉连接件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 吊装预制板 灌注混凝土后浇孔
2013.12.7 成都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20
组合梁负弯矩区模型试验
) 试验梁构造——预应力试验梁
混凝土板支模
铺设塑料薄膜
混凝土浇注
拆除模板
张拉预应力
灌注高强砂浆
2013.12.7 成都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GB50917-2013)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 总体设计与构造
2013.12.7 成都
吴冲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Tel.021-65981817 cwu@
组合结构桥梁
)总体 )钢结构 )砼桥面板 )剪力连接件
2013.12.7 成都
同济大学 吴冲 Tongji University, Wu Cho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