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1章总论 (4)1.1项目概况 (4)1.2项目建设理由 (7)1.3编制依据 (8)1.4研究结论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8)第2章需求分析 (11)2.1内蒙古教育现状及需求预测 (11)2.2XX教育教学概况 (14)2.3本项目的需求分析 (16)2.4总结 (20)第3章场址选择 (22)3.1场址现状 (22)3.2场址条件 (23)3.3场址评价 (28)第4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30)4.1建设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30)4.2建设规模与内容 (31)第5章建筑方案 (37)5.1方案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37)5.2项目建设依据 (39)5.3总体规划方案 (40)5.4建筑设计方案 (42)5.5结构设计方案 (48)5.6建筑节能方案 (50)第6章公用工程方案 (54)6.1给水工程设计方案 (54)6.2排水工程设计方案 (57)6.3供热工程设计方案 (58)6.4电力电信工程 (60)6.5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部分 (66)6.6建筑电气设计 (73)第7章环境保护 (77)7.1编制依据 (77)7.2本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78)7.3保护措施 (78)第8章节能方案 (80)8.1概述 (80)8.2设计依据 (80)8.3设计原则 (81)8.4节能措施综述 (81)第9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83)9.1劳动安全卫生 (83)9.2消防 (85)第10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计划 (87)10.1项目管理 (87)10.2工程项目的招标 (87)10.3项目实施计划 (88)第11章工程项目的招标 (90)11.1招标依据 (90)11.2招标方案 (91)11.3招标基本情况 (91)11.4招标方案 (91)第12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4)12.1投资估算依据 (94)12.2投资估算 (94)第13章结论与建议 (104)13.1研究结论 (104)13.2建议 (104)附图:1、XX中学建设区位图2、XX中学建设总平面图3、XX中学建设鸟瞰图4、XX中学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第1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XX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2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XX经济开发区XX新区1.1.3项目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1.1.4建设内容、规模及功能本项目占地面积55000m2平方米,建筑面积21209m2,项目分区如下:1、教学行政楼1栋,建筑面积12337m2;建设内容包括:(1)教室普通教室30间、美术教室2间、教具室2间、音乐教室2间、微机教室2间、微机辅导用房2间、史地教室2间、历史资料成列室1间、地理资料成列室1间、语音教室4间、控制、换鞋室4间、多媒体教室3间、科技活动室2间。

总建筑面积为2274m2。

(2)实验室化学实验室3间、物理实验室3间、生物实验室2间、实验辅导用房4间。

总建筑面积为1260m2。

(3)办公区行政办公10间、总务库1间、教师办公室7间。

总建筑面积为1092m2。

(4)阅览区普通报刊阅览室1间、专业参考阅览室2间、综合阅览室2间、集体视听阅览室1间、教师阅览室2间、阶梯报告厅1间、书库2间。

总建筑面积为1715m2。

(5)其他管理室3间、饮水处6间、卫生间以及交通面积和共享大厅共3836m2。

2、生活后勤区总建筑面积为7212m2。

包括生活服务中心1栋,建筑面积4962m2;男女生宿舍1栋,建筑面积为2250m2。

3、体育运动场建设风雨操场1个,建筑面积面积为1000m2,外加配套设施等总建筑面积为1660m2。

本项目按照1500学生规模规划设计。

班额为50人,30个教学班。

1.1.5项目占用地土地性质拟建XX经济开发区XX新区XX中学建设项目占地面积为55000平方米,土地性质为划拨。

1.1.6项目建设期本项目计划于2011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8月交付使用,建设期2年。

1.1.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5846.7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3927.90万元、设备购置费244.63万元、安装工程费37.3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17.98万元、预备费433.09万元,其构成比例为:➢工程费用4695.66万元,占建设投资的80.31%;➢工程建设其他费717.98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2.28%;➢预备费433.09万元,占建设投资的7.41%。

本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由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自筹解决。

1.1.8效益预测XX中学建成后,将彻底改变XX新区无普通高中的现状,将对XX经济开发区XX新区确保义务教育的普及打造新区示范性完全中学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对提高当地教育教学质量,改善XX地区优质初高中的布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同时,一所现代化学校的建成,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现代化科学的接受,同时也可以在管理上带来新的方法,增强了学校自我发展的能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上好学”的矛盾,为XX经济开发区教育及全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项目为社会公益性事业项目。

1.1.9承办单位概况该项目承办单位系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XX经济开发区是内蒙古自治区20个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2006年被自治区列为全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工业园示范点。

开发区“XX”新城区位于XX阿左旗XX镇,东靠XX山,西倚乌巴高速公路,总体发展目标是以“以城市功能的配套完善为现代服务业和工业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和环境,以现代物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工业产业的升级”的发展理念,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招商、高效能服务,最终把“XX”新城区建设为内蒙古西部最具活力的生态宜居城市。

开发区管委会是开发区政府管理机构,负责开发区基础设施醒目的建设和管理,为入驻开发区的企业提供物业管理和服务。

1.2 项目建设理由XX经济开发区位于XX东部,东临黄河,西依XX山,南接宁夏石嘴山市,北连乌海市,建区以来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围绕转移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坚持抓项目、调结构、促发展,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随着开发区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迅速增加,人口将大量聚集,适龄人口也将随着逐年增加,到“十一五”末,预计开发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7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人口规模将达到5-7万人。

初中在校生预计达到1100-1500人,每年初中毕业生约400-500人。

目前开发区拥有庆华佳苑小区、瑞钢联小区、恒安丽苑小区等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

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开发区规模的扩大,一批新建和在建的住宅小区将陆续入驻,为了给越来越多来开发区居住的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便于学生就近上学,XX区管委会决定在此建一座设施配套齐全的高级中学,以满足开发区没有普通高中的现状。

所以本项目的建设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1.3 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3.1编制依据本项目编制的依据如下: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2、《XX新区城市总体规划》;3、《XX市区中学规划设计》;4、《内蒙古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5、《XX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6、《XXXX新区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7、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3.2编制原则1、必须符合国家、自治区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3、符合XX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4、校舍用房组成、校舍主要建筑标准要符合《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5、建设工程设计和建设必须采用目前国内先进、成熟的工艺、设备和材料;建筑风格要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6、必须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需要与可能,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结合的关系。

1.4 研究结论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位于XX经济开发区XX新区,近年来,随着XX新区的开发建设,先后建成庆华佳苑小区、瑞钢联小区、恒安丽苑小区等住宅小区,入住人口也随之越来越多。

但该区域缺少一所普通高中,仅有的一所学校已无法满足新区新建住宅区适龄就学人群需要。

经广泛调研,XX经济开发区拟在XX经济开发区XX新区建设一所配套齐全,设施完整的普通高等中学。

XXXX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机构的支撑,已形成强大的人才源、知识源、动力源,为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切实解决新建城区中学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进一步加快新区教育的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决定投资金建设XX中学以补当地教育机构缺乏现状。

本咨询公司受XX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的委托对XXXX新区地区的教育情况、经济情况以及人口分布状况进行了深入考察,且对当地的环境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该地区可以建设一普通高等中学,来完善XX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

特编制《XX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入深刻分析及细致阐述。

XX中学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第2章需求分析2.1 内蒙古教育现状及需求预测2.1.1内蒙古教育现状改革开放至今,内蒙古自治全区101个旗县(市、区)全部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自治区农村牧区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3.03%,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均有了较快发展。

为了让每个孩子能上得起学,上得好学,内蒙古率先在全国对全区范围内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实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免缴学杂费,补贴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2006年就有210.8万多名中小学生受益。

内蒙古一直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创立了“两主一公”的办学模式(以寄宿制为主和以助学金为主的公办学校),民族基础教育办学条件优于同类学校。

民族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现有民族各类中小学(含幼儿园学前班)1048所,其中民族语言授课的894所,全区开设蒙语授课专业或民族预科班的高等学校达33所,全区中小学共有蒙古语授课专任教师2.6万余人,平均学历合格率89.9%。

目前,全区普通高中已达到36所(39个办学实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4%。

全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在校生12万人,占普通专科(高职)在校生47.44%。

“十一五”期间,我区有2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校,37所职业学校成为自治区级重点学校,14所技工学校为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技工学校,一些特色中专形成集中办学的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