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报告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报告

***********
管线竣工测量报告
******
2017年8月
***********
管线竣工测量报告
审定:
审核:
校核:
编写:
编写单位:*************
目录
1、工程概况 0
1、1、工程依据、目的与要求 0
1、2、测区地理位置 0
1、3、工期与工作量 0
2、技术措施 0
2、1、作业依据 0
2、2、主要技术指标 0
2、3、坐标与高程起算点 (1)
2、4、人员及设备 (1)
2、5、技术方法 (1)
3、问题与处理措施 (3)
4、质量评定 (3)
4、1、质量要求 (3)
4、2、质量目标 (3)
4、3、质量保证措施 (3)
4、4、质量评定结果 (4)
5、结论与建议 (4)
5、1、结论 (4)
5、2、建议 (4)
6、提交的成果 (4)
1、工程概况
1、1、工程依据、目的与要求
城市地下管线的分布状况就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资料。

**********于2015年埋设,为了查明该工程地下管线状况,实现管线信息数字化管理,*********受*********委托承担了该工程管线竣工测量工作。

1、2、测区地理位置
本项目作业区域位于********,属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通视条件好;测区周围有**道等主干道路,交通方便,测量条件良好。

1、3、工期与工作量
1、3、1、工期
*********于2017年7月28日进场并完成测量工作,经检查修改后,于2017年8月19日提交全部成果资料
1、3、1、完成工作量
本项目完成了238、18米的管线竣工测量工作。

2、技术措施
2、1、作业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2)《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建设部CJJ61—2003);
(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4)《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
(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

2、2、主要技术指标
2、2、1、数学基础
坐标系统:*****市统一坐标系,3°带投影,中央子午线**°**′,投影面为大地高****m。

高程基准: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比例尺:1:500。

成图方法:全野外数字化成图
2、2、2、精度
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s,不得大于±5cm(相对于临近控制点);高程中误差mh 不得大于±3cm(相对于临近控制点)。

2、3、坐标与高程起算点
本次管线采用****CORS 网络进行测量。

2、4、人员及设备
2、4、1主要软硬件
台式电脑、平板电脑、GPS 接收机、全站仪、绘图仪、交通工具、AutoCAD 、CASS 8、0及其她相关软硬件。

作业中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均已经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2、4、2人员投入
本项目主要参与人员有:
表2-1 项目人员表
2、5、技术方法
2、5、1、总体技术路线
以批准的线路设计施工图为基础,根据管线规划设计的相关要求及规划条件,收集、整合已有管线图与地形图数据,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成图法,对新建管线进行竣工验收测量,并将竣工验收的数据成果进行整理,编制地下管线图。

总体工艺流程如图5-1所示。

2、5、2
本项目基于***CORS网络进行竣工测量,无需另行布设控制点。

2、5、
3、管线竣工测量
2、5、
3、1、地下管线探查
地下管线探查应在充分搜集与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与仪器探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地下管线探查应在现场查明各种地下管线的敷设状况即管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与埋深,同时应查明管线类别、材质、规格、载体特征、电缆根数、孔数及附属设施等,绘制探查草图并在地面上设置管线点标志管线点宜设置在管线的特征点在地面的投影位置上,管线特征点包括交叉点、分支点、转折点、变材点、变坡点、变径点、起讫点、上杆、下杆以及管线上的附属设施中心点等。

在没有特征点的管线段上,视地下管线探测任务不同,地管线的管线点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与专用管线探测,宜按相应比例尺设置管线点。

管线点在地形图上的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5cm;
2)厂区或住宅小区管线探测宜按相应比例尺设置管线点管线点在地形图上的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0cm;
3)施工场地管线探测宜在现场按小于或等于10m间距设置管线点;
4)当管线弯曲时管线点的设置应以能反映管线弯曲特征为原则。

2、5、
3、2、管线点测量
新建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应在覆土前进行,当不能在覆土前施测时,应在覆土前设置管线待测点并将设置的位置准确地引到地面上,做好点之记。

测量内容应包括:对管线点的地面标志进行平面位置与高程连测、计算管线点的坐标与高程、测定地下管线有关的地面附属设施与地下管线的带状地形测量、编制成果表。

(1)管线点测量采用解析法,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高程中误差不大于±3cm。

管线点的平面坐标与高程均计算至毫米,取至厘米。

(2)本项目地下管线1:500比例尺带状地形图根据原有地形图进行修补测,测绘内容按管线需要取舍,测绘精度与1:500地形图要求相同。

2、5、
3、地下管线图编绘
地下管线图的编绘应在地下管线数据处理工作完成并经检查合格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编绘成图,计算机编绘工作应包括:比例尺的选定、数字化地形图与管线图的导入、注记编辑、成果输出等。

地下管线图应包括各专业管线、管线上的建(构)筑物、地面建(构)筑物、铁路、道路、河流、桥梁以及各种主要地类要素与地形特征。

3、问题与处理措施

4、质量评定
4、1、质量要求
本项目通过两级检查、一级验收方式进行质量控制,成果依次通过了作业组的全面自查、项目质检员的校核、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验收。

(1)作业组提交的成果经过了全面自查,包括100%内业检查,外业检查比例不得低于30%;
(2)项目质检员校核包括100%内业检查与不低于20%的外业巡查;
(3)院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验收,对最终成果资料进行了100%内业检查,外业检查比例不得低于10%;
(4)各级检查工作独立、按顺序进行。

4、2、质量目标
本项目质量目标:产品验收合格率100%、优良品率达90%以上;合同履约率100%;满意率100%。

4、3、质量保证措施
在生产准备前期,我单位对参与生产的作业人员、各级检查人员、技术管理人员,都进行了技术交底工作,掌握技术与质量要求,熟悉工艺流程与关键技术环节;在作业阶段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人员都及时掌握质量情况,对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与质量问题及时纠正。

质量检查过程中,质量检查员对重要质量特性进行了重点检查,对有普遍性或带有倾向性的质量问题应进行全面检查,杜绝存在重大或普遍的质量问题。

生产环节或上一级检查提出整改的问题,下一环节或下一级检查进行了重点、全面的核查。

对于不合格或同类缺陷出现较多的成果,要做进一步的核准确认。

4、4、质量评定结果
本项目经内外业检查,最终成果满足《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要求与甲方需求,质量合格。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经对最终成果进行检查,该测量数据准确,符合要求。

2、该项目报建长度为***米,竣工测量长度为***米。

5、2、建议

6、提交的成果
(1)竣工测量成果图(DWG格式);
(2)管线点成果表(纸质及电子版);
(3)竣工测量报告(纸质及电子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