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户外游戏观察记录

幼儿园户外游戏观察记录

幼儿园户外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13年4月25日
观察地点:西南大学实验幼儿园(北区)
观察对象:大二班
游戏主题:《出发逛重庆》
游戏时间:30分钟
观察内容:
1、游戏前准备:
(1)主要游戏材料:足量的圆纸板
(2)游戏环境:游戏场地安全、密度适宜
(3)游戏材料:材料摆放有序,数量充足,材料有创新、安全
(4)游戏时间:充足、机会均等
2、游戏过程指导:
(1)教师指导:面向全体、指导简明,但在关注差异和互动有效上有所欠缺(2)幼儿行为表现:
发展情况:同伴交往良好,解决问题,敢于尝试,自发主动,但在活动过程中秩序有点混乱,且没有体现幼儿的创造性行为
参与情况:大部分积极投入,极个别缺乏兴趣,持续时间较长,使用玩具熟练使用
活动过程:
1、教师利用手势命令集中组织幼儿整理好队伍后,进行游戏前的热身准备。

教师进行示范动作,幼儿跟随。

分别由拍手、侧身、弓箭步、跳跃等热身动作。

个别幼儿无视教师组织,在旁边的图书角看绘本。

2、热身准备结束后,教师讲述游戏主题是《出发逛重庆》和游戏规则,要求是幼儿必须同心协力完成游戏,整体不落队伍。

3、游戏第一部分是“踩石头过河”,教师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再分2批过河。

每批有4个幼儿,利用3颗石头(圆纸板),从一颗石头跳到另外一颗石头上,互相配合、同心协力过河。

该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游戏规则,配合良好。

4、游戏第二部分是由教师带领过人行横道,全部幼儿排队跟随教师背后走黄色线(场地上已画好),过程中由教师发出指令经过红绿灯时,停下等待绿灯再通行。

个别幼儿对这部分游戏兴致缺缺,只是盲目地跟随队伍前进。

5、教师请幼儿回答在过程中观看到的重庆美景,互相分享。

游戏结果评价:
1、幼儿结束游戏时,意犹未尽,由当天的值日生自发整理玩具。

教师粗略的进行了游戏活动的延伸。

2、游戏后分享与讨论:由教师引导,幼儿为主的描述幼儿心中的重庆美景
反思与建议:
1、整个游戏主题较明确,贴合幼儿的生活背景,并且游戏中强调幼儿的相互协作,有助于增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2、由于个别幼儿还无法正确的使用游戏道具和明确游戏规则。

建议教师在介绍游戏第一部分“踩石头过河”时,可以请辅助教师进行示范或者进行个别指导。

3、教师在进行游戏的第二部分时,领队过人行横道,应该事先准备一些红绿灯指示牌或者是请幼儿充当交通警察,更能够增添游戏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4、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环境的布置上重庆美景的图片,能够引导幼儿进行美的享受,欣赏重庆的美景,另外,还能够充分贴合和丰富游戏的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