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古都
古都延续
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灭北宋后,称为“汴京”。贞元元年(1153 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到中都大兴府,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为 金国陪都。1155年,汴京宋故宫发生大火,建筑几乎毁尽。正隆六年 (1161年)初,完颜亮南下侵宋,一度以“南京开封府”为统治中心, 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为避蒙古军锋,迁都“南京开封府”。天 兴二年(1233年),金哀宗在开封被蒙古军围困的情况下,逃出开封, 迁都归德府(今商丘市) 元灭金后,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元朝末年,“天下义军共主” 小明王韩林儿率领的红巾起义军,曾在开封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定都何地犹豫不决,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徐 达带领北伐军攻取山东和河南,此时许多人向朱元璋建议定都汴梁。四 月朱元璋来到汴梁考察,并将汴梁改称为开封府,考察结果令朱元璋满 意,于是决定定地于此,并把应天也定为都城,实行两京制。但在八月 初二时,明朝的北伐军大破大都(今北京)。八月下旬,有鉴于形势有 变,在权衡开封的利弊后,朱元璋最终决定定都南京。
五代争雄-国都东京
五代时期,除了后唐之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的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那个 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后梁定都开封十七年,时间虽短, 但开封的租赋较轻,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同时,梁定都开封,使中国的 政治中心从西部转向东部平原地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923年, 后梁灭亡,继起的后唐定都洛阳,开封仍置宣武军。936年,石敬瑭灭 唐,建立后晋,又从洛阳迁都开封。947年后晋亡。后汉立国仍定都开 封,951年,郭威发动澶州(今濮阳)兵变,灭后汉建后周。郭威勤政 爱民,大力改革使后周出现了新的气象。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柴 荣在郭威的基础上,整顿朝纲,改革弊制,在内政和军事都取得了很大 进展。他三次征伐南唐,夺得“淮南十四州”的土地,并恢复了江淮漕 运,使开封经济进一步提升。955年,他又发动10万民夫在原汴州城外 筑外城。
开封府
开封府包公办公的衙门。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 威名驰誉天下,包公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 古今。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开封有个包 青天”令人荡气回肠,引起几多瑕思神往。宋代古开 封府已被水患冲毁,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 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 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 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 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开封府
建筑风格
在建筑形式上,开封府依照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修建,布局 规整,庄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细的彩绘,处处体现了宋代的 建筑风格。它以府门、仪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 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 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楼宇,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九个 展区:1、以仪门、鸣冤鼓、戒石、大堂等为主题的府衙文化区; 2、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为主题的包拯传说文化区;3、以太极 八卦台、三清殿为主题的道教文化区;4、以典狱房、牢狱为主 题的刑狱文化区;5、以桂籍堂、拱奎楼为主题的教育科举文化 区;6、以英武楼、校场为主题的游艺文化区;7以清心楼历任府 尹事迹为主题的府尹人文文化区;8、以宋太宗、宋真宗为主题 的潜龙宫帝王文化区;9、以范公阁、曲桥、明镜湖、弦月山为 主题的休闲文化区。
三、重开封繁塔
汴水虹桥:
北宋建都在河南开封,开封市内有一条汴河,气势磅 礴,贯穿全市,这座桥就架在汴河之上,故称汴水虹 桥,如长虹卧波,古朴典雅。由于汴河是开封市的水 路枢纽,北宋建都开封,故开封也称汴京。 虹桥为单孔木拱桥,桥长16.8米,宽4米,是古代桥梁 的杰作。造桥采用无支架施工法,没有榫头,不用钉 子,全部用捆绑式结扎起来,连成一片。桥的两旁有 木拱,桥的坡变平坦,拾级而上,行走平稳,拱梁的 两端,分别雕刻狮、虎头像,既增加木桥的外表美, 又反映中国的建桥特色和民族风格。
东京梦华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开封城北40里的陈桥驿 (现属新乡市封丘县)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历经9 帝168年,是开封历史上最为辉煌耀眼的时期,经济繁荣,富甲 天下,人口过百万,风景旖旎,城郭气势恢弘,不仅是全国政治、 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史书 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开封。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 品《清明上河图》,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 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中国的对外交通已由汉 唐以来的丝绸之路转向东南沿海的海路,火药、印刷术等中国的 发明由此传向世界各地,开封以其泱泱大国的气象,跃居为那个 时期世界上最为繁华的著名都城。
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城西北部,与龙 亭公园相邻,是仿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 河图》中所绘场景而建的集中再现原《清明上 河图》中风物景观的一座大型宋代民俗文化风 情的主题公园。该园占地510亩,包括酒楼、 茶肆、当铺以及制作汴绣、官瓷、年画的作坊 等,当中还穿插有小杂耍、盘鼓等民间文艺表 演。你还可以换穿宋装,手持宋币,尽情感受 宋人的生活习俗。
谢谢观看
魏都大梁
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大梁,这是开 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魏惠王迁都大梁之 后,他引黄河水入圃田泽(今郑州圃田)开凿鸿沟、 引圃田水入淮河。水利既兴,农业、商业得到极大发 展,日趋繁荣。他还修长城、联诸侯,国力日盛,乃 得称霸于诸国,使大梁城与秦国的咸阳、楚国的郢都 并列,成为当时国内最发达的名都大邑。魏国在大梁 建都,历六世136年。在这136年里,曾发生了孟子游 梁、窃符救赵,以及孙膑、庞涓等诸多故事,也给开 封遗留下不少古迹,不愧被人称为开封古城第一都
地理位置
开封位于河南省东部,是我国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 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魏、梁、晋、汉、 周、宋、金等七个王朝建都于此,史称七朝古都。再加 上西汉时的梁国、后宋和明朝(今则以夏朝、大齐和后 宋),又称十朝古都。 开封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历史文化国际旅游城市。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 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遍布市县的名胜古 迹,依稀可寻的古城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绚丽 多姿的秋菊,显示了古都汴京“十朝古都”的风韵和魅 力。开封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 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 国之最。百年名校河南大学坐落于开封市。
大梁门
开封历史上最早的城墙,是建筑在2300多年 前的战国魏都大梁城。与今城城摞城遗址墙部 分重合,稍偏西北。公元前365年,魏惠王为 了实现控制中原之目的,把都城由安邑(山西 省夏县)迁于此地,并修筑了一座大梁城。如 今的开封城墙始建于唐代。
重镇汴州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开封作为败亡国的国都被降为浚仪县,属三川郡。 “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 公元534年东魏孝静帝时, 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 封称汴之始,由县治改为州治,失落了数百年的开封重又慢慢的恢复了元气,开 封也成为北魏对南部各朝作战的水运线上的八个重要仓库之一。北齐文宣帝天保 六年(555年)和天保十年(559年)分别建了著名的建国寺(大相国寺)和独 居寺(今铁塔一带),佛文化的发展对后来的东京文化的勃兴做了前期的准备。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大运河的中段就是 联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位于汴河要冲的开封,又是东都洛阳的重要门户,占尽 天时地利的开封迅速发展。进入唐代之后,开封也是水陆便捷的大都会,唐高祖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汴州总管,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汴州一度改为 陈留郡。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李唐的宗亲李勉到汴州任节度使,他增筑 周围达22里的汴州城。后来李希烈叛乱时,靠汴州城阻叛军数月。永平节度使李 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开封铁塔
铁塔原名开宝寺塔,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即公元 1049年,八角十三层,高55.63米,是开封仅存的两 处北宋地面文物之一。因其通体镶嵌褐色琉璃砖,颜 色近似铁色,从元代起,民间俗称为“铁塔”。 铁塔以其卓绝的建筑艺外,它设计精巧, 完全采用了 中国传统的木式结构形式,塔砖饰以飞天、麒麟等数 十种图案,砖与砖之间如同赴凿,有沟有槽,垒砌严 密合缝。
城市风貌
开封素有“北方水城”之美誉,城内湖泊纵横, 分布广阔。开封市水系二期工程位于开封市老 城区的西部,连通龙亭湖(东湖、西湖)景区与 包公湖(东湖、西湖)景区、铁塔湖,阳光湖, 西北湖,清明上河园,是城市“水上文化链” 和生态旅游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历史沿革
文明初现 近代的考古发掘中,在开封的万隆岗遗址中,在尉氏县县城西南 的断头岗,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证 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在开封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 夏朝(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32年,史称老丘。商朝曾在开 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 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 名启封。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 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明清省城
公元1368年,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北京开封府,公元1379年,罢北京称 号,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天下藩封数汴中”周王本身也 很贤明,再加上开封府是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治所,开封成为中原第一 都会,开封城也仅次于北京和南京,是国际性大都市。 满清统治中原后,于公元1662年重修了开封城池,并将河南省治、开封 府治均设置在开封。由于开封在明末遭遇的严重破坏,与历代相比,清 代开封的经济黯然失色,手工业、商业、服务业都呈衰落的态势。但是, 开封毕竟是省会,它仍具备商品集散地的重要作用。清代末年,开封是 河南境内重要的革命中心。 中华民国改制,废开封府设豫东道。民国3年(1914年)祥符县改为开 封县。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成立开封市。民国21年(公元1932年) 设行政督察区。1938年日军占领开封,省会西迁,次年日伪在开封成立 河南省政府。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恢复开封原来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