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性督导督学案例
(案例背景)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出发,对新形势下的督导工作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教育部明确指出,“把推动实施素质教育作为督导评估的中心任务”,“要建立全面的、科学的、有效的督导评估机制”,使学校的行为方式由外控式管理向自主式管理转化,增强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
上海市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的研究与实践已探索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在推进过程中,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在理念上强调对学校的服务、促进和推动,尊重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强调了督导对学校的促进最终应体现在使学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学会依法自主发展。
学校在实施过程中也真切体会到发展性督导评估对学校工作推进的实效。
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发展性督导评估体现了督学与学校之间和谐的互动建构,形成了“评估判断——交融信息——助推发展”督评与自评相结合的良好的督导运行机制。
(案例实录)新学校有更迫切的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的需求,一位优秀的青年校长提出:“如何使一所年轻的学校快速步入发展阶段中的成熟期?”学校和督学讨论的第一个话题是:“学校自主发展中最佳的切入点是什么?”督学认为:为学校确定一个恰当的发展起点至关重要。
为此,督学认真研读了学校开办以来的档案资料,听取了校长以及分管教育教学的领导的办学思想,通过查阅资料、访谈教师、召开学生及家长座谈会,调查问卷各方人士,在较了解校情的背景下,督学积极作出了回应,认为“学校虽办学时间不长,但学校新建的领导班子,敬业勤业,乐于奉献;教师队伍年轻,但充满关爱、阳光;学生行规特优,细节上展现良好的校风。
学校注重把办学理念体现在实践过程中,突出了立德树人的课改思想,所以如何从学校的德育优势入手,发挥优势项目的作用,做好学校课程发展规划,从办学始就思考如何发挥校长在实施新课程中的领导力,这是较高位的办学规划的思考,具有一定前瞻性。
”
于是学校在校长的带领下,确立了“蒙以养正、成于致远”的办学理念,在“智欲圆,行欲方”校训的引导下,全体师生努力践行“志向远大、习惯良好、基础扎实、能力提升、思维开阔、人格健全”的育人目标。
学校育人总目标如何落地为学校的教改实践?督学在与校长谈心中进一步提出了深化的讨论话题,并阐述了明确的观点:“诊断了学校现状后,要针对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与教师的困惑,将宏观的办学思想落实于教育实践,落实于课程构建。
在编制学校课程建设规划中,要体现出规划的阶段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并依托学校中层管理将办
学目标落实于每位教师的教学实践中。
”
学校将这一思想带回到实践思考中,进一步提出如何整体构思课程规划,并以校长为首成立了课程规划设计领导小组,分条线落实到各教研组讨论具体实施内容,提出逐步完善“正蒙七彩”课程规划的构想,把校本课程分成相对独立的七个板块,如:兴趣拓展、阳光体育、社会实践等,组成富有学校个性特色的“正蒙七彩”课程。
在实施中,学校听取了督学上述的建议,将宏观的办学方案逐步细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与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
在区绿色指标达标校评审中,校长在汇报制定课程方案,着力推进课程建设这一重点工作时总结说:“我们积极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努力改进课堂,更好践行办学理念。
”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目前学校管理团队在探索管理新机制、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上已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X、构建“正蒙课堂”——基于教师实情的入门要求;X、践行“一课四看”——基于课堂现状的教学规范;X、尝试“错题记载”——基于学情反馈的教学改进。
从常态看,学校已健康步入市、区课改行列,围绕办学理念整体规划的校本课程正在有效实施。
(案例评析)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与传统的督导评价在督导理念、督导模式、督导方法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的根本变化,督学在督导服务过程中强调学校在评估过程中的自主性,注重整体构建实施发展性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