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毒蛇咬伤的急救ppt课件

毒蛇咬伤的急救ppt课件


患者局部吸取液 盐 水
稀释3倍
各格内
1min
常见蛇种的诊断Ⅰ液 Ⅱ液
性增加,血液外渗 3. 溶血素 直接溶血 4. 磷脂酶A 将卵磷脂或脑磷脂水解变成溶血卵磷脂或溶血脑
磷脂,使红细胞溶解 5. 心脏毒素(细胞膜毒素)
23
作 活激 用 部 位
凝血素
作用部位
24
• 混合毒(蝮蛇) • 蛇毒酶类(25种)
卵磷脂酶A 蛋白水解酶 三磷酸腺苷酶 透明质酸酶
25
毒蛇—毒腺→排毒导管→毒液→机体 淋巴管 肺、肠道、心、肾、肝脾、中枢神经 血液
8
金环蛇
• 背面黑色,有许多黄横纹 • 分布长江以南 • 中毒症状类似银环蛇
9
蝮蛇
•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三 角形
• 分布全国各地甚至生活于海 拔4000米的丽江雪山上
• 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袭击 • 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
口剧痛、组织坏死
10
尖吻蝮(五步蛇)
•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 大,三角形,鼻子上 翘(看上去象叼个烟 头)
3.兼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毒蛇:有蝮蛇,眼镜王蛇和眼 镜蛇等,其毒液具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两种特性
4. 肌毒:主要引起肌肉溶解:海蛇
13
蛇毒的有效成份
1.神经毒:如蝰蛇的氨基酸氧化酶是一种多肽神经 毒,银环蛇毒,眼镜蛇毒,响尾蛇毒,主要作用 于神经系统,导致突触功能障碍
2.心脏毒:主要作用于心脏引起心肌损伤而致心衰 3.溶细胞毒:可使血细胞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发生
抗极化(箭毒样作用)—阻断N终 板受体,使N介质乙酰胆碱不起作用
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介质(乙酰胆碱作 用—横纹肌麻痹)
22
循环毒素
毒蛇咬伤(如五步蛇、竹叶青、蝰蛇) 1. 凝血素 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激活X因子,使
凝血酶原转为凝血酶 2. 出血毒素 损伤毛细血管壁细胞间黏附物,使毛细血管通透
凶猛
无毒蛇
一般椭圆形 长而尖细 多不鲜艳 体型相称 无 迅速 胆小怕人
30
毒蛇与无毒蛇咬伤鉴别
毒蛇
无毒蛇
牙痕
疼痛 肿胀 出血 淋巴结 全身症状
剧痛、灼痛 迅速扩大
流血、淤斑、血泡 肿大、触痛
神经或血循毒或二者共存
不明显 不扩大 出血或(—) (—) +—
31
毒蛇与无毒蛇咬伤鉴别
32
血循毒与神经毒类蛇咬伤区别
毒蛇咬伤的急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胡春林
2013年5月
1
内容提要
• 概述 • 发病机理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治疗
2
一、 概述
• 毒蛇咬伤是农村常见病
• 全世界数十万人受伤/年
• 印度30—40万人/年
• 我国10万人/年 死亡率5%—10%
• 世界蛇类 2700种

毒蛇600种 对人致命危害 200种
• 咬伤症状为伤口组织坏死, 胸闷,高热,呼吸困难
6
眼镜王蛇
• 通身黑褐色为主,竖起,扁 颈。分布我国南方。性情凶 猛,为毒蛇中体型最大的。 主动袭击,紧咬不放
• 症状为发病特急,很快死亡
7
银环蛇
• 背面黑色,有许多白横纹。 分布长江以南
• 受惊时逃跑,但太近时会 张口咬人
• 伤口不肿、不痛,数小时 后全身瘫痪,呼吸停止
血循毒类蛇咬伤: • 局部症状明显 • 潜伏期短 • 发病急、来势猛 • 危险性大、死亡率高
33
神经毒类蛇咬伤
• 潜伏期较长、易误诊 • 治疗及时、恢复快 • 一般无后遗症
34
毒蛇咬伤快速诊断(免疫学诊断)
蛇毒是一种抗原 • 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 • 放射免疫法
35
• 胶乳凝集抑制实验
坏死 4.凝血素:眼镜蛇的锌金属蛋白可引起血栓形成 5.各种酶:可引起溶血和组织破坏
14
毒蛇的外形特点
• 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 短粗,色斑较艳,一般有特殊的花纹毒 蛇的标志器官是毒牙,毒蛇咬伤部常留 两排深而粗的牙痕
• 分为沟牙和管牙
• 是否有毒牙是最根本的区别
15
16
17
`
18
44.4
1.6
41.4
2.0
59.0
8.9
5.1
3.3
27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 是否毒蛇咬伤? 2. 毒蛇还是无毒蛇? 3. 是哪种毒蛇? 4. 有哪几种毒素?
28
虫与毒蛇咬伤鉴别
类别
蜈蚣 蝎子 蚂蝗 黄蜂 毒蜘蛛
相似症状
鉴别症状
剧痛,局部炎症,可有 牙痕,伤口无麻木,全
组织坏死
身症状轻
局部痛,麻,吸收中毒 后肌肉紧张痛
• 凶狠,主动袭击 • 症状发病凶,全身出
血,伤口剧痛、组织 坏死
11
蝰蛇
•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 三角形略长
• 受惊时,能长时间对 峙
• 症状类似五步蛇
12
毒蛇的分类
毒蛇大致可分成三大类 1.以神经毒为主的毒蛇:有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等,
毒液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肌肉麻痹和呼吸麻痹
2.以血液毒为主的毒蛇:有竹叶青、蝰蛇和菜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 毒液主要影响血液及循环系统,引起溶血、出血、凝 血及心力衰竭
19
20
二、蛇毒及致病机理
• 蛇毒—20余种毒性蛋白质 多种酶类 蛋白类物质
• 蛋白质分子较大 • 微酸性或中性 含水50%—75% • 常温下易变性 丧失毒性 • 受重金属离子、酒精、强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等
破坏 • 紫外线、X线、加热↓ • 被胰蛋白酶水解
21
二、蛇毒及致病机理
主要毒性成分 • 神经毒(银、金环蛇、海蛇)
• 我国蛇类165种 毒蛇 10种
3
中国十大名蛇
• 主要有金环蛇、银环蛇、海蛇、蝰蛇、 尖吻腹、竹叶青、眼镜蛇、眼镜王蛇、 腹蛇等
4
竹叶青
• 通身绿色为主 • 分布我国南部,长江流域 • 咬伤症状相对较轻
5
眼镜蛇
• 通身黑色为主,竖起,扁 颈
• 分布我国长江以南,性情 凶猛,能长时间对峙,喷 射毒液,但不主动袭击人
流泪,流涎
伤口出血难止
伤口痒,不痛,不肿, 无麻木,全身无反应
局部痛,肿
伤口无麻木,多个点状, 休克,肾衰
剧痛,麻木,可有组织 坏死,肚痉挛
无典型蛇咬伤痕
29
毒蛇与无毒蛇的形态区别
类别
头部 尾部 体色 体型 毒牙 动态 性情
毒蛇
多呈三角形 短钝或呈侧扁形 鲜艳或有特殊斑纹 粗而短,不均匀
有 常盘团,爬行动作迟缓
• 局部症状—疼痛、肿胀、出血、水泡、坏死 • 全身—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血液系统 MOF
26
几种毒蛇的排毒量 对小白鼠的LD50
毒蛇 眼镜王蛇 眼镜蛇 银环蛇 金环蛇 蝰蛇 蝮蛇 五步蛇 竹叶青
干毒量/次/(mg) LD50 mg/kg
101.9
0.34
79.7
0.53
4.6
0.09
27.5
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