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学原理第二章政治关系教学要点
第一节 政治关系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一、政治关系的含义与本质
(一)政治关系的含义
政治关系是指政治主体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要求,围绕国家政治权
力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的总称。
政治关系的这一定义,主要包含四层含义:
1.政治关系是政治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政治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3.政治关系是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形成的一种关系。
4.政治关系的根本目的是利益的追求。
(二)政治关系的本质
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本质内容,一切其他政治现象都是政
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政治关系的实质是利益。政治关系本
质上就是利益关系。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出发点,利益也是政治关系的
归宿,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利益也是政治关系的根本内容,离开
了利益,就没有政治关系可言。利益是政治关系的核心和纽带。
二、政治关系的特征
1.历史性
2.具体性
3.客观性
4.复杂性
5.变动性
第二节 政治关系的结构
一、政治关系结构的含义
政治关系的结构是指政治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组合模
式。
二、关于不同政治主体之间的关系
1、公民之间的关系。重要的是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2、阶级关系。不同群体、阶层利益分配
3、利益集团关系。利益的维护和诉求机制
4、党派关系
5、民族关系
三、每个政治主体内部不同部分的关系
政治关系的第二个链条,即每一政治主体内部不同部分的关
系,也是政治关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政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奴隶制社会的政治关系
奴隶制社会的政治关系主要是奴隶主、平民、奴隶三者之
间的关系。
奴隶社会的政治关系的显著特点:
(1)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关系是奴隶社会的主要政治关系,是
反映奴隶制社会本质的政治关系。
(2)等级关系掩盖了阶级关系。
(3)奴隶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为争夺对国家政治权力的控制而
相互残酷斗争。
(4)各奴隶主国家之间关系紧张,常为争夺地盘、争夺霸权而频繁
战争。
总之,奴隶主剥削奴隶是奴隶制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政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封建制社会的政治关系
封建社会的政治关系主要是封建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封建主与商人和
手工业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封建主阶级内部不同集团之间的关系,其
中主要是封建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关系。
封建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两个阶级。因此,他们之间
的政治关系也是对抗关系。
封建主阶级不是一个同一的整体。其内部存在着界限森严的等级关
系。
第三节 政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主要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三
者之间的关系,其中主要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两大阶级,他们之间的政治关
系也是对立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党关系。政党之间的关系
是阶级关系,不同利益集团关系的反映,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资本主义各国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
第三节 政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四、社会主义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
(一)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政治关系
1.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内政治关系的重要任务
2.人民同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敌对关系
3.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4.民族关系: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实现以后,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差
别依然存在,各民族在某些具体权益,特别是经济权益方面仍会发生
一些纠纷。
第三节 政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四、社会主义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间和国际政治组织间的国际关
系,则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以
及是非曲直,采取不同的政策、策略,形成不同的关系,但总的原则
是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本 章 小 结
本章主要是对政治关系的概念、特征、政治关系的结构、政
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各个社会历史阶段政治关系的特点与形
成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述。目的是使学习者通过本章学习,
了解政治关系的含义、特征和本质;一个政治共同体内,不同政治主
体之间政治关系的特点和规律;政治关系的历史发展,特别是当前我
国政治关系的特点和处理这种关系的战略、策略原则。政治关系是重
要的政治现象,是本书的重点之一,掌握政治关系的本质和规律,对
研究政治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思 考 题
1.政治关系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
2.政治关系的特征是什么?
3.如何理解政治关系结构的含义?政治关系结构是由什么决定的?
4.一个政治共同体内不同政治主体之间会存在什么样的政治关系?
这些关系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5.国际关系的本质是什么?一般说存在几种国际关系的类型?
6.奴隶制社会的政治关系有哪些特点?
7.封建制社会政治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8.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关系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9.我国当前政治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处理这些政治关系的主要原则
和政策是什么?
政治关系的本质:就是利益关系。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出发点,利益也
是政治关系的归宿,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利益也是政治关系的基
本内容,离开利益,就没有政治关系可言。利益是政治关系的核心和
纽带。
有人认为被依法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不是公民,这种说法是不科学
的。首先,他混淆了公民权与公民的政治权利的概念。公民权是个内
容十分丰富得概念,其中既包括了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文化、教
育、劳动等权利,剥夺了政治权利,并不等于剥夺了全部公民权利,
因此,他仍属公民,只是一个只享有部分公民权利的人。其次,如果
认为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属于公民,那就模糊了法律调整的对象,
使他们处于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之外。所以,公民也应包括这部分
人。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消灭了剥削制度的国家,这就决定
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关系主体部分的非对抗性。社会主义的政治关
系,可分为:a、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政治关系。工人、农民和知识分
子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范畴,他们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他们之间的关
系是合作和联盟关系,共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共同掌握国家
政治权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剥削制度的消灭,剥削阶级已经
不存在了,因此,不存在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也不存在对抗性的阶
级之间的政治关系。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敌对势力和敌对分
子,包括原有的和新生的反革命分子、敌特分子、严重破坏社会主义
知道的犯罪分子、腐败分子等,他们由于历史上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的影响以及国际影响,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除。他们的利益同人民的
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因此,人民同他们的关系是敌对关系,人民同他
们的斗争依然属于阶级斗争。人民对他们必须实行有效的专政。b、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不渝的
走和平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