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架施工技术交底
250
900
900×900
悬臂梁悬臂长度≥2m时,模板按悬臂长度的%起拱;其它梁净跨≥4m时,模板按跨度的%%起拱。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根据房间净尺寸和所采购的木多层板的规格,制作顶板模板,按设计预留出晚拆模板的位置,并按所使用的位置一一编号。具体支撑、支设方法详见下图。
梁板模板支设图
7平台标高以下150mm及平台上口200mm处必须使用对拉螺杆以确保墙面平整。
梁、顶板模板
本工程梁截面尺寸大部分为200mm×400mm、200mm×450mm(Lx6 200×1100、6300)等。根据工程支撑的结构特点,本着使用、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的原则,配置本工程的水平向支撑体系。
本工程各层选用满堂普通钢管脚手架支撑,钢管立杆间距800~900mm,龙骨采用40mm×90mm木方、间距250mm。
铁钉、铁丝、密封条、脱模剂等。
机具准备
压刨机、平刨机、台钻、圆盘锯、线坠、扳手、锤子、工具箱、电箱、撬棍等
作业条件
模板涂刷脱模剂,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指定的位置分规格堆放整齐。
模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放好纵横轴线(或中心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模板施工前,应办完前一工序的分部或分项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柱模板
本工程竖向构件主要是柱,柱采用15mm厚模板按构件断面尺寸以大面包小面的形式现场配制安装,支撑采用φ48钢管,40mm×70mm断面木枋作背楞,背楞间距300—400mm,φ48钢管做柱箍,间距600mm,为防止模板中部变形,在500≤柱边长<800时,需在柱截面加穿对拉螺栓一根,向上间距450 mm,800≤柱边长<1100时柱截面加穿对拉螺栓二根,向上间距450 mm;1100≤柱边长<1500时柱截面加穿对拉螺栓三根,向上间距450 mm;1500≤柱边长时柱截面加穿对拉螺栓四根,向上间距450 mm;对拉螺杆水平间距450 mm。其施工顺序为:钢筋绑扎→模板拼装→加对拉螺栓→柱箍固定→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周转下一段使用。
5为了消除剪力,设置剪力撑。
a)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剪力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必须用扣件扣紧,确保空间网架结构的稳定性。
b)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剪刀撑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c)在顶端和底部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剪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
支架构造布置图(横剖面)
为确保安全,必须待顶板浇筑完毕且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拆除中、顶板下支架。
严格遵循拆除顺序,由上而下、后搭者先拆、先搭者后拆。具体如下:
向下调节顶托→拆除梁底模板及方木→拆除剪刀撑→拆除顶层小横杆→拆除顶层大横杆→拆除下层大横杆→拆除下层小横杆→拆除第一层大小横杆→拆除立杆→拆除扫地杆。
在脚手架拆除前应作好以下工作:
梁板模板支架平面图
统一采用Φ48×的钢管搭设满堂扣件式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
1拉线,安放底托。底托沿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坐于底板上。同一排底托应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在直线两端将底托调节螺母利用水准仪设置在设计标高位置,然后在设计标高位置采用细线连接两端,底托沿着细线按间距布置,同时将调节螺母拧至细线位置,以此保持立杆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底托底部应沿横向加设垫板(40×70㎜方木),以使立杆底部稳定、受力均匀。
2、1:8水泥加气砼碎料2%找坡最薄处30厚,
3、挤塑板保温层
4、厚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四周遇墙上翻,高屋面完成面300.
5、厚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要求同4条)
6、现浇屋面板,清理并闭水检验。
三、机房屋面(下部为非居住房间,不保温)
1、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留分格缝@6m
2、厚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四周遇墙上翻,高屋面完成面300.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模板支撑
交底日期
2017年4月12日
交底内容:
1 工程概况(简述)
主楼标准层高,板厚110㎜、120㎜(公共走廊、进厅单向板厚)。
2 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
Ф48×钢管、915×1830×15木夹板、40×70mm方木
扣件式钢管立杆、扣件式钢管横杆、可调顶托、φ12对拉螺栓、扣件等。
楼梯模板
根据楼层一米线标高和主控制线,将楼梯踏步、平台梁及平台板尺寸放到侧墙上,然后搭设排架,支平台模及梯段模,复测休息平台标高及踏步尺寸。
楼梯底板采用胶合板,楼梯踢步采用胶合板,底模超出侧模2-3cm。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支撑,立杆间距900mm,步距1500mm。
接茬
支设楼梯间、电梯井模板时,利用下层已浇混凝土墙体的最上一排宽脚螺栓预留洞,间距600~800mm,通过螺栓与Φ48钢管连接将模板与已浇混凝土墙体贴紧,杜绝模板下边沿错台、漏浆现象。
2. 屋面工程概况
本工程高层住宅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二道防水设防,防水层耐久年限不少于20年;住宅屋面采用挤塑聚苯板保温。本工程住宅、机房屋面(下部非居住房间)商业包含叁种屋面做法,即保温屋面、无保温屋面。具体屋面工程做法见下表
3.屋面做法;
一、商业非上人屋面
1、20mm厚1:2水泥砂浆找平,留分隔缝@6m;
3、厚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要求同4条)
4、现浇屋面板,清理并闭水检验。
(6)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7)模板拆除时要小心,尽量避免或减少模板的损坏,对于损坏的模板要及时修补以便下一次周转使用。
交底人
参加人
注: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及分项、分部工程交底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图14柱模板图
墙体模板
地下室外墙采用15mm厚的木夹板模、40×70mm木竖楞,φ48钢管脚手围楞。穿墙螺杆采用φ12圆钢制作。模板竖楞间距按300布置,模板横楞间距底部300一道,向上间距450,穿墙螺杆间距底部@300双向,向上间距@450双向。墙模底部支撑由于侧压较大,从底部起向上两道对拉螺杆应采用防滑移双螺帽。
3安装电梯井内墙模前,须将井内钢平台搭设完成。
4模板未安装对拉螺栓前,板面应向后倾一定角度。安装过程应随时拆换支撑或增加支撑。
5对拉螺栓与墙模板应垂直,松紧应一致,墙厚尺寸应正确。
6墙模板内外支撑必须坚固、可靠,应确保模板的整体稳定。当墙模板外面无法设置支撑时,应于里面设置能承受拉和压的支撑。多排并列且间距不大的墙模板,当其支撑互成一体时,应有防止灌筑混凝土时引起临近模板变形的措施。
图宽脚螺栓预埋图上层模板宽脚螺栓固定
预留门、窗洞口
图门窗预留洞
支梁模时,应遵守循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侧板模下口必须有夹木条。梁模板上口必须有临时撑头,保持梁上口宽度,梁模下设置足够的钢支撑。
当梁跨度≥4000mm时,梁底模板应起拱,按1/1000~3/1000的要求进行起拱。在混凝土柱、墙上弹出梁轴线、水平50cm控制线,以控制梁的位置和标高。
考虑到工期、流水施工和砼养护期,顶板底模、梁底板模板三套用量。
梁模板采用面板为胶合板,梁底模铺在40mm×70mm的木方上,木方间距根据梁宽尺寸定为200~250mm之间,木方表面刨平以保证与模板接合面平整。梁侧模采用Ф48钢管做背楞,当梁高小于等于700mm时,间距取≤750mm;当梁高大于700mm时,间距600mm, 且沿梁长度方向设Ф48钢管做水平背楞,梁中设Ф12@600拉杆。梁侧向加斜撑以确保梁模稳定,间距为600mm。
2沿纵向按照底托位置安装底层立杆和水平杆,底层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离混凝土地面高度应不大于300mm,严禁施工中拆除扫地杆。立杆在安装过程中保证立杆的垂直度。
3水平杆插入立杆下扣伯件时,应检查扣件是否牢固,应加设双扣件抗滑移。
4一层横、纵杆安装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层横、纵杆的安装,每层杆间距为立杆步距,支架安装完成后也设置水平杆。
部位
拆模时间
底板端模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24小时
侧墙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48小时
中板
底模
中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的100%
端模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24小时
顶板
底模
顶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的100%
端模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24小时
(2)拆模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后拆承重部分的原则。
(3)侧壁模板的拆除:模板的拆除原则是由外到内,分段拆除。先拆除钢管支撑后,再拆外钢管压檩,拆除纵横内外楞,当该段范围内所有支撑、内外楞拆除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将模板逐块传下堆放。
2、厚高分子防水卷材,墙根、管道根部应做附加层宽250mm,卷起400mm;
3、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4、挤塑板保温;
5、泡沫砼找平,找坡2%。平均30厚;
6、现浇结构板
二、高层住宅屋面(下部为居住房间)
1、60厚C25细防水砼,内配¢6@200,四周女儿墙根部设20宽伸缩缝,嵌填密封胶,分格缝纵横间距≤3m,缝宽10mm 钢筋遇缝断开,内嵌密封胶。
表梁、顶板模板具体设计参数
面板
次龙骨
主龙骨
支撑
备注
材料
胶合板
木方
钢管
普通钢管
规格mm
915×183
40×70
Ф48×
Ф48×
间距mm
梁高700mm以下
200~250mm
钢管背楞750mm
750mm
沿梁方向
梁高700mm以上
200~250mm
钢管背楞600mm
小于600mm
沿梁方向
板厚100~180mm
拆除时做好以下工作:
(1)拆除脚手架时,设立警戒区域,在坠落范围内应有明显“禁止入内”字样的标志,并有专人监护,以保证拆脚手架时无其他人员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