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

浙江省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

浙江省配电工程通用设计380V/220V架空配电线路分册(送审稿)2008.11《浙江省配电工程通用设计》380V/220V架空配电线路分册工作人员批准:审核:校核:第一章总则概述1.1 设计原则及目的1.1.1 设计原则:安全可靠、自主创新、技术先进;标准统一、覆盖面广、提高效率;注重环保、节约资源、降低造价;努力做到统一性与可靠性、适应性、先进性、经济性和灵活性的协调统一。

1.1.2 设计目的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模式规范;方便运行维护、方便招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发挥规模优势,提高整体效益。

1.2 主要规程规范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DL/T 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SD 117—84《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DL/T 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7651—2001《架空配电线路金具技术条件》QGDW 176-2008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规程》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1.3 设计范围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包括:技术条件一览表、电气部分、结构部分、图纸部分等。

1.4 设计深度目标1.4.1 全部铁件达到加工图深度。

1.4.2 金具组合图、绝缘子串组合图达到施工图深度。

1.4.3 杆型组装图达施工图深度,具体按模块化选择。

(不含基础)第二章模块划分2.1 划分原则2.1.1 本设计包含单回、双回线路的典型杆型方案,部分铁件可用于高低压同杆杆型。

2.1.2 各类杆型按导线架设方式可分为单线式和集束式导线。

2.1.3 典设中杆型分直线、耐张、转角、终端四类。

其他混合杆型请各单位灵活组合,严格校核后使用。

2.2 杆型说明2.2.1 导线采用水平排列。

对于线路走廊狭窄段,为保证边线安全距离,采用集束式导线的架设方式。

2.2.2 导线可采用各类规格的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铝合金导线、架空绝缘导线和集束线。

安全系数≥3.5。

2.2.3 横担统一采用Q235型钢,加工后采用热镀锌防腐。

2.2.4 拉线分普通拉线、V型拉线、高拉、自身拉。

同杆同方向双拉线采用V 型拉线,高拉和自身拉一般在地形条件限制,无法使用普通拉线情况下使用。

穿越和接近导线的电杆拉线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线绝缘子。

2.2.5 电杆可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杆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

优先选用定型产品,梢径一般为Φ150或Φ190,杆高典设选用8m、10m、12m。

局部地区受地形限制,宜采用更高电杆或钢管塔,但必须符合计算强度要求。

2.2.7 电杆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及荷载条件计算确定。

电杆的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直线杆为1.5,耐张杆为1.8,转角、终端杆为2.0。

卡盘、底盘、拉盘应根据当地地质情况及气象条件确定。

2.3 杆型选用原则杆塔型号应根据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要求的气象条件、安全距离、强度安全系数等要求合理选择。

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方案模块一览表第三章电气部分3.1 设计气象条件选取以下气象数据作为本省线路设计的气象条件。

其他局部强风、覆冰严重地区请严格校验后,套用典型设计。

3.2 导线的选择根据《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规定,导线一般采用铝绞线、低压绝缘导线等,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线最小截面为25mm2,在此选择导线规格为25 mm2~185 mm2之间。

钢芯铝绞线因其高强度特性,可用于大跨越、重要跨越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地方,但导线直径不宜超过70 mm2。

典设选取25 mm2、50 mm2、70 mm2、120 mm2、185 mm2线规,各种导线的技术参数详见导线安装弧垂表。

采用非典设导线时可用较大线规的典设模块配置。

3.3 导线的排列及安全电气距离3.3.1 低压380V/220V线路导线同回路采用水平排列。

双回路上下布置。

3.3.2 三相四线零线应靠近电杆或靠近建筑物侧。

排列方式按面向杆号大号侧,一般从左到右宜按A、B、O、C排列。

3.3.3 零线瓷瓶应区分与相线瓷瓶颜色,建议选用比相线更深颜色的瓷瓶。

如相线用白色瓷瓶,零线用棕色瓷瓶。

3.3.4 单线式杆型水平线间距离不小于0.45m,水平档距≤50m。

具体使用时根据线规控制合理的弧垂。

说明:用集束导线架设其档距≤40m;在特殊情况下,配电线路导线间距应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

同杆架设横担间距最小值列表(m)说明:裸导线转角或分支线如为单回路,则分支线横担距主干线横担为0.6m;如为双回路,则分支线横担距上排主干线横担为0.45m,距下排主线横担为0.6m。

3.3.5 配电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人行天桥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应符合规程要求。

3.4 绝缘子选择3.4.1 绝缘子采用类型:直线杆采用ED-3,ED-2,ED-1碟式绝缘子。

耐张杆一般采用一片悬式或碟式绝缘子(常用为XP-7,XP-40G-2或ED-2)。

3.4.2 直线杆绝缘子规程规定,裸导线档距40~60m,绝缘导线档距30~50m。

按上述情况验算,ED -1,ED-2,ED-3型碟式绝缘子基本适合低压任意导线。

考虑到线径大小,25~35裸导线,25~35绝缘导线使用ED-3;50~120裸导线,50~95绝缘导线使用ED-2;150及以上裸导线,120及以上绝缘导线使用ED-1。

3.4.3耐张杆绝缘子根据《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对绝缘子机械强度进行校验,XP-7,XP-40G-2全部符合要求;ED-2符合LJ-25~LJ-95,铝芯绝缘导线25~120考虑到导线线径和施工方便性 ED-2适用于LJ-16~LJ-35,并控制导线最大使用张力。

3.4.4电气验算以下验算所选用绝缘子的电气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XP-7绝缘子电气性能表:ED-1,ED-2碟式绝缘子电气性能表:XP-40G-2 0.4kV低压小悬式电气性能表:对于低压380V/220V线路,上述性能完全符合要求。

3.4.5绝缘子与导线配合表由上述可得到相应的绝缘子与导线配合情况3.5 金具的选择3.5.1低压线路常用金具:耐张金具:直角挂板Z-7 ;球头挂环Q-7 ;碗头挂环W-7B耐张线夹NLD-1,2,3 ,4 ;延长环 PH-7 ;绝缘耐张线夹 NXJ;铝合金耐张线夹 NXLH-1,2;预绞式耐张线夹 NL系列;拉线金具:楔型线夹 NX-1,2;UT型线夹NUT-1,2;预绞式耐张线夹 NL系列;3.5.2选用金具性能验算:a. 各常用金具的机械强度性能b. 各常用金具的机械强度性能根据《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金具机械强度按下式验算: KF<Fu其中:K——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为2.5;F——设计荷载,取导线最大使用张力;Fu——破坏荷载。

导线最大使用张力见各导线技术参数表。

c. 耐张金具导线配合情况表通过验算比较可知,所选用的耐张金具在机械强度上均满足设计要求。

考虑导线的线径大小耐张线夹的选择如下:NXJ型绝缘耐张线夹与导线配合表:NXLH 型铝合金耐张线夹与导线配合表:说明:1. LJ -50~120的导线可用上述NXLH 铝合金耐张线夹代替NLD 型耐张线夹;2. 不能用于LGJ 型和TJ 型导线;3. 不必包铝包带。

d. 拉线金具选择常用拉线类型技术参数表见钢绞线技术参数表;根据钢绞线机械强度情况和钢绞线线径大小,拉线金具可按选择如下,或采用预绞式拉线金具:e. 其他常用金具的选择 并沟线夹的选择如下:拉线用钢线卡子的选择如下:f. 集束导线附件的选择集束导线金具根据省公司企业标准《QZDJ 26.2-2005 平行集束型架空绝缘电缆附件技术规范》选择。

悬挂线夹的握力应不小于导线计算拉断力的20%,耐张线夹的握力应不小于导线计算拉断力的65%,穿刺线夹必须使用扭剪型螺母,其剪切力矩应不大于20N.m 。

导线附件中绝缘套、绝缘盒及其他绝缘部件,应有高于绝缘电线的耐压强度。

第四章结构部分4.1 钢筋混凝土杆的型式选择为了保证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电杆必须能承受一定的荷载而不致损坏。

配电线路的各种杆型中,转角杆的拉线能平衡它所受到的各种方向的力;直线耐张、终端杆的顺线路方向的力由拉线平衡,电杆本身只承受横向风载。

按规程规定,直线杆不验算断线情况。

因此,直线杆只承受横向风载。

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在配电线路设计中,选取直线杆作为验算电杆弯矩的杆型。

选用电杆的选用弯矩必须大于模块表中计算电杆弯矩值。

4.2 配电线路的档距配电线路的档距,宜采用下表所列数值。

耐张段的长度不应大于1km。

低压配电线路的档距注:1kV以下线路当采用集束型绝缘导线时,档距不宜大于40米。

4.3 杆塔基础4.3.1 电杆基础应结合当地的运行经验、材料来源、地质情况等条件进行设计。

电杆埋设深度应计算确定,单回路的配电线路电杆埋设深度宜采用下表所列数值。

单回路电杆埋设深度4.3.2配电线路验算电杆基础、抗拔稳定、倾覆稳定时,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直线杆1.5、耐张杆1.8、转角终端杆2.0。

4.3.3 现浇基础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C15级,预制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级。

4.3.4 采用岩石制作的底盘、卡盘、拉线盘应选择结构完整、质地坚硬的石料(如花岗岩等),且应进行试验和鉴定, 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岩石底盘3.0、岩石卡盘4.0、岩石拉线盘5.0。

4.4 拉线选配4.4.1 拉线选材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其截面应按受力情况计算确定,安全系数应大于等于2(镀锌钢绞线破坏应力一般为1200N/ mm2),且截面不应小于25 mm2 。

4.4.2 防风拉设置空旷地区配电线路连续直线杆超过10基时,宜装设防风拉线,特殊区域应增设防风拉线。

4.4.3 带绝缘子的拉线穿越和接近导线的电杆拉线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或更高的拉线绝缘子。

拉线绝缘子应装在最低穿越导线以下。

钢筋混凝土电杆,当设置拉线绝缘子时,在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处不应小于 2.5m,地面范围的拉线应设置保护套。

4.4.4 拉线棒的直径拉线棒的直径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16mm。

拉线棒应热镀锌。

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应适当加大2 mm~4mm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

4.4.5 拉线选择拉线的选择必须严格按照模块表中的数据进行,特殊情况必须严格校验后使用。

4.5 横担、抱箍、螺栓等铁件强度计算选择横担规格不小于∠63mm×∠63mm×6mm,全部铁件强度、连接严格按照钢结构规范检验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