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园林与苏州博物馆设计原则与景观特点

苏州园林与苏州博物馆设计原则与景观特点


漏窗
框景
香舟
闹红一舸
波形长廊
基本设计原则和手法
1园林布局
主题多样 隔而不塞 欲扬先抑 曲折萦回 尺度得当 余意不尽
2水面处理
园无水不活
3叠山置石 4建筑营造
亭子
园中小路பைடு நூலகம்
借景
造景
苏州园林,最大的特点便是借景与对景在中式园林设计中 的应用。中国园林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安排和观赏 的位置都有很巧妙的设计,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 特征。中国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 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 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透过格子窗, 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题词铭记无处不在, 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 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 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就技法来说,借景或把园外的美景, 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园林中来,这称为远借;或 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这称为互借,等等。这样不 仅使得面积有限的苏州园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景观,更深 远的层次,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欣赏者的空间感受。
简约的设计风格保证了空间应用的效率,橱窗的设计则保证了观 众的最佳观赏角度。橱窗设计的尺度与展品体积的关系则保证了 展品的地位。
鼻烟壶展厅
鼻烟壶展厅
鼻烟壶展厅
其他展厅
其他展厅
其他展厅
其他展厅
苏州博物馆的风格主要是传统设计元素,展示的内容也都是烘托整体气氛。
色调一集灯光也是烘托和渲染展厅艺术氛围的要素,整个展厅内部以暖色 系为主,来烘托展品的华丽色彩。
其他展厅
其他展厅
其他展厅
苏州园林和苏州博物馆设 计原则和景观特点
苏州园林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 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 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 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 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苏 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苏州博物馆
内容简介
苏州博物馆内的展示空间主要集中在西侧,对陈列空间进行了很 好的分割,喂陈列提供了多层空间。在陈列的展示设计处理上突 现了时间距离,并用视觉塑造亲切和遥远的气氛,使人感悟到单 纯空间的延伸。
每个展示空间划分都是几何体,以矩形和八边形为主。每个主题 展厅都是一个矩形,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较大的八边形展示 空间。
植物 植物是创造舒适、卫生、优美的游憩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在进行绿化植 物配置时,首要考虑是否符合植物生态及功能要求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景观 效果。
造园成功的标志之一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景观植物多姿多彩的表现形态, 隔音、滞尘的生态作用,使自然造景元素之一的植物不仅在造园的景致中显 山露水,更在于她是生命体,在园景中一树一木,一花一草,或成林、或成 块、或成点。使植物自春至东生机盎然,四季有景。
风格分析 中国传统园林讲究与自然和谐,强调“美善结 合”,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 园中有园更是其一大特点,在设计构筑中, 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 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 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 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 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 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此外,运用泛光灯、射灯等灯具,有效的突出重点展品和图文内容,为参 观者提供最佳的视觉环境。
鼻烟壶展厅
鼻烟壶展厅
其他展厅
其他展厅
鼻烟壶展厅
鼻烟壶展厅
其他展厅
总结语
不同于一般建筑空间的容纳性,展示空间的设计同时也突现了交流性和艺术 性。交流性皆在观众与展品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得观众能够以最佳角度, 必要时全方位地为对展品进行观摩。艺术性则使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同时享 受到一种来自展品之外的美。苏州博物馆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了这两 个方面的因素,成为空间展示的典范。
而不同风格的庭院对植物的要求也不同,如中式庭院在对植物配置的时候 就以自然式树丛为主,重视宅前屋后名花名木的精心配植,灵活应用如梅、 兰、菊、桂花、牡丹、芭蕉、海棠等庭院花木,来烘托气氛,情景交融,中 国历史悠久,讲究如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般的诗情画意,很多古代诗词中留下 了赋予植物人格化的优美篇章。传统的松、竹、梅配置形式,谓之“岁寒三 友”。玉兰、海棠、迎春、牡丹、芍药、桂花象征“玉堂春富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