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桥梁的预应力施工技术

公路桥梁的预应力施工技术

公路桥梁的预应力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8-11-27T10:16:10.91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作者:李鑫
[导读] 预应力技术多应用于一些施工面积广、工程量较大的中小型桥梁工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桥梁的施工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需要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和推广。

本文对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李鑫
山西省晋中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晋中市 0306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于其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多应用于一些施工面积广、工程量较大的中小型桥梁工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桥梁的施工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需要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和推广。

本文对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预应力技术;应用
1预应力施工技术概述
预应力施工技术,多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在混凝土结构承受荷载前,预先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能够在外荷载作用下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部,产生相应的压应力,从而抵消或者削减外荷载所产生的拉应力,使得结构可以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较晚产生裂缝。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预应力技术可以分为体外预应力结构和体内预应力结构,前者作用于混凝土结构外部,多用于混凝土结构的维护和加固,后者作用于混凝土结构内部,一般在施工中普遍应用。

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对桥梁材料的性能进行全面充分的挖掘,使得桥梁内部的微观结构发生改变,各个组件也可以及早适应压力,从而有效提升桥梁的稳定性和刚性。

2公路桥梁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
2.1公路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具有许多应用,而在这些应用中比较显著的应用就是公路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在进行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确保公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首要的基础之一。

而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更好的防止混凝土发生一定程度的裂缝。

因此,在进行公路桥梁施工的时候必须要按照不同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施工技术。

如在张力的情况下,应该首先确保满足预应力的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选择型号比较好的预应力钢绞线。

2.2公路桥梁加固施工中的应用
公路桥梁施工中必须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即对构件采取补强措施,并且要尽量对桥梁的结构性能经常性改善,从而达到恢复或提高现有桥梁的承载能力的目的,延长桥梁的寿命,并满足现代交通运输。

对桥梁构件也需要采取一定的卸载措施,目的就是为了减小桥梁加固施工时混凝土所具有的初始应变。

此时可提前对桥梁构件增加一定的预应力,并使受压区可以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受拉区形成一定的压应力时就会使构件的拉应变和压应变减小,尽管此时构件的承载力达到极限,仍然会促使其应变增加,并能加固钢筋应力,如此,加固钢筋所起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3多跨连续桥梁中的应用
大型桥梁结构复杂,对于多跨桥梁,其桥梁结构承受不同弯矩作用,对于跨中部分,桥梁受到正弯矩作用,即桥梁的下部受拉;而对于支座部分,其上侧部位受拉,承受负弯矩作用。

一般混凝土结构的受剪能力和抗拉性能都比较差,因此,对于这种多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预应力技术来对混凝土进行加固处理,使得其跨中部位和支座部位的抗拉性能和受剪能力增强,这样桥梁结构便会更加稳定。

2.4受弯构件中的应用
在公路桥梁结构中,弯曲部位最容易出现裂缝或者断裂的情况。

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预应力技术应用于该弯曲部位的构件之中。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桥梁弯曲部位的构件简称为受弯构件。

受弯构件之所以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使该构件经常承受巨大的应力,而这种应力往往超出构件所能承受的受力范围。

在这种经常超载荷运行的情况下,构件极易发生变形。

但是将预应力应用于受弯构件之中,即在将高强度的碳纤维整合到受弯构件之中后,由于碳纤维的强拉应力的作用,受弯构件的可承受应力大大增强,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该构件被损坏的概率,保证整体工程施工质量。

2.5混凝土路面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通过混凝土加预应力钢筋来对混凝土路面产生一种约束,使得钢筋混凝土中骨料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力增强,进而使得混凝土路面可以延缓甚至不出现裂缝。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慢慢走向成熟阶段。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为了减小混凝土构件受到拉应力的作用,而更好发挥其抗压性能的优势。

然而,混凝土路面在长期受到车载活荷载的作用以及温度应力对混凝土路面所形成的徐变作用,因此未来对于混凝土路面的预应力处理技术将会考虑得更多,通过施加纵向预应力来防止其横向裂纹产生,施加横向预应力防止其纵向裂纹产生。

这是一个需要慢慢探索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混凝土路面的转弯处,其路面受到离心力作用,对于预应力的施加将会更加困难。

3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施工工艺分析
3.1在施工工程中采取下料的处理工艺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一般都是采用预应力钢束的形式,在钢束预应力张拉结束前,需要在钢管和锚垫板中进行灌浆,以确保粘结段的质量,对预应力筋进行有效固定。

不仅如此,在预应力筋下料前,需要对粘结段部位的钢绞线进行全面清洗,去除表面的油脂层和PE层,保证粘结的牢固性。

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必须结合设计要求,对粘结段的长度和位置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错位的情况。

另外,在对钢绞线进行穿束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钢绞线下垂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认真分析,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钢绞线张拉伸长所带来的影响,保证预应力筋两端粘结段的粘结力大致处于相同的水平。

3.2在公路桥梁预应力施工中采取穿索工艺
通常将桥梁预应力施工中所采用的预应力筋的长度控制在150m以上,施工人员在开展穿索施工时的中间部位常会从墩顶导向槽及跨中转向装置中穿过。

但是,如果要将12根钢绞线全部从箱梁中穿索,就显得十分困难了,因此施工人员在对预应力筋进行穿索时,通常会采
取单根穿索的方式来进行。

在整个穿索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钢绞线在整个桥梁范围内缠绕,这就能促使预应力可以根据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在开展穿索工作之前,需要将施工过程中能够用到的钢绞线、锚板孔以及密封盖小的孔都分别进行编号,随后用单束穿索的方式来对10根钢绞线进行穿索,最后根据钢绞线的位置,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避免出现钢绞线缠绕的现象。

3.3在公路桥梁预应力施工中采取压浆施工的方法
在采取预应力技术进行施工时,桥梁构件一般会采取局部粘结的方法对体外索锚横梁进行固定,而且它的粘结度必须达到施工设计要求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在保证压浆密实度的前提基础上,需要将粘结路段的粘结力保持在施工设计规定的张力的108%以上,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锚固施工规定的要求。

事实上,压浆施工是桥梁预应力施工工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工序,正因为如此,通常要求根据1∶1的模型试验方可开展工程的正式施工。

一般,压浆施工工序需要在张拉施工结束后的24小时之内进行,并且只有采用手动压浆机才能够控制好压浆的均匀稳定性和压浆的压力适度,以保证整个桥梁工程施工任务能够获得最佳的施工效果。

4总结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公路桥梁的数量不断增加,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从目前的应用情况看,预应力施工流程相对复杂,对于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等,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加强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潜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消除桥梁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浅析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臧胜高.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4)
[2]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J].程锐.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