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人 际 知 觉

2、人 际 知 觉

人际知觉第一节外貌与性格第二节表情语言第三节认知与归因第四节知觉效应知觉错误不可避免?!第一节外貌与性格你相信外貌与性格之间有联系吗?“面如桃花,心如蛇蝎”“知人知面不知心”一、“流行”的认识1、外貌的易察性:首先见到的是外貌,体型、容貌、毛发、皮肤、乃至服饰。

尽管可能很多特征是天生的,但由于某些观念意识的存在,使得外貌成为认识一个人的最早的入口;并且很多人相信,特别是在无其他参照信息的情况下,从一个人外貌能够看出人的性格特征。

2、例子:苏联心理学家鲍达列夫的调查再比如:皮肤白净、纤细,就是较为文静懦弱,如古代戏曲中的白面书生;皮肤黝黑、粗糙的人是粗鲁而豪爽的。

美国某心理学家的试验:刮了胡子的一个人的对比,迥然不同。

衣服着装的体现:二、似是而非的理论历史上不少人曾将外貌与性格联系总结成形形色色的理论,最大特点表明:人的性格特点的是有先天的生理结构决定的,许多看来似乎还很荒谬。

1、相面术“天庭饱满”,“尖嘴猴腮”,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视其耳”“蜂目而豺声,忍人也”。

“吉人自有天相”与中医上“望诊”的不同;封建社会自唐代以下,选吏必以五官端正,体态丰满为表征。

《唐书李揆传》中载“獐头鼠目子,能求官耶?”古代亦有反驳者,荀子列举大量形相与人格不符的事实指出:“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形象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2、颅相学十九世纪欧洲,盛行颅相学,代表人物德国解剖学家加尔,认为脸型与头型与其人格和智力有内在联系。

他将人的头骨分为三十七个区域,分管不同心理机能:好斗性,自尊,良心,善行,耐心,等等。

人的某种官能发达会在头骨的相应隆起部位中显示出来,因而通过触摸颅骨的隆起部位就能判断人的性情及道德品质。

当时无法得知人脑与心理之间的关系,无法解释人的性格形成的规律及其生理机制。

后遭到驳斥。

3、体型说20世纪20年代,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奇梅尔根据对精神病人的临床观察,提出按体型划分气质类型的理论。

正常人与精神病人只有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

他在《体型与性格≥一书中,作了如下分析:作为精神病学家的克氏将精神病人的研究理论用于解释一切,有失偏颇。

4、罪犯形相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迪认为可以根据人的面色、头型等的不同推断一个人将“为善或为恶”。

此后,亚里斯多德也进一步探讨并发展了所谓骨相与犯罪关系的理论。

19世纪意大利犯罪学家龙波罗嗦有纯粹从生物学观点提出“罪犯型”的人具有的特点:薄嘴唇、高颧骨、鼻梁细窄、塌额、头发浓密而汗毛稀,长颈,斜肩等等。

这代表近代犯罪学上的“生来性犯罪”学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人类学家胡腾在《犯罪与人》中提出“犯罪人类学”,报告了罪犯与平常人之间就体态形相方面的大量差别。

,,,,还由此得出结论:罪犯是一些“天生的下等人”,他们屈从于社会环境中的不良诱惑。

他还认为,试图“以改善环境来使这些有缺陷和堕落的人们能够在社会竞争中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品质恶劣的人会玷污一个好环境,并使这环境变坏。

”后来的研究表明,其观点经不起推敲,更有违科学对人的本性的揭示。

除了先天痴呆儿能在外貌上找到共同的特征,人的先天相貌并不能反映的人的性格品质。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经验之谈。

三、外貌与性格的联系虽然否认把外貌当作性格品质指示器的遗传决定论观点,平常人们的感觉也应有一定的内在的原因或合理之处。

所以可以肯定存在一定的联系的,如何解释呢?1、固态的表情人们的面部肌肉常常留下一个人的长期情绪活动的痕迹。

我们知道,人的表情是动态的,他是人的特定情绪和思想的相应外在表现,但当人始终保持某种表情而成静态之后,就成了人的外貌的一部分,从中便可察觉其性格特征。

英国画家何加斯观察到:“当一个人达到四十来岁的年纪时,他的性格必当在某种程度上在面部反映出来……一个凶狠的人,由于经常皱眉噘嘴,会使有关的肌肉形成一种足以暴露邪恶性情的固定状态。

”2、外貌特征本身不能决定什么性格特征,但会对人的性格形成起一定作用。

受到赞扬的漂亮儿童与受到嘲笑歧视的容貌不佳儿童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性格,这是观察中的道德,但不是绝对的。

关键是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收的教养方式。

心理学实验证明:家庭的不同教养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与之相应的性格方式。

3、身心相互影响。

人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人的生理状态。

心宽体胖,积忧成疾。

画家罗斯金认为,甚至一个人是否勤用脑也可能反映在外貌上。

“智力对容貌所起的作用,……由于脑筋的更为经常地使用,或更为显著的能力,在外貌上就有某些相应的个别的优点;例如,眼睛的锐利,前额的开朗和善于沉思的颖悟,所有这些外形的优点是典型的。

”我们常从人的外貌中观察出他的特定生活经历,并由此推断他可能具有的性情。

但终究不是绝对的。

第二节表情语言《世说新语》中载一故事:“玉兰田性急。

尝食鸡子,以筋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

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

嗔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尽管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无法直接看透的,但他的举止神态则会使内心暴露于外,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苏格拉迪说:“高尚和慷慨,下贱和卑吝,谦虚和聪慧,骄傲和愚蠢,也就一定表现在神色和姿势上,不管是站着还是在活动。

”人的举止神态,包括面部、题姿和声调上的表情变化,必然有与之相应的内在情绪、思想和意念的发生。

从“表情语言”中“读出”的人的内在情感的准确性远比外貌、体型等可靠的多。

一、表情语言的生物学意义达尔文在其名著《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指出,人的许多表情动作都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性活动的遗迹。

1、表情语言是具有遗传性或先天习得性的。

汤姆森的研究:失明儿童的表情;社会心理学家奥尔伯特的研究:婴儿表情2、许多最基本的表情在人类各种文化中是相同的。

心理学家的试验:不同文化背景人对面部照片的识别;新几内亚土著居民的试验。

面部表情能超越文化背景而存在共同的表现方式。

哑剧表演的意义传达。

二、表情语言的社会习得性1、表情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

人类历史的发展,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表情不断丰富和复杂化。

弗尔克的试验:盲人与正常人。

不同职业的人的表情的表达和知觉能力也有所不同。

2、有与后天习得的特点,不同民族会由于其各自文化背景相符的特定情感表现方式。

中国社会对女子的传统训诫“笑不露齿,行不露趾”。

3、某些习惯性的表情动作在特定文化中含义也不同。

亲吻、竖起拇指的含义;日本人以微笑致歉;西方人一双肩微耸,两手外摊,表示无可奈何。

三、情绪判定艺术家罗丹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感情和内在的精神。

可以通过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来知觉和判别人的情绪的性质和强度。

1、情绪的生理变化呼吸系统的变化;循环系统的变化;消化系统的变化;外部腺体的变化;内分泌腺的变化。

可以用仪器测量:测谎仪的原理,也可通过知觉的观察。

2、情绪的表情特征1、面部表情人的思想感情,较多是以面部来表现的。

迪德罗在绘画论中指出:“以个人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包括面部各种肌肉的变化。

五官中除了耳朵是无法支配的以外(竖着耳朵?),其余的皆能以各种变化随意或不随意的表现特定情感。

眉:二十多种动态表示不同情感。

柳眉倒竖,横眉冷堆,挤眉弄眼,低眉顺眼,扬眉吐气,喜上眉梢,眉头舒展,紧锁眉头,眉飞色舞……眼:心灵窗户。

眉目传情、顾盼生情…… 孟子说“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睨焉”。

红娘中的镜头。

瞳孔的大小也反映心理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的发现鼻:表情动作较少,含义也较为明确。

嘴:嘴唇部肌肉的变化“眼睛会撒谎,眼睛是虚伪而隐蔽的,可是嘴却不善于装假。

”---托尔斯泰面部器官是应该是相互协调的,我们从整体上知觉人的表情情绪。

然而五官配合并不是十分默契,当人有难言之隐或想有所掩饰时尤为如此。

美国神经学家梅洛博士指出:假装的笑容会显得左嘴角翘得比右嘴角少高一些。

作业:请仔细观察周围人他们的高兴或难过时的面部表情并作描述2、体姿表情《最后的晚餐》中可以看出;结合自身生活中的体验3、言语表情言语内容很重要,但还应特别注意从声音的高低、强弱、起伏、节奏、音域、转折、速度、腔调、口误中领会其“言外之意”或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语。

人们经常从语速语调中知觉说话者的情绪状态,特别是对自己非常在意或关注的人。

经常也从别人的言语表情中知觉其身份、职业、性格。

第三节认知与归因一、直觉判断评价性的:如见了某人,便会产生好感或恶感,马上就有是亲近还是疏远,喜欢还是鄙夷的情感和意向。

这似乎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本能反应。

了解性的:见了一个人就会假定或推断出对方的身份、性情、意图等特征,尽管这种直觉印象未必是可靠的,但是很有用,是我们为了更好与人交往而获得的一种社会技能。

问:直觉判断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完全是不可信的吗?研究表明,直觉印象并非凭空。

它首先基于对人的外表细节的观察。

巴尔扎克写道:“在我身上,观察已变为一种直觉,他深入到灵魂但又不忽略躯体;或者不如说,它这样出色的抓住了外表细节,一下就鞭辟入里。

”正是这种直觉能力,使人能通过迅速一瞥就能形成有关内部品质的整体印象。

其次,直觉印象也是推断的结果。

依照巴普洛夫对直觉的定义:我们一直到了结果,但我们不知道这个结果是怎么得来的。

如果我们从心理学上分析,我们还是可以解释这个过程的。

请在下面一段对人物描述的语句后面作出你的判断:“他那件沾满尘土的丝绒上衣只扣住底下两个纽扣,露出白得耀眼的衬衫,显示了上等人的洁癖……他走起路来懒洋洋,显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但我发现它并不摆动两手,-----这是一种内向性格可靠的标志,……他的头发颜色很淡,胡子和眉毛却是黑黑的,这是血统纯粹的标志;就像黑鬃黑尾的白马一样。

……当他笑的时候,他的眼睛并不笑!……这是脾气很坏或经常抑郁寡欢的标志…… ”------选自莱蒙托夫《当代英雄》问:所隐藏的为作者的评论,也就是作者的直觉判断;请将其与你的判断相比较。

想想为什么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联想是人在直觉判断中的基本心理活动。

分为相似联想和关系联想。

二、自我认知与自我意识含义相近。

“世界上最广阔的莫过于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莫过于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莫过于人的精神世界。

”人的精神世界是世界上最广阔、最复杂的,又是最抽象、最难以把握、最难以控制的。

自我认知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梵高是世界级的画家,公认的出类拔萃的绘画天才,他的一幅画现在可以买到几千万美元。

然而,他在生前对自己、对生活都缺少正确的认知。

他因为失恋,因为他的画在当时不能得到恰当的评价,就认为前途暗淡无光,陷入悲观绝望之中,后来发展成为精神错乱。

他吞食颜料、松节油、煤油、割自己的耳朵,直到对自己开了一枪。

当时,他才37岁,一个才华横溢的生命就这样陨落了。

俄国诗人叶赛宁,很有写诗天赋,22岁便成名了,但30岁便自杀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