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安全生命线
——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授课意图:
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完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的美好愿望。
但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大人们层层保护起来,而幼儿期的孩子(3—6岁的幼儿)恰属于不会做却非常想做的人群,有时孩子想尝试做些什么,家长也会以各种理由加以拒绝,却很少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做,怎样做才能避免危险。
由于过多地对孩子施行各种保护性管理措施,忽略了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结果一旦面临意外事故,孩子们往往束手无策。
因此,我们在关心、呵护幼儿的同时,应防患于未然,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使意外伤害降到最低点。
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家园一致共同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观看案例,揭示课题
播放案例《受伤的奇奇》
奇奇上中班了,幼儿园就在家附近,每天妈妈会骑着自行车去接奇奇,奇奇很高兴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妈妈蹬着自行车,轮子转呀转很快就能到家了。
今天和往常一样,奇奇坐着妈妈的自行车回家,奇奇想,轮子转呀转的,如果我把小脚伸进去会怎么样呢?想着就把脚伸进了转动的轮子中,妈妈突然感觉车子骑不动了,同时听到奇奇痛苦的哭声,赶紧停下车子,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奇奇的脚被车轮绞了,妈妈赶紧带着奇奇到医院诊治,小脚受伤的奇奇只好呆在家休息
了。
互动问题一:作为家长,看到孩子受伤了,我们有何感想?怎样才能避免小奇奇受伤呢?
总结语:其实,奇奇是处于好奇,想探索,但是她并不知道“把脚伸进轮子”这样的举动会绞伤自己的小脚。
奇奇的行为反应的就是我们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乐于探索,但不知该如何保护自己。
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交流讨论,安全隐患知多少
安全意识是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
安全意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3—6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就像奇奇一样。
但此时也是孩子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就像案例中的奇奇。
观看图片“发生了什么”
互动问题二:看看下面四幅图片,说说图中的孩子遇到了什么?如果我们遇到了这种事情应该怎么做呢?
互动问题三:想一想,您家中还有哪些东西存在安全隐患呢?
家长交流讨论后,个别发言,教师记录。
总结:现在我们一起把孩子生活中会存在的安全隐患一起罗列下。
主要是家庭设备中存在隐藏安全问题的有玻璃门、垃圾桶、高椅子、烹饪台、橱柜与抽屉,灶具、洗衣机、电风扇、电熨斗、自行车等等。
P93
家庭安全小测验
有资料表明:25%以上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庭里,甚至就在父母的眼皮底下发生。
也就是说,因意外而受伤害的孩子四个中至少有一个是因为父母的不谨慎或对意外伤害预防的不了解而在家中发生的。
试试下面的小测试,它能帮你找出家庭里的“安全陷阱"。
(具体内容见《家长必读》幼儿园中班P103)
以上的测试题中,“是”的答案越多,你的家居环境对孩子就越安全。
否则你就需要努力做些妥善的处理了。
孩子活动的安全
除了家庭设备中隐藏的安全问题,孩子活动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比如说:1.在阳台。
2.洗澡。
3.与宠物玩耍。
4.火雨电。
5.下雨天。
6.乘公共汽车。
7.游泳。
(p94-95)
自主探讨,守卫安全生命线
安全问题存在于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安全问题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
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多发生在5岁以下幼儿,而绝大多数的儿童意外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守卫好孩子安全的生命线呢?
“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家长不仅要有保护孩子生命安全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对孩子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孩子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教会孩子必备的自我保护的技能,这样才能够使孩子获得初步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观看图片“该怎么做”
互动问题四:看看下面的孩子都怎么了,如果我们的孩子遇到下面的情形,我们该给他们怎样的引导和帮助呢?
观看情景表演
(1)在商场与爸爸妈妈,走失怎么办?
(2)地震时怎么办?”
3.自救能力小测试
请家长朋友们以自家孩子的身份思考问题。
(1)如果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来电话怎么办?
A不接电话。
B答应对方的要求。
C请他留言,等爸爸妈妈回来处理
答案:C。
如果陌生人来电话,千万不要答应对方的任何要求,因为小孩子判断不出对方是什么人,很容易上当受骗。
你一个人在家时突然问道一股刺鼻的怪味,这时你会……
A不理会。
B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
C马上打开门窗,并检查煤气阀门。
答案:C。
屋内出现刺鼻的怪味,小朋友首先要想到有可能是煤气泄漏了,注意要第一时间打开门窗通气。
被绑架了怎么办?
A想办法自救。
B大喊大叫。
C没有任何行动。
答案:A。
如果遭到绑架,自己要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坏人不会因为你的哭闹把你放掉的。
如果你被狗咬伤了,你会去医院吗?
A会。
B不会。
C看伤势的情况来定。
答案:A。
被狗咬伤一定要到医院打狂犬疫苗,因为这种病有潜伏期,如果不预防会有危险。
弟弟鼻子出血了,可是爸爸妈妈没在家,你应该怎么办?
A让他赶紧躺下。
B找干净的棉球塞在鼻孔里止血。
C用冷水冲洗鼻子。
答案:B。
别害怕,试着把头向前倾,紧压鼻子内侧,用嘴呼吸,等到止血后再放下手。
奶奶突然晕倒了,你该怎么办?
A打119。
B打120。
C打110。
答案:B。
家里有病人生病了要打120急救电话。
所以小朋友要分清楚每个急救电话的具体情况。
4.学习《幼儿安全教育》内容
(具体内容见《家长必读》幼儿园中班P97—101、P104—105)
引导孩子掌握一些关于安全的基础信息
引导孩子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加强孩子的体能训练
亲子活动两则“小兔子乖乖”“小小安全员”
总结:作为家长需要把安全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上。
比如:穿鞋子的时候把鞋带系系紧,就可以避免走路摔倒的危险;喝水的时候,先吹一吹再喝,能避免被烫到的危险,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能避免被食物噎住的危险,吃鱼的时候把鱼刺挑干净,能避免咽喉被刺到的危险……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孩子这些生活上细微之处的培养,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做,家长不要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增强,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故事共勉,畅谈收获
给大家讲两则小故事:
故事一:龙虾和寄居蟹的故事
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我的硬壳脱掉,只露出娇嫩的身躯。
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可以把唯一保护自我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如今的样子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
龙虾气定神闲地答疑:“非常感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
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发育出更坚固的外壳,如今直面的危险,只是为了将来进展得更好而作出准备。
”
寄居蟹细心思量一下,自我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区,而没有想过如何令自我成长得更强壮,整天只活在别人的护荫之下,难怪永远都操制自我的进展。
温馨提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区,你想跨越自我目前的成就,请不要划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战充实独立,你一定会进展得比想像中更好。
故事二:狐狸和狼的故事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团队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
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答疑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
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我了。
温馨提示:做事应说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猛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
也有人抱怨没有机遇,然而当升迁机遇来临时,再叹自我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结束语:家长朋友们,“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只要我们齐心协力,
做到放手但不放眼,将安全教育有机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贯穿于孩子们喜爱的游戏中,让孩子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分清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在生活中、在孩子自我实践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关心自己的安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对危险事物的防范能力,一定可以避免不该发生的事故。
如果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您还有什么疑难困惑,欢迎随时与我们老师交流沟通,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共同研究、探讨。
最后衷心地祝愿我们家园携手,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在给予他们细心照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与教育,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