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江苏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山西晋城。
据传为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他虽玩世不恭但却才华横溢,诗文方面与祝枝山、文征明、俆祯卿并称为“江南四才子”,书画方面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为“吴门四杰”。
代表作有《骑驴归思图》、《山路松声图》等,并著有《六如居士集》。
一、唐伯虎的风流之谜
我们说“风流”是指某一时代的英雄人物、文学作品的俊美越逸、有才学不拘礼法以及通常所说的风流韵事。
那么之所以说唐伯虎风流,我觉得原因有二:一是能吟诗会作画的确有才学;二是他本人确实长得漂亮并且头脑聪明。
二、唐伯虎的辛酸家事
唐伯虎的父亲叫唐广德,是一个小商人,母亲邱氏。
明弘治元年,十九岁的唐伯虎与徐氏成婚。
弘治七年,唐广德病逝,不久母亲邱氏因过度悲痛去世。
同年秋天,唐伯虎的妻子、妹妹也相继去世,家境从此衰败。
唐伯虎一生有三位妻子,除第一位妻子徐氏病逝之外,其他两位都先后离他而去。
弘治十一年,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唐伯虎才开始潜心读书,后考得了乡试第一,得“解元”。
三、唐伯虎的困顿人生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伯虎与徐经进京参加会试,不料因科场舞弊案牵连被下狱,尽管当时的政府找不到唐伯虎舞弊的证据,但还是被取消了考试资格。
这时,他的第二任妻子担心受到牵累就离他而去。
事后的弘治十三年,唐伯虎开始了他的出游生涯,游览了镇江、扬州、瘦西湖、平山堂、芜湖、九江,并且到过庐山、黄山等地,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书画和文学作品。
后来回到苏州,因家中清贫,他的第三任妻子也离他而去,他自己也只能靠卖画赚钱糊口。
明正德九年(1514年),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多,后又察觉宁王图谋不轨,自己深陷很大的政治阴谋之中,于是假借装疯,甚至是在街上裸奔才得以脱困。
晚年生活更是困顿,明嘉靖二年(1523年)54岁时即病逝,亲友王宠、祝枝山、文征明等凑钱为他办理了后事。
文征明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有王宠手刻,
后世有关唐寅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这墓志铭中得到的。
四、唐伯虎江南第一才子之谜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颖,熟读四书五经,十六岁时考童子试夺第一名“案首”,轰动了整个苏州城。
二十九岁考乡试夺第一名“解元”。
他虽精通书画,但在吴中四才子和吴门四杰中并不是才艺最突出的,所以唐伯虎不会自封“江南第一才子”。
尽管历史上的唐伯虎才华出众,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却不容于社会。
留有绝笔:“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具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唐伯虎的悲剧实际上就是封建社会不甘心沦落的读书人的共同悲剧。
五、唐伯虎点秋香之谜
“唐伯虎点秋香”这一故事并无确信的史料记载,只是由于后来的唐伯虎放荡不羁,老百姓就经常将这种事情与唐伯虎联系起来,才慢慢演生出。
而秋香确有其人,据孟森先生《心史丛刊》等书中所说,秋香本名林奴儿,号金兰,字秋香。
她出身官宦人家,自由也是聪明伶俐,熟读诗书。
但后来父母不幸双双身亡,由伯父领养,因姿色娇艳又被卖到了金陵的官妓场所,但后脱籍从良。
此人比唐伯虎大了20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