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9讲 力和运动教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9讲 力和运动教案

第9讲力和运动
一、复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的惯性;
3.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4.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惯性及其现象
3.会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4、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5、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2)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出的,因此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知识点二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2)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
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惯性有有利的一面,可以利用,例如:跳远;也有有害的一面,需要加以防止,例如:开车系安全带。

知识点三二力平衡
(1)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3)通常情况下,主要是分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二力平衡。

水平方向上通常是牵引力、拉力、推力和阻力、摩擦力的平衡;竖直方向上通常是拉力、支持力、摩擦力、浮力和重力的平衡。

知识点四摩擦力
(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物体表面粗糙、两物体接触并有挤压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4).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5)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
(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二)题型、方法归纳
选取经典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计算题的形式,给学生讲解,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

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模块的知识。

(三)难点突破
考点一运动和力的关系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物体静止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运动快慢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
典例精讲
【例1】(2016•邵阳)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A选项错误;力既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B选项错误;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选项正确;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与物体的位置和状态没有关系,D选项错误。

【答案】C
考点二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作用,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

典例精讲
【例2】(2016•南京)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A.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在空中飞行
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C.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D.站立在静止的汽车上的人,当车突然向前启动,人会向后摔倒
【解析】 A、子弹由于惯性保持射出时的速度所以仍能在空中飞行,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B、苹果沿竖直方向下落,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C、从行驶中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容易摔倒是因为人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D、因为原来汽车和乘客都处于静止状态,当汽车突然开动时,汽车向前运动,而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倾倒,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答案】 B。

考点三二力平衡
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时,首先要确定物体是否平衡,且受到两个力,其次在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根据已知一个力的三要素去推知另一个力的三要素。

典例精讲
【例3】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受到向下的力略大于他受到向上的力
B.运动员受到向下的力略小于他受到向上的力
C.运动员受到向下的力等于他受到向上的力
D.运动员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因为运动员在匀速下降,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重力和向上的力,所以这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

【答案】C。

拓展提升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
(1)相同点: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各力互不影响;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例题】(2016•扬州)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二力平衡
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解析】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且方向相同,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二力不平衡,故A错误;
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一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二力不平衡,故B错误;
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不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是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答案】D。

考点四生活中的摩擦
(1)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

(2)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与压力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例4】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有一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应使木块在水平面上
做;
(2)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甲、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越大;
(4)上述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解析】(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拉力的大小;
(2)甲、乙两图实验中木块和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乙图中木块的上方增加了一个砝码压力增大了,所以研究的是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实验中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丙图中木板的表面粗糙,所以研究的是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在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根据(2)、(3)结论可得出:摩擦力和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2)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3)在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4)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考点五摩擦力大小的分析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求出滑动摩擦力大小。

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典例精析
【例5】(2016•湖北)用5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改用10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仍在这一水平桌面上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A.大于5N,小于10N
B.10N
C.5N
D.无法判断
【解析】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是5N,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N;
当改用10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仍在这一桌面上运动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5N不变,故C正确。

【答案】C。

三.本课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惯性及惯性现象
3.二力平衡条件
4.摩擦力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板书设计
第九讲力和运动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牛顿第一定律、
3.惯性及惯性现象
4.二力平衡条件
5.摩擦力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6.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
完成力和运动的课时作业
六、教学反思
借助多媒体形式,使同学们能直观感受本模块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

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

进行多种题型的训练,使同学们能灵活运用本节重点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