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秋天津大学 数据库应用技术 考试复习提纲及参考答案

秋天津大学 数据库应用技术 考试复习提纲及参考答案

2011秋数据库考试复习提纲参考答案整合
一、选择题:
1.ER模型属于哪种数据模型:概念模型
2.谁拥有数据库系统的最高权限:数据库管理员
3.实体间三种联系的概念: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判断)
4.指出给定关系模式的主键:
5.关系运算中选择、投影、连接的概念(P25)
6.逻辑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将概念模型转换为逻辑模型,即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进行规范化
7.如何实现数据库的并发控制:利用封锁机制
8.SQL语言中使用的通配符:%
9.SQL的语言中实现投影运算的语句:选择语句
10.创建基本表中如何实现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靠约束
11.SQL中属于DML的语句:插入,删除,更新,查询
12.SELECT语句查询时如何使列值唯一:使用DISTINCT
13.不能在视图上完成的操作:在视图上定义新的基本表
14.主要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mdf P79
15.建立索引时为使索引键值唯一使用的保留字:unique
16.SQL Server默认的管理员账户名:sa
17.更新操作时自动生效的是:DML触发器
18.对于给定表指出可插入的记录:
19.数据库备份的类型及含义:
1 完全备份。

完全备份将备份整个数据库,包括用户表,系统表、索引、视图和储存过程等所有数据库对象。

是用于数据更新缓慢的数据库。

2 事务日志备份。

事务日志是一个单独文件。

他记录数据库的改变。

备份的时候只复制自上次备份事务日志后对数据库执行的所有事物的一系列记录。

3 差异备份差一本分只记录自上次数据库备份后发生更改的的数据,差异备份一般会比完全备份占用更少的空间。

4 文件和文件组备份当数据库非常庞大时可执行数据库文件或文件组备份。

这种备份策略使用户只恢复已损坏的文件或文件组。

而不用恢复数据库的其余部分,所以,文件和文件组的备份及恢复是一种相对较完善的备份和恢复过程。

20.数据库设计步骤: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21.数据完整性的概念和类型:
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中,防止输入或输出不符合语义规定的数据,始终保持其中数据的正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数据库采用多种方法来保证数据完整性,包括默认、约束、规则和触发器。

类型: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22.SQL Server的安全性管理机制:
SQL SERVER 2005 的安全性管理是建立在身份验证和访问许可连个机制上的。

身份验证是确定登陆SQL SERVER 的用户的登陆账号和密码是否正确,以此来验证其是否具有连接SQL SERVER 的权限。

通过验证的用户必须获取访问数据库的权限才能对数据库进行权限许可下的操作。

23.固定角色的概念:
在SQL SERVER中系统定义了一些固定角色,他们涉及服务器配置管理以及服务器和数据库的权限管理,固定角色分为固定服务器角色和固定数据库角色。

固定服务器角色独立于各个数据库,具有固定的权限。

可以在这些角色中添加用户以获得相关的管理权限。

固定数据库角色是指角色所具有的管理、访问数据库权限已被SQL SERVER定义,并且SQL SERVER管理者不能对其所具有的权限进行任何修改。

SQL SERVER中的每一个数据库中都有一组固定数据库角色,在数据库中使用固定数据角色可以将不同级别的数据库管理工作分给不同的角色,从而很容易实现工作权限的传递。

二、概念简答题:
1. 1. 数据库备份的类型及含义:完全备份事物日志备份差异备份文件和文件组备
份(t同19)
2. 2. 数据库管理系统、规则、索引、备份设备、存储过程的概念:
数据库管理系统:
索引: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个或多个字段的值进行排序而创建的一种分散存储结构。

P129
规则:规则是数据库中对存储在表的列或用户定义数据类型中的值得规定和限制。

P149
备份设备:备份设备是指数据库备份到的目标载体,即备份到何处。

P270
存储过程:存储过程是SQL Server服务器上一组预编译的Transact-SQL语句,用于完成某项任务,它可以接受参数、返回值和参数值,并且可以嵌套调用。

P215
3.数据库设计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实施与维护P36
4.数据完整性的概念和类型:数据完整性: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中,防止输入或输出不符合语义规定的数据,始终保持其中数据的正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类型: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同21)
5.SQL Server的安全性管理机制;(同22)
6. 固定角色的概念:(同23)
三、编译数据题:
(1)创建数据表(类型自定)
(2)向表中输入给定的数据
(3)完成查询(用等值连接或嵌套,用基本的聚合函数)
(4)update的使用(按条件修改,如将工资提高一个百分点)
(5)DELETE语句的使用(将满足条件的数据指定表中删除,where子句中嵌套select,注意嵌套时多个查询结果的使用)
(6)创建视图(涉及三个表,要用等值连接)
四、根据给出的要求画ER图(画出属性和联系类型),并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