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人员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实施的监理细则要点摘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根据监理细则监理人员做好监理工作。
本文介绍施工准备,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为工程监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施工监理混凝土工程监理细则监理公司在接到一项监理业务后,会组建一个监理项目部,其中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公司委派履行监理合同的全权负责人,负责编制监理工作计划细则、组织实施,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而专业监理工程师是监理项目部派驻施工现场的专业负责人,在总监理工程师领导下,对本专业监理工作进行管理。
监理员在总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作好个人分管范围内一切有关监理工作及总监交办的其它有关工作,下面重点论述一下监理人员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实施的监理细则要点。
1 施工准备1.1 施工方案审核施工方案应包括: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养护方法等。
厚大体积混凝土及冬期施工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1.2 材料检验1.2.1 商品混凝土:石子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混凝土坍落度5~23cm。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应符合《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要求。
当采用泵送时,混凝土的质量尚应符合《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的规定。
①外观检查:无出现分层离析、凝结现象。
②书面检验:出厂合格证及其附件(砂、碎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水、氯离子含量、碱总含量等检测报告)。
1.2.2 现场拌制混凝土1.2.2.1 水泥:强度等级32.5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其技术要求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gb175)的规定。
在施工过程中,当使用的水泥出现质量问题或出厂时间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需要对水泥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再使用。
①外观检查:生产厂家、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许可证标志、包装日期、出厂编号、包装质量(袋装)等。
②复验。
a检验项目:常规检验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其他检验细度、烧失量、氧化硫含量、碱含量等。
b检验数量:对于连续进场的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水泥,袋装200t为一个批次,散装为500t一批,抽样检测时,每批不少于一次。
c书面检验:对水泥进行复验时,书面检验的内容包括: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复验报告。
1.2.2.2 砂: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为2.3~3.5,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规定。
①外观检查:品种、粒径、含泥量、无杂物等。
②复验。
a检验项目:常规检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其他检验密度、害物质含量、坚固性、碱活性检验、含水率等。
b检验数量:进场批次组批。
用大型的工具(如火车、货船或汽车)运输至现场的,每一批的验收为400m3或600t;通过拖拉机等小型工具运输的,每一批的验收为200m3或300t。
数量不足的按同一批验收。
c书面检验:砂复验报告。
1.2.2.3 石子:碎石或卵石,粒径5~40mm,级配良好,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规定。
①外观检查:材质、粒径、含泥量、无杂物等。
②复验。
a检验项目:常规检验颗料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料含量;b检验数量:进场批次组批。
用大型的工具(如火车、货船或汽车)运输至现场的,每一验收批次为400m3或600t;通过拖拉机等小型工具运输的,每一验收批次为200m3或300t,数量不足的为一验收批。
c书面检验:复验报告1.2.2.4 外加剂:根据要求用减水剂、早强剂、抗冻剂,其相应的技术要求遵循《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
如需现场取样复试,应在生产和使用单位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于现场取混合样。
①外观检查:品种等。
②复验。
a检验数量:确定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
b书面检验:检验的内容包括出厂合格证和复验报告。
1.2.3 水:采用饮用水拌制混凝土或养护,采用其他水时,水质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水质需要复验时同一水源查不应少于一次。
1.3 机具设备检查各种机具设备的型号、数量、状态等应能满足正常施工需要。
冬期施工时,混凝土运输设备应采取保温措施。
1.4 作业条件检查1.4.1 技术准备。
①浇筑混凝土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监理等有关人员对模板、钢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
②施工测量人员应在模板上标好浇筑标高。
③浇筑前,施工单位应提供商品混凝土质量预审资料,并报监理审核。
施工单位应办理好浇筑混凝土手续。
1.4.2 其他。
①浇筑混凝土的脚手架、马道应搭设完成,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
②冬期施工时应预备好塑料薄膜、草帘、保温被等保温防护准备工作。
2 混凝土工程2.1 现场拌制混凝土操作要点2.1.1 现场拌制混凝土宜采用机械进行。
开盘前应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计量设备,以及原料配合比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盘拌制混凝土。
2.1.2 计量:水泥、掺合料计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砂、石计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3%;水、外加剂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
2.1.3 上料。
①只有混凝土时,上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②有掺混合料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
③加入干粉状外剂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或:石子、水泥、砂子、外加剂。
2.1.4 开盘:每次拌制混凝土时,第一盘先加水进行空转,将搅拌筒进行温润处理,然后倒净剩余的积水。
进行第一盘搅拌时,将石子的用量按配合比减半。
从第二盘开始,根据给定的配合比上料。
2.1.5 搅拌:均匀搅拌混凝土■2.1.6 出料:在出料过程中,先出料少许,对拌合物的外观质量进行目测,目测合格后出料。
确保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出尽。
2.1.7 搅拌地点应要求检查混凝土坍落度。
2.2 混凝土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操作要点①混凝土搅拌后应及时运至现场。
运输过程应能保证混凝土不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否则应进行二次拌合。
②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自由倾落的高度控制在2m,超过3m时用串筒或溜管等下料。
③通过分段分层的方式连续浇筑混凝土,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浇筑层高度,通常情况下,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④振捣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快插慢拔式振捣,均匀排列插点,按顺序进行,逐点移动,不得遗漏,振实要均匀。
⑤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确保连续性。
如果间歇难以避免,为了防止出现冷缝,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浇筑完成次层的混凝土。
⑥施工缝留置:浇筑混凝土时可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留施工缝。
根据下列规定设置施工缝的留设位置:a对于柱子,施工缝经常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
b对于大断面梁,施工缝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
c对于单向板,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留置施工缝。
d对于主次梁的楼板,沿着次梁方向进行浇筑,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留置施工缝。
e对于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或者在纵横墙的交接处留置施工缝。
f 对于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等复杂的工程,根据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的位置。
g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的部位。
⑦施工缝处理:按照施工方案,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施工缝进行处理。
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内容:a确保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超过1.2n/mm2。
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达到1.2n/mm2的同时,采取措施对施工缝进行处理。
b在发生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进行浇筑混凝土时,为了确保浇筑质量应清除表面的垃圾、水泥薄膜、松动的砂石,以及软弱的混凝土层等,同时进行凿毛处理,并用水冲洗干净,清除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等。
c在处理施工缝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回弯钢筋,采取措施保证钢筋周围的混凝土受到影响。
同时需要清除钢筋表面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
d混凝土浇筑前,将10-15mm厚的水泥砂浆铺在水平施工缝上,在配合比方面确保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并在界面涂刷处理剂。
e如果混凝土从施工缝处开始浇筑时,不能直接靠近施工缝边进行下料。
⑧混凝土养护。
⑨坍落度检查:在浇筑地点规范标准要求抽查混凝土的坍落度。
⑩混凝土试块留置:在浇筑地点应施工要求留置混凝土抗压、抗渗及同条件标准养护抗压试块。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收光,以防止表面出现裂缝。
2.3 雨期施工①下雨期间应停止拌制混凝土,雨后应及时测定砂、石料含水量并调整施工配合比。
②雨后将模内的积水排出后,应清除模板内杂物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③雨天浇筑混凝土时,浇筑现场要保证足够的苫布、塑料薄膜,以便将已浇筑的混凝土及时覆盖。
④雨天浇筑混凝土要增加坍落度检测次数,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2.4 冬期施工①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室外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采取措施对混凝土进行拌制、运输、浇筑等,并采取气温骤然下降的防冻措施。
②拌制混凝土。
a冬季施工时,配制混凝土,优先使用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要大于42.5级,水泥最小用量要超过300kg/m3,水灰比小于0.6。
b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确保使用骨料的清洁性,不能含有冰、雪、冻块等易冻裂的物质。
c冬期拌制混凝土原材料加热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对骨料进行加热。
当水、骨料达到规定温度仍不能满足热工计算要求时,可提高水温到100℃,但水泥不得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并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存放。
d拌制混凝土前,通过采用热水或蒸汽对搅拌机进行冲洗,拌制时间控制在常温的1.5倍。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控制在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e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用的容器应保温措施,覆盖保温材料应进行热工计算。
参考文献:[1]梁敏,梁进.安全监理管理工作要点综述[j].价值工程,2012,36.[2]刘树东.浅谈项目施工监理中的协调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6.[3]白建明.谈工程监理的协调[j].山西建筑,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