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TL集成与非门主要参数的测试

TTL集成与非门主要参数的测试

实验一TTL与非门的静态参数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TTL与非门电路主要参数和电压传输特性的测试方法。

2. 熟悉数字电路试验箱、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1.数字电路试验箱、万用表、示波器
2.器件:74LS00X 2.电阻:560Ω X1,1OkXI
三、实验内容和结果
1.低电平输出电源电流I CCL和高电平输出电源电流I CCH及静态平均功耗P�:
与非门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电源提供的电流是不同的。

I CCL:指所有输入端悬空,输出端空载时,电源提供器件的电流.也称空
载导通电流.测试电路如图(一)(a)所示。

I CCH:指输出端空载,每个门各有一个以上的输入端接地,其余输入端悬
空,电源提供器件的电流。

也称空载截止电流,电路如图(二)(b)所示。

P�:为电路空载导通功耗P on和空载截止功耗P off的平均值,其值为:
p�=pp oooo+pp oooo2=VV CCCC II CCCCCC+VV CCCC II CCCCCC2(通常P on>P off)
(a)(b)
图(一)
2.输入短路电流I IS和输入漏电流I IH:
I IS:(或I IL)指被测输入端接地,其余输入端和输出端悬空时.由被测输
入端流出的电流。

也称低电平输入电流。

在由多级门构成的电路中,I IS
相当前级门输出低电平时,后级向前级门灌入的电流。

因此.I IS越小,
前级门带负载的个数就越多。

测试电路如图(二)(a)所示。

I IH:指被测输入端接高电平,其余输入端接地,输出端悬空时,流入
被测输入端的电流。

也称高电平输入电流。

在由多级门构成的电路中,
它相当于前级门输出高电平时,前级门的拉电流负载。

I IH越小,前级门
电路带负载的个数就越多。

I IH较小,难以测量。

测试电路如图(二)(b)所示。

3.输出高电平U OH及关门电平U off
测量电路如图(三)(a)所示。

先调W,使输入电压为0V这时输出电压即为U OH。

然后渐渐增大输入电压,当输出电压下降到90%U OH时,测得输入电压即为关门电平U off。

4.输出低电平U OL及开门电平U on
测量电路如图(三)(b)所示。

先调W,使输入电压为高电平,测得的输出电压即为U OL然后渐渐减小输入电压,测得使输出电压维持在U OL的最低输入电平,即为开门电平U on。

5.测试TTL与非门的电压传输特性:
图(三)(b)断开RL即为测量电路。

调W,使输入电压由小到大,用万用表对应地测出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并一一记录在表中。

测量时,对Voff 和VON的附近,输入电压的变化可取消一点,即测量点取密一些。

6.平均传输延迟时间tpd
tpd是衡量门电路开关速度的参数,它是指输出波形边沿的0.5V。

至输入波形对应边沿0.5Vm点的时间间隔,如图(四)(a)所示。

图(四)(a)中的tpdL为导通延迟时间,tpdH为截止延迟时问,平均传输延迟时间为:
tpd的测试电路如图(四)(b)所示,由于TTL门电路的延迟时间较小,直接测量时对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性能要求较高,故实验采用测
量由奇数个与非门组成的环形振荡器的振荡周期T来求得。

其工作原理
是:假设电路在接通电源后某一瞬间,电路中的A点为逻辑“1",经过
七级门的延迟后,使A点由原来的逻辑“1”变为逻辑”0";再经过七级
门的延迟后,A点电平又重新回到逻辑“1”。

电路中其它各点电平也跟
随变化。

说明使A点发生一个周期的振荡,必须经过14级门的延迟时
间。

因此平均传输延迟时间为:
tt pppp=TT14
TTL电路的tpd一般在6nS ~ 30nS之间。

由于所用的74LSOO四输入与非门的tpd很短,要用7个与非门连成环
形震荡器,以便测量其周期T。

四、实验数据结果与分析
1、低电平输出电源电流ICCL和高电平输出电源电流ICCH及静态平均功耗,
数据记录如表(一)所示:
表(一)
2、 输入短路电流IIS 和输入漏电流IIH ,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 IS I 0.2245mA
IH I 0mA
表(二)
分析:
实质上ICH 并不为0,只是因为ICH 极小,为μA 级,实验台上的仪器无法测量。

3、 输出高电平U OH 及关门电平U off ,数据记录如表(三)所示:
OH U
3.35V off U 0.97V
表(三)
4、 输出低电平UOL 及开门电平Uon ,数据记录如表(四)所示:
OL U
0.53V on U 1.18V
表(四)
5、 测试TTL 与非门的电压传输特性,数据记录如表(五)所示:
表(五)
画出图像如图所示:
)(V u i 0 0.2 0.4 0.6 0.8 0.85 0.9 0.95 1.0 1.05 1.10 1.15 1.20 )(V u o 4.213 4.213 4.210 4.203 4.115 3.864 3.544 3.541 2.829 2.193 1.677 0.170 0.166
)(V u i 1.25 1.30 1.40 )(V u o 0.168 0.167 0.167
从图中读出U OFF=0.85V,U ON=1.17v
分析:
由以上数据可知,在0~0.8v时输入电压不足以门电路打开,即输入端处于截止状态输出高电平,
当电压处于0.9~1.15v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近似成线性关系,
当电压大于1.15v时,输出电压近似于0v且保持不变,即输入端处于打开状态,输出低电平。

6、将8个与非门按图示方式接好:
将输出接至示波器得到如图信号:
有图中读出周期T=82ns ;
故tt pppp =TT 14=5.86ns
实验误差分析:
对off U :
相对误差 η=%100×−off
OFF off U U U =12.4% on U :
相对误差η’=%100×−on ON on U U U =0.84%
1) 由于在实验中使用的电流表,电压表,在测量以及读数产生了数据上的
误差
2) 在测量电压传输特性时由于时间关系,在U off 以及U on 的附近取点不够
密集,导致数据产生误差
心得体会:
1) 在实验中由于对万能表的错误使用,在测试电流时将接线接入电压接线
口导致多次测量失败。

必须熟练万能表的使用。

2) 在测量平均传输延迟时间时,按照电路图将每一个接线柱都接上线,测
出来的电压受外界影响较大,会有较大的噪声,导致波形图不易辨识,若将两个输入端的其中一个空载会减少噪声,得到较为清晰的波形图。

实验改进:
实验中由于电压源产生的电压不稳定且不确定,导致多次实验失败,建议换一个更为稳定输出电压更准确的电压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