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墨画基础:山水画写生方法

水墨画基础:山水画写生方法

水墨画基础:山水画写生方法
说起"写生",就令人想起那种支起画夹,对景描画,一坐半天一
天的经历,这个般是西画的写生方法。

而在中国画,所谓"写生",往
往是"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摸写记之,……"(元·黄公望《写山水诀》)。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写生观中,实在是把对自然的深入观照和细微体悟放在首位,并使自然山水与画
家心灵互融神会,最终达到顾恺之所说的"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目的。

为达此目的,光是"模写"是远远不够的。

遍游名山大川,融汇于胸,
然后发于毫端,而至传神。

观照与体悟的功夫是必须到家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神遇而迹化。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写生观,其实是把人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山
水即我,我即山水,所以在"物我"之间了无防碍,既然山水之神已达,必定形神俱足。

这个点是当前现代意义的"写生"无法达到的。

但其精神,对现代山水画写生教学,也有其积极作用。

(一)现代山水画写生的作用
1.写生的桥梁作用
中国画的学习,一般均从临摹入手,并贯穿全过程。

作为学习国
画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临摹,能在短期内高效率地迅速了解国画的
各种基本技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因为国画技法,经过前
人反复锤炼,已成十分完善的程式,临摹一久,很易被其完善的程式
所迷惑而不能自拔。

而通过写生,就能使学习者在传统技法下的程式
化山水与真山实水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2.写生的记录作用
作为游历山水时的感受的记忆手段,写生也有其重要作用。

当面
对真实山水时所得的感触,同时因地、因气候变化的阴晴明晦、云蒸
岚飞,都会有很多变化。

这些用写生记录,往往比较切合感觉,而一
拍成照片,往往反而因太"真实"而缺乏感人力量。

3.写生的体微作用
比较山水画的临摹与写生,临摹等于是在求教名师,只要精研细察,必能得莫大收益。

但如不能把这些临摹所得与自然真山水相比照,就不能有大收获。

直接面对活生的自然山水,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
往往会有自己的独特体会。

这些独特体会经过多次强化,并反复去粗
存精,就会成为个人绘画风格面貌确立的起点。

2:山水写生应注意的地方
(1)不要"泥古不化"。

过度强调临摹所得的山水画技法,特别是山石皴法等,结果是要
么活山水被程式所囿写成死山水,要么是思路被真山实水所束缚,而
找不到表现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