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报道的的舆论监督来看新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摘要:社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共同推进的结果。
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个复杂的互动体系,它们二者之间存在着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相互作用也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作用,他们是辩证的关系。
本文试图通过《晶报》的报道来印证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社会;互动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2-0-01
一、《晶报》简介
深圳《晶报》是深圳的新兴媒体,于2001年8月1日创刊,是深圳报业集团创办的一份新型新闻综合性日报。
秉承“阳光媒体,非常新闻”的办报理念,面向市民,面向生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家庭,以守望社会道义为己任,凸显时代风格,烙印深圳特色,用全新的新闻视角、新潮的版式风格,每日向广大读者奉献国内外最新新闻、服务、娱乐信息,是深圳报业集团全力打造的都市新主流媒体。
二、舆论监督案例
2001年8月24日,时任深圳市副市长,主管商贸贡嘎做的王穗明夹着厚厚一叠的《晶报》走进市政府生猪定点屠宰专题会议的会场,高度评价了《晶报》有关私宰生猪的报道,而此时,《晶报》刚创刊不及一个月,这无疑是对这份刚出生的报纸的一份肯定,对
其舆论监督方面的肯定。
有关私宰生猪的报道是一组连续报道,当时《晶报》刚刚创刊,想拿出一组打开市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报道,这组民生题材的来源是他们在《信息快报》上看到的一片四五百的消息,他们决定挖掘下去。
民以食为天,私宰生猪是困扰了深圳市政府和百姓多年的老问题,到2001下半年的时候,由于治理不力,经私宰场屠宰的生猪公然进了肉菜市场和超市,百姓健康受到威胁。
《晶报》关注民生,通过各种暗访、目击等近距离拍摄等有效手段对私宰生猪的各个环节和流通链条给予曝光,沉重打击了不法商户的嚣张气焰,也推动了政府有关部门正视此问题,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反响。
最后,在世政府的有力措施主导下,私宰生猪的现象得到了根本的遏制。
最终,《触目私宰生猪》获得2001年度最佳舆论监督奖。
另外一组关于黑诊所的连续报道,这是一组非事件性报道。
有着深刻的背景。
当时深圳有数以千计的黑诊所,数以万计的黑诊所从业人员,行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行业”,大量黑诊所“治”死“治”伤,病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被完全漠视。
但是他仍堂而皇之的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经营着,经调查,也证实了《晶报》的一片评论——有保护伞的存在,才使得黑诊所难以被查处,甚至如滚雪球般的壮大。
相关新闻《晶报》从来没有停止过,但都是在点上做文章,这次连续报道是打算报道深层次的原因,做全景式、立体化、多侧面的连续报道,以期达到预定目标。
报道出来了,黑诊所的报道是越来越精彩,越来越为人所关注,监督作用的起到了,但是到最后也有了遗憾,就是报道最后一个环节上面。
报道深入挖掘出了很诊所的问题集中在办证和审批这个环节上,还涉及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性新闻。
但是作为主管部门的是卫生局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肯表态,对记者的采访也是采取拒之门外的态度。
最后,一位卫生局的处长勉强表态。
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没有达到。
这两组报道都是媒介履行舆论监督职能的表现,但是出现的结果却是不同,在一方面也显示出了媒体在履行职能的现实中遇到的困境。
新闻媒体通过第一组报道促进政府部门的重视,最后解决了社会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社会也积极回应媒体的报道,也为媒体的后来的报道提供了动力的源泉,给媒体加足了劲,媒体社会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
和第一次监督的新闻报道不同之处,在第二组报道出来以后,百姓的呼声很高,因为报道触到了他们的伤心处,但是它也触到了相关部门的痛处。
三、媒介为何要进行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对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落后的、消极的、阴暗的,总之是有被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行为,进行批判和揭露,以明辨是非,扶正祛邪。
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舆论监督不仅是医治社会痼疾的一剂良药,更是广大人民群众行使自
己当家作主权利的有效途径,也是人民群众确立主人公地位的有效途径。
四、媒介也要接受社会的舆论监督
当然,实施舆论监督的媒体,也要接受社会的监督,只有这样,舆论监督才能在健康的轨道上进行。
大众传播媒介一直以来承担着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的社会职能,是党、政府和人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
媒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以致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社会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而近几年来,媒介自身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社会对于媒介的管理和监督就显得很迫切。
媒介为什么也需要被社会监督呢?
首先假新闻层出不穷。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中外任何一家新闻媒体都把新闻的真实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但是,在我国某些新闻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或者为了获取某些经济利益,不顾事实的真相,任意对事件进行歪曲报道,或者遗漏重要细节,或者添枝加叶,更有甚者凭空捏造新闻实施舆论监督的媒体,也要接受社会的监督,两者互动,才能相互促进问题的解决,各自的完善,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赵卫东.论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j].学习与探讨,2006,(2).
[2]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j].国际
新闻界,2006,(7).
[3]刘津.作为“回音壁”和“评论场”的博客报道——两种博客辅助性报道形式解析[j].国际新闻界,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