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

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

大家”;
•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他的诗清新豪健,词开豪放一派,均对当时和后世有 深远的影响。
• 书画多佳作,与黄庭坚、米芾fú、蔡京并称“书法四 大家”。
• 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赏析 诗词
字音
初嫁了liǎo 羽扇纶guān巾 一尊还huán 酹lèi
导入 课文
作者简介
白衣卿相:古时指进士。 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
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
白衣卿相柳永,原名柳三变, 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 字耆qí 卿,因排行七,又称柳七。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 福建崇安人。景祐元年(公元1034 有卿相的资望。
年)中进士,后官至屯田员外郎,
故世称柳屯田。柳永的词,流传很
广,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
柳词”。
他是北宋第一个作词的词人, 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 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 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话、 口语化。
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是 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zhēn低唱的生活。 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
1.分析上阕què (1)词的开篇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有 什么作用?
词的开篇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 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 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 来,布置了一个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 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 物的卓越气,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 人才所诱发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极大,笔力 非凡。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 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 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6、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课下 作业
(1)背诵整首词。 (2)比较鉴赏:同是面对“赤壁”, 不同的人会抒发出不同的情感。试就内容及 风格的角度将本词与杜牧的《赤壁》和胡曾 的《赤壁》进行比较。
有关离别的诗词名句:
导入 课文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
写作背景
• 北宋时期,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 担任没有实权的团练副使。传说黄州(湖北)附 近的赤鼻矶就是当年周瑜大败曹兵的战场。胸怀 大志而又年近半百的苏轼,多次来到江边。面对 滚滚奔流的江水,遥想起周瑜的功绩,联想到自 己的遭遇,苏轼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滚滚的长 江啊,你荡涤了千年,淘尽了多少风流人物?滚 滚的长江啊,你见证了周瑜火烧赤壁的不朽功勋, 你可曾知道我苏东坡壮志难酬啊?于是,苏轼文 思泉涌,大笔一挥,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 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 多少豪杰。
▲选自《苏轼诗词选注》。念奴娇:词牌名。 赤壁怀古:题目。
• 1.大江:长江。 • 2.淘:冲洗。 • 3.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黄州古老
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 4.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
磅礴宏伟的气势
赏析 诗词
(2)词人眼中的赤壁是怎样的一幅图景?
赤壁美景的特点是:“雄奇”。
乱:岩石山崖险怪 穿:山崖陡峭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 拍:惊涛力度之大 卷:波涛气势之大 雪:波涛色彩
渲染磅礴 宏伟的气势
词人眼中的赤壁之景奇险雄伟。“乱”写山石 险怪,“穿”状其高峭,“惊”写水势汹涌,“拍” 状水石相搏的情状,“卷” 状浪花四溅、狂澜奔腾 的异景,“雪”则绘出波涛色彩,声、色、态,无 不逼真。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 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委靡的气氛,把读者 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 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
随课堂堂
练练习习
比较下面每组语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课文里为什么要采用(1)句。
A.(1)乱石穿空 (2)巨石穿空 B.(1)卷起千堆雪 (2)卷起千层浪 C.(1)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顷刻间,樯橹 灰飞烟灭
A中的“乱”更写出山崖的陡峭、散乱、怪险, “巨”则只见其大。 B中的“千堆雪” 写出波涛之状、 之色,“千层浪”则表现平常。C中的“谈笑间”反映出 作为指挥官的周瑜临战时的潇洒从容、成竹在胸、指挥若 定,而“顷刻间”则只表明了时间之短。
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
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
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
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
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情绪,
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
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
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
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次著 名的莫须有之狱。苏轼以才华横溢而得到宋神宗的赏识,成为 当时政坛上的明星和文坛上的领袖。但是,他在政治上坚决反 对王安石的变法,还写了一些诗文以揭露和讽刺,引起了王安 石一派许多官员的强烈不满,于是,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中找到 罪证,用牵强附会的手法指控苏轼怀有谋反之心。
第一课时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园地里,唐宋词
文 是一块芬芳绚丽的花圃。她以姹紫嫣红、
导 千姿百态的丰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 入 斗妍。









·
赤 壁 怀
苏 轼
铃 柳 永

写作背景
三国演义片头曲-_高清.kux
• 刚才的画面把我们拉回到了三国时 期硝烟弥漫的赤壁战场,当年只有 34岁的周瑜,以东吴都督的身份, 率领三万士兵,用火攻击败了号称 83万的曹操大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 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
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 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 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 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 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 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 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 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赏析 诗词
介绍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 州眉山(四川)人,北宋
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
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
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
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
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
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
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
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
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
后死于常州。

苏轼21岁中进士, 30岁以前绝大部分
流人物。 • 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风流才子/风流倜傥。 • ③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风流案件/风流韵事。 • ④轻浮放荡:风流女人。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 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7.遥想:远想。 • 8.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嫁给周瑜为
导入 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课文
长亭送别,执手相看,西口走送,挥手 回眸,柴门扶杖,汽笛声催,生命在演绎着 悲欢与离合。而当我们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 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个泪眼婆娑的 丽姿和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我 们就来欣赏一首别离诗,感受别离诗的千种 风情,这就是柳永的《雨霖铃》。
柳永原名柳三变,大约在38岁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以自己的才华,柳三变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 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 轻轻一笑。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 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其中有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 唱”。
苏轼被捕下狱,受尽严刑拷打,差点被判处死刑。最后, 因为皇帝的怜悯,苏轼免了死罪,贬到黄州。苏轼住在黄州东 坡,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 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念奴娇·赤壁怀古》 和《赤壁赋》 。体现了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气度。
作者
苏轼( 1036 — 1101),
妻。 • 9. 英发:英俊勃发。 • 10.纶巾:以青丝做成的头巾。 • 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
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
• 11.谈笑间:谈笑之间,形容指挥若 定。
• 12. 强虏:指强大的敌人。又作“狂 虏”。 有的版本写作“樯橹”,代 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 13.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 战场。
课堂
小结
词人将写景、咏史和抒情熔于一炉,全 词境界宏大,风格豪放,却也衬以谐婉之句, 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 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 直中有曲。特别是它在词的创作中第一次以 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 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 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 开拓了新的道路,在词的创作上产生了重大 影响。
时年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 5. 乱石穿空: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 • 6. 雪:比喻浪花 。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 多少豪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