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女兵亲历对越自卫反击战(四)停尸房的地上躺满了烈士的遗体,大概有二十几具,安静、冰冷,没有一丝生机,让人站一会儿就感到彻骨的冷、深深的寒。
烈士们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走得那样壮烈,那样坦然。
远行时没有母亲温柔的双手搀扶,没有兄弟姐妹在身旁陪伴,他们那20岁上下的年轻生命,还没来得及品尝人生的幸福滋味就这样匆匆离去。
在战场上,在敌阵中他们英勇战斗,有的多处负伤也不下火线,肠子打出来了,捂着肚子还扔手榴弹,牺牲时依然保持着战斗姿态。
拼刺格斗与敌人滚下山涧同归于尽,在湿热的阵地找到遗体时,已腐烂的拿不起来。
他们中间不是每一位都能授予英雄称号,但他们每一位都是这英雄集体中响当当的成员!他们恋生,有的甚至有过死的恐惧,可是在需要献出生命的时刻,他们没有犹豫,没有悔恨,纯洁地如同孩子般那么简单。
他们是英雄,他们应该受到尊重,我为他们静静地默哀。
回到手术室,军医问:这么长时间干什么去了?“去停尸房看烈士了”。
在场的几个男人都惊愕的睁大了眼睛,张所长说:小丫头,半夜三更跑死人堆里站着你不害怕呀?我摇摇头说:没害怕。
医生们相互看了一眼说:真行!前方的伤员陆陆续续地被抬了过来,医院又开始了一片繁忙。
一名下肢和腹部受伤的战士抬上了手术台,他的鞋袜、裤腿和血肉粘连在一起,脱不下来,只能用剪刀剪,他看见我和另一名女兵在场,就用手捂住下面硬是不让剪,张所长着急的说:他们都是医护人员,是救你命的,不用害羞,没关系的。
帮他剪开裤子,整个腿皮开肉绽,腿骨被炸断了在外面暴露着,肌腱血管都断裂开来,肌肉外翻,连一层层的脂肪都看的一清二楚,对他进行全麻醉后,他昏迷过去。
边用消毒纱布清理和粘干净污血,边用止血钳夹住大血管止血,,记得在他的腿和身体上用了很多把止血钳,所长的手不断的伸出来要器械,为他递送器械的护士,用眼睛紧紧盯着他的手,随时判断着所要的器械,手术室里安静的能听见医护人员隔着口罩的呼吸声,和啪、啪、啪地传递手术器械的拍打声,偶尔也会有所长与助理医生小声的商讨声。
连接主血管和肌腱,清理骨头碎片是一个极其精密细致的工作,汽灯的照度不够,每台手术都是由我负责给医生打手电补光,长时间连续工作得不到休息,脑子和手出现配合失调的状况,平日里看似极为简单的动作,那时硬是难以完成,常常出现光线照不到位,光源转移的情况,眼看着要照的部位,手就是不听使唤,照不上去,要移动调整半天才能照准。
每到这时,大家都非常理解,所长和医生从不斥责,总是轻声提醒我:往这儿照,往这儿照。
本文作者殷燕,1979年2月19日随54军161师医院赴广西前线参加对越还击作战我们的身后是军师重炮集群阵地,常常有炮弹从我们头顶上呼啸而过,一到夜晚成群的炮弹射出的光芒,在夜空中留下橘红色、长长的弹道,美丽的如同节日的焰火一般壮丽可观,爆炸声震得人心都在颤抖,兴奋的我小孩子般地跳着脚,嘴里还欢呼着:开炮了,开炮了,真带劲!可3月4号那天真让人郁闷了一整天。
随着650高地防守的不断稳固,在班庄担任警戒任务的3营开始向团主力靠拢,在行进途中与越军相遇,敌人凭借着有利地形拼命阻击,7连已经攻击到距敌阵地百米以内,连长见进攻受阻,便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坐标位置,命令报务员向几十公里外军师炮群报告,引导炮兵轰炸越军阵地。
那时配发的军用地图是四十年代法国人绘制的,地图标记与实际景物误差很大,加上战场枪弹齐鸣,忙乱之中误将自己的站立点坐标报成越军阵地坐标,结果头几发用来修正弹着点的炮弹,当即把连长和报务员炸死,数分钟后,没得到要求修正弾着点报告的炮群,按照原设定坐标一齐开火,直炸的山头血肉横飞,昏天黑地。
炮火过后越军阵地夷为平地,7连百十号人也几乎没有几个能站起来的了,这是一次重大的误伤。
待救援部队上去后,都被现场的情景惊呆了。
山峦变成了一片焦土,地上到处都是残肢断臂,树枝上挂着内脏器官,为了收集尸体,有人从阵地上捡来一个破箩筐,一箩筐一箩筐地收集着胳膊和大腿,许多尸体被炸成了碎片,收都收不起来,只能按照花名册,凑一堆算一人,用雨衣打包后运。
有活着的伤员都送到了我们这里。
有位伤员头水肿的像个大蓝球,胸部和下肢都受了重伤,一条腿炸飞了半截,还一条腿就剩点皮和筋连着,胸部呼吸困难,专业术语叫气胸,出气多,进气少,到这已经奄奄一息,没上手术台就断了气。
大家的心情沉闷之极。
听说650高地情况又危急起来,越军为夺回阵地,不断调集军队进行反攻,482团一次次地打败了敌人的进攻,死守阵地寸土不让,以保证同登至太原公路畅通无阻。
我们都为阵地上的战友担心,为482忧虑。
几天来我都在手术室里忙碌着,几乎没有时间出去。
这天下午约5点钟左右,医院里稍稍有些空闲,副院长走进来招呼大家:快出来透透气,炊事班煮了一大锅午餐肉罐头面条,好好吃一顿热饭,补充体力,晚上还有任务。
全所人都从各自的房间走到山台的空场上。
空场中央,大行军锅里热气腾腾的面条飘着香气,大家拿着碗筷盛面条,我也拿着碗等在后面。
无意间抬眼,看见山台左边的空地上长着一棵高大的木棉树,那极具阳性的树干直挺挺地插向天空,满树怒放的木棉花映红了双眼,那夺人心魄的美丽,触碰了我那几天来压抑、悲愤的心情,禁不住眼睛湿润,轻轻地走过去,看着那有着强劲曲线、蜡质、绵密,硕大如杯的木棉花,在阳春三月的风里,自顶向下蔓延着,就连那与枝头分离的花瓣,也一路飞旋而下,带着英雄的豪气,落地有声,洒满一地火红。
这地上地下的火红,映照着黄昏无垠的天幕,就像那英雄的鲜血化作满天的彩霞;那烈士的身躯不就是那挺拔的树干化作的不屈灵魂,傲然挺立在蓝天下。
大地啊母亲--妈妈,敞开你大山般丰厚的胸膛,伸出你温暖的臂膀,迎接那风尘仆仆归来的儿女们吧,借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铺成五彩的大路,迎接您的孩子们--回家!夜又宁静了,宁静中暗藏着危机与不安。
晚上十一点左右,预计应该到达的运送伤员的民兵担架队迟迟未到。
我们在焦急的等待。
前方军情紧急,接二连三的敌情通报,有小股越南特工不断袭击骚扰,山谷里枪声不断,让本来就紧张的气氛更加紧张。
又接到通报,驻守在医院周边的机枪连、高炮营,除留下了4挺机枪分别设置在四个山头警戒外,其余的部队都陆续被调走去执行紧急任务了,医院成了山间无人保护的孤儿,全体人员顿时绷紧了神经,连空气都透着紧张。
医院的男兵,除了必须留下以备进行抢救工作外,全都拿着枪被安排到各个哨位上去了,只剩下一群平时一遇事情就爱叽哩哇啦尖叫的女兵们和几个男医生。
为了安全,所有的灯光都被熄灭,大家坐在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上,静静地听着外面的动静,心里都扑通、扑通地乱跳,想象着各种危险扑面而来时的情形,忍受着明知前方有危险、却不知危险在何处的精神折磨。
黑暗中,副院长说:今天晚上情况危急,周边的部队都被调走了,有越南特工不断打冷枪骚扰,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决不能把师医院的具体位置暴露给敌人。
他把人员分成了几个战斗小组,布置着如果出现情况对应的措施,还特意交代女兵:有情况一定不能尖叫,要保持镇静,一旦部队被打散,你们要尽量保持一致行动,手拉着手,向北方走,那是祖国的方向。
遇山过山,遇水过水,一定要走回祖国去。
当听到这席话时,一个女兵:哎呀,我不行了,心慌,喘不过气来。
“快掐住她的合谷穴,让她镇静一些”副院长说道。
那句“祖国的方向,走回祖国去”的话,让今天的人听起,好像有些搞笑,有些调侃。
但当你置身在战场,在远离祖国的地方,当你真正感受到,个人的命运与自己的国家息息相关,失去了她的强大支撑,你将寸步难行,你的生命将不被人尊重,将瞬间倒戈的时候,你就会真正懂得祖国的意义,懂得祖国在心中的份量!!深夜一点左右,外面有了动静,有些担架队员和伤员陆陆续续地到了,民兵们逃脱了路上越南特工的追击,冒着枪林弹雨,费尽千辛万苦地把伤员送到了这里,伤员们感动地拉着他们的手哭着,久久不让离去。
我们的工作又开始了,大家的紧张心情恢复了常态。
凌晨两点半左右,由于伤员太多,用水量大,手术室的消毒水不够用了,所长低声而又焦虑地说。
环视了一下屋里,所长、助理医生、麻醉师、一名护士和我,平时负责打水的男兵,今晚被派到外面哨位上去了,看来只有我去打水了,我心里这么想。
大家谁也没有说话,沉默了几秒钟,我说道:我去!正在工作的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里的活,抬起眼睛望着我,那眼神背后的意思我能读懂。
从墙上取下了挂着的手枪和装着两枚手榴弹的弹袋,将袋子斜跨在肩上,右手拎着枪,左手拎着水桶。
所长走到我跟前,用一种极其复杂而又充满歉意的目光望着我,轻声嘱咐道:今晚情况特殊,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啊!所长的眼神里饱含着一个有责任感的军人,在特殊境地下充满担忧而又无可选择的善良,但凡有办法,他绝不会让一个女孩儿,在这危机四伏、夜半三更的时候独自外出去执行任务。
他拿过我手中的枪,替我把子弹推上了膛,又看了一下枪保险,把枪还给了我。
我本是想待走出门后再做这个动作的,免得让大家为我担心。
我故作轻松地微笑了一下,扫视了一眼屋子里的人,所长把我送出了门,一直目送我走下泥泞的土坡。
夜黑的发紫,连绵的小雨夹着深夜的寒风阴郁的呜咽着。
冰冷的雨,滴打在身上格外的刺激着神经,偶尔有冷枪在死一般寂静的山谷里发出渗人的嘶鸣,让人不禁惊得毛骨悚然。
一个人走在狭长、两边是陡峭山崖、长满茂密灌木丛林的小路上,那种黑暗的寂静有种从骨子里恐惧的狰狞,总觉得身后有人蹑手蹑脚地跟着,用一双神秘的黑手罩着我的背后,麻嗖嗖的、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我不敢回头,害怕的想歇斯底里地尖叫、驱赶走这彻骨恐惧的煎熬。
心在挣扎,被这极度的恐惧和忽隐忽现的理性撕扯的流着血,一会儿想哭,一会儿理性又告诉我:坚持住,不能停,向前走。
咬紧牙关、拼命地抿住嘴、睁大眼睛,努力绷紧身体所有的细胞,不让自己抖得太厉害。
聚集力量,给自己勇气,尽量让脑子保持清醒,不断的告诉自己:挺住,挺住,向前走!边走边用耳朵听着周围的动静,高度警惕着,想着万一有了情况,扔手榴弹千万别忘了拉弦儿,给医院发出信号,让他们有时间转移。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绝不能当俘虏。
山间小路的尽头,是一条从大山中流出的水形成的河道,水中到处是石头,山的落差和石头的阻力让水流发出怪异的声响,观察了四周和背后,确信没有人,才敢蹲下身子弯腰取水,在等待着水灌满水桶的瞬间,我感到好像水里随时都会伸出一双手,将我连人带桶拖下去。
要知道人在身处险境,极度恐惧的时候,每做一个动作,都要付出极大的精神代价。
要不是战争,一个女孩儿一生也不会体会到,半夜三更一个人到这阴森诡异的地方,受这种精神刺激的恐怖滋味。
回去的路更加艰难,一只手提一大桶水刚走几步还不觉得太沉,但两公里多的路程,深夜、危险、恐惧、道路泥泞、没有照明,对于瘦弱的只有70斤左右的我实在是件很艰难的事情。
路越走越沉重,身体的能量已挖掘到极限,既要保持高度警惕,又要竭力控制住身体,不让水洒得太多,本来就肿胀的厉害的双脚,必须让脚趾努力的扒着地面走,得付出更大的力量,才能保证在泥泞的山路上不滑倒,不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