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排放浅层地下水引发的思考
我们常说水是人类的生命源泉,可见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当今用水形势异常严峻,城市中很多用水大户:工业企业、能源化工企业及用水量大的民用企业每天消耗着大量的水,可是在建筑工地上基坑排水时,白白哗哗流掉的浅层地下水无人问津。
如果大家去工地上看看,我想谁的心里也会为之震撼。
尽管有那么多的地方缺水,可这些水却被人们轻而易举的忽视了,看了怎不叫人心疼!这两年我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建筑工地,在建筑施工时都在抽取地下水,抽上来的地下水往往通过管道就白白的、不断的流入城市排污管道,成为废水了。
这些浅层地下水的大量流失,对浅层地下水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那么,究竟建筑工地抽取浅层地下水是否合法?这些被浪费的浅层地下水资源有没有利用价值?谁来规范浅层地下水的利用?
一、目前,建筑工地抽取浅层地下有没有纳入有关管理规定?
在地下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工程沿线需要先进行降水,防止地下水淹泡地基,因此工地需要用抽水机将浅层地下水全天不间断地抽出,当浅层地下水位降到工作面以下才可以施工。
清澈的浅层地下水从工地上毫无计量地不停抽出来,不分白天黑夜地排进了污水沟。
如果施工面积按一万多平方米算,大约需要4至6个月的疏干降水。
巨大的排水量,令人震惊!
那么,到底一个工地每天能抽走多少浅层地下水呢?这个数字,目前还没有人估算过,水资源管理条例也没有对疏干降水方面做出规定,在疏干降水的管理上还是一片空白。
这也是目前除农民生活用水之外,唯一一个没有纳入管理规定的项目。
因此,节水部门并没有对建筑工地疏干降水排出的浅层地下水量进行过估算。
不过,在节水办指导过的一些工地上,较大型的工地采用的水泵每小时可抽水30吨,如果24小时不间断地抽水,一个水泵每天的抽水量可以达到700吨左右,而一般的
工地抽水需要持续三四个月。
据工地工程大小,地质的不同,使用水泵的数量也不一样,因此,无法得知究竟每天有多少台水泵正在抽取浅层地下水,这些水泵抽出的巨大水量更无法进行估算。
造成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原因首推浅层地下水的超量开采,过度开采浅层地下水,很有可能造成地面塌陷,形成地下漏斗,危害极大。
危害巨大却无“法”可限。
如此巨大排量地抽取浅层地下水,是否符合水利部门有关法律规定呢?其实由于目前水利部门对疏干降水还没有相关规定,因此疏干降水不需要供水部门的许可和审批,且不需缴纳水费。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他们也不愿意如此排放浅层地下水,抽排的代价也不低,但是没有办法,因为目前还没有相关部门指导,我想总有一天会纳入管理后采集利用。
二、这些被浪费的浅层地下水有没有利用价值?
据了解,节水部门曾对一些工地抽取的浅层地下水进行化验,从化验结果来看,除了“细菌”一项超标以外,基本符合居民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也就是说,疏干降水排出的浅层地下水,完全具有可利用的价值。
但由于抽水点过于分散,因此利用疏干降水排出的浅层地下水,对建筑部门来说难度很大。
因为工地建筑点分散,且没有相关的管网,仅靠建设部门,很难达到集中采集、有效利用的目的。
对此,一些工地负责人也表示,如果在抽取浅层地下水时,开挖蓄水池蓄水对于工地来说虽然不成问题,但水的出路却无法保证。
那么多水,光靠工地消耗根本不可能用完!
三、谁来规范浅层地下水的利用?
要有效利用这部分浅层地下水,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进行。
要对疏干降水排出的浅层地下水进行利用,首先应将其纳入水利部门管理。
在水利部门制定出相关标准之后,建筑工地应为其抽取的浅层地下水缴纳一定的费用,因为毕竟是以破坏资源进行营利的。
其次,可以采取建筑部门通报,有关部门采集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利用。
比如洒水车,在接到建筑部门通知后,可以前往正在进行疏干降水的工地接
取浅层地下水,喷洒路面,这都是有效利用浅层地下水的方法。
目前,国外已经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证明这是可行的。
疏干降水抽取浅层地下水的情况,已经引起了节水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如何有效利用建筑工地抽取的浅层地下水?
要利用工地抽取的浅层地下水,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浅层地下水的质量,二是工地抽水的时间。
根据浅层地下水的质量,如果水的价值高,水量足,工程时间较长,建议可以考虑把这部分浅层地下水送入水厂处理,作为饮用水使用。
如果工程时间较短,水量较小,则可以作为绿化水源使用,这都是目前的条件可以实现的。
其他建议:
1. 让浅层地下水作为工业用水。
可通过城市路网专用管道,由各建筑工地直接向用水大户即各工业企业、能源化工企业供水。
2.可通过城市专用管道,汇总各建筑工地地下水资源用于城市市民的卫生间冲水。
3.由专用水车汇总各建筑工地地下水有偿供应像洗车这样的民用企业。
4、浴池用水。
浅层地下水富含各种矿物质,可以考虑把这部分水用于浴池用水。
5、河道用水。
工地抽取的大量浅层地下水,可以作为河水的有效补充,建议有关建设部门集中将抽取的浅层地下水灌入河道。
不管如何,能尽量利用的水源不应该轻易放弃。
在对疏干降水的有关管理规定出台后,水利部门将对此事进行系统研究,拿出有效方案。
总之,科学利用水资源,理性用水、节约用水,需要集合全社会的力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