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础检测方案02

桩基础检测方案02

一.工程基本概况
本工程为中山市板芙镇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工程,位于中山市板芙镇一中校内,总建筑面积为2668m2,框架结构4层,建设工期为6个月,土建部分工程造价为460万元。

本工程基础均采用预应力Ф300管桩基础,主体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本工程场地在地貌上属于珠江三角洲海陆交互相冲积平原地貌,现地面经回填平整,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二.编制依据
1、中山市板芙镇第一中学教学楼工程设计图纸;
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三.工程桩检测基本概况
根据施工图纸及《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的规定,本工程厂房桩基应采用基桩反射波法试验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不小于总桩数的20%,且三桩及三桩以下承台必须抽检一桩)。

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通过静载试验检测(检测数量≥2根),静载试验时加载量为2400KN。

检测经过对本工程承台进行统计,Ф300╳110三桩及三桩以下承台为16个。

之桩及数量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监理、施工等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研究选定。

四.检测试验方法
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需进行桩基础低应变法试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静载试验及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静载试验,我单位拟采取的试验检测方案如下:
(一)、低应变法
1、试验基本方法定义
低应变法——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2、检测适用范围
低应变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本方法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3、仪器设备
(1)、瞬态激振方式仪器设备包括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的力锤和锤垫;力锤可桩有力传感器;稳态激振设备应包括激振力可调、扫频范围为10~2000Hz的电磁式稳态激振器。

(2)、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基桩动测仪》JG/T3055的有关规定,且应有信号显示、存储和处理分析功能。

4、现场检测基本方法
(1)、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2)、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2)、检测参数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小于2000Hz;
2)、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设定桩身截面积应为施工截面积;
3)、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型桩的测试值初步设定;
4)、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集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
5)、传感器的设定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

(3)、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感器的安装应与桩顶面垂直;用耦合器剂粘贴时,应具有足够的粘贴强度。

2)、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0,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
3)、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4)、激振方向应沿桩轴线方向;
5)、瞬态激振应通过现场敲定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和锤垫,适宜用宽脉冲获取桩底或桩身下部缺陷返射信号,宜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返射信号;
6)、稳态激振应在每一个设定频率下获得获得稳定响应信号,并应根据桩径、桩长及桩周土约束情况调整激振力大小。

(4)、信号采集和筛选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3个;
2)、检查判断实测信号是否反映桩身完整性特征;
3)、不同检测点及多次实测时域信号一致性较差,应分析原因,增加检测点数量;
4)、信号不应失真和产生零漂,信号幅值不应超过测量系统的量程。

5、桩身完整性判定及分类原则
桩身完整性判定及分类原则见下页表
桩身完整性判定及分类原则
(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高应变试验法
1、检测仪器设备
美国动力学公司制造的PAL高应变打桩分析仪系统
(1)主要型号及编号:PDA-PAL(L)型编号3340L
(2)加速器传感型0231型
(3)应变传感型号:CYB-YB-F1KA型
2、方法适用范围
(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2)、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3、检测方法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进行检测。

(2)、根据实测曲线计算的完整性系数β来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4、现场检测方法
(1)、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
(2)、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底面,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
(3)、对于有接头的的预制桩,检测前宜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
5、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根据实测曲线计算的完整性系数β按下表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其中:
I类桩身结构完整,可以正常使用.
II类桩:桩身存在轻微缺陷,可以正常使用.
III类桩:桩身存在明显缺陷,是否需要处理主要由设计方决定.
IV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不能提供单桩竖向承载力,应进行工程处理.
五.本工程桩检测计划
(一)、厂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