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与细则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与细则

体育学院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评价与细则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促进广大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院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情况,根据《河南理工大学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修订)》意见,制定《体育学院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评价与细则》。

一、评价原则
1. 坚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改、教学相长”的原则,把教学评价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2. 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教师教书育人、教学态度、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改革与成效、师生意见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3. 坚持“科学、合理、简便”的原则,建立评价办法,提高教学评价的公信度。

4. 坚持“多因素评价原则”,构建科学、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

二、评价对象
当学期承担学院本科课堂教学任务的全体教师。

三、组织实施
采取教研室为主,教务处和学院协助配合的组织形式,每学期评价一次。

(一)学院职责
1. 成立体育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考评工作组,由院长任组长,学院书记、主管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学院领导、教科办主任,按照学校要求对学院任课教师进行督导。

2. 学院根据学校优良比例,按照各系室本学期任课教师数量及教研室教师教学差错、教学事故次数、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将最终评价结果按比例分配给各系(教研室)。

3. 教科办对评价数据进行统计、核对和汇总,确保相关工作的客观、公正和顺利进行。

(二)教研室/系职责
1. 各系室应从师德师风、督导评价、教学方式方法手段改革、考试考核方式改革等多方面制定本教研室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评价实施办法(专业系室在制定本系室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评价实施办法时还需参考教师对专业建设的贡献)并报教科办备—2—
案,建立本学院教师的教学工作档案。

2. 加强教学检查督导,注重量化评价,坚持公开公正公平。

3. 及时向教科办报送本系室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结果。

(三)教研室/系同行等级评级方式(务必严格执行同行评价,方式方法不限,有实证材料。


1. 教研室/系同行评价时依据本学期上课教师人数分配优秀、良好、合格人数,比例分别为20%、30%和50%。

2. 随堂听课督导,并填写课堂督导表,评价等级。

3. 教研室/系内部采用集中听课、教学竞赛等方式给予集中评分,评价等级。

4. 教研室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评价等级,但必须有相应的实证材料。

四、最终评价结果
1. 最终评价结果及比例。

最终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四个等级。

根据本学院的本科课堂教学评价实施办法,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四个评价等级来确定教师的最终教学评价结果,比例分别为20%、30%、40%、10%。

—3—
其中,学生网上评价成绩在本学院排名后5%的教师原则上不得评为“优秀”或“良好”等级。

2.特殊情况处理。

学校及学院督导中出现如教师迟到、早退、上课材料不全、未按规定停调课等教学差错或教学事故时,该教师最终评价结果将根据处分情况采取降一评价等级或降为合格处理。

若教师被学校通报或教研室中教师出现教学差错或教学事故次数累计达到3次,则该教师所在教研室良好名额将减少1人次,该名额作为奖励教学改革且取得成效的教师,学院将组织评审,无名额则不能申请(当学年有效)。

五、最终评价等级确定方式
本着学生评价为主、双优为优的原则,教研室结合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四个最终评价等级来确定教师的最终教学评价结果,比例分别为20%、30%、40%、10%。

排名采用如下排列方式:
教研室按照优秀(学生)优秀(同行评价)、优秀(学生)良好(同行评价)、良好(学生)优秀(同行评价)、良好(学生)良好(同行评价)、优秀(学生)合格(同行评价)、中等(学生)优秀(同行评价)、合格(学生)优秀(同行评价)、—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