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施工技术培训课件

隧道施工技术培训课件


1、防水材料质量不达标近几年来,随着隧道防水材料迅 速发展,大小生产厂家应运而生,难免会发生鱼目混 珠,以次充好的情况,有的防水板、止水带用老化、 废弃塑料橡胶再生制造而成,其抗拉强度、延伸率等 力学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 2、隧道围岩基面处理不当围岩基面处理是防水工程的基 础,对防水板、排水盲管的安装影响较大,但实际施 工中,围岩基面或初支表面经常达不到要求,普遍存 在问题有: (1)围岩基面平整度达不到防水板铺设要求,主要表现 为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较差,欠挖地段尖 锐岩石混凝土灌注后戳破防水板,超挖地段当防水板 挂设过紧时,灌注混凝土后,局部凹陷处混凝土的压 力使防水板产生拉力,拉力过大时将使防水板破裂。 (2)基岩表面渗水点未处理,任由渗水漫流。 (3)基面上的外露锚杆头、钢筋头等未清除直接挂无纺 布、防水板,造成混凝土浇筑后防水板被戳破。
1)注浆效果—排放流量的控制 2)排导系统的畅通 3、净空和外观质量
(1)确保净空,严禁竣工后侵入设计轮廓线。 (2)二次衬砌浇筑时机控制 一般情况下隧道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 本稳定后(四大指标)及时施作; 特殊条件下(如:松散堆积体、浅埋地段)隧道 衬砌,应在初期支护完成后及早施作; 对于围岩变形过大或初期支护变形不收敛,又难 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变形时,建议提前施做二 衬,以避免初支失稳,但二衬必须加强。
6、衬砌质量控制要努力做到内实外 光,内实是基础和关键。其内实(密实) 的核心是: ●喷射砼密实; ●普通砼密实; ●喷射砼与围岩紧贴,背后无空洞; ●二衬砼与喷射砼密贴,背后无空洞。
(三)隧道开挖控制
1、高危地段必须设置钻爆开挖条件 (1)对于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浅埋、 偏压 以及瓦斯突出工区等高风险地段,应采用 经业主、监理批复的方案实施。 (2)专项钻爆设计已批。 (3)相关应急预案(人员、物资、逃生 路线等)已经落实于现场。 (4)作业工人的安全专项教育培训业已 通过。




2、爆破前的控制 (1)炮眼布置是否满足监理批准的钻爆 设计要求。 (2)开挖工法是否满足钻爆设计要求。 (3)预留变形量、测量贯通误差和施工 误差是否满足钻爆设计、《验标》要求。 (4)采用分部开挖时,应在初期支护喷 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及以上 时,方可进行下一分部的开挖。
XX项目隧道施工交流
XX项目经理部 XXXX年X月
第一部分
隧道开挖方法
公路隧道建设宽度分级
序次 1 2 3 4
跨度分级 开挖宽度B(m) 小跨度隧道 B< 9 中跨度隧道 9≤B<14 大跨度隧道 14≤B<18 超大跨度隧道 B≥18
一、隧道主要施工(开挖)方法
隧道施工:开挖和支护 核心问题: (1)如何开挖,方能 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 和便于支护; (2)若需要支护时, 又如何支护才能更有 效地保证洞室稳定和 便于开挖。
(四)光爆质量不达标,衬砌背后空洞没
有杜绝,背后回填质量不满足设计及验标
规定;
(五)衬砌厚度不满足设计的情况较为普
遍,严重削弱了衬砌自身的承载能力;
(六)施工管理失当,造成衬砌开裂;
(七)砼强度离散性大,甚至强度不足,
尤其是喷射砼;
(八)富水地段的衬砌渗水严重;
(九)基底处理不当,在振动荷载作用
喷射砼强度控制; 喷射砼工艺选择; 喷射砼厚度和表面平整度控制; 背后密实度控制。
喷射砼工艺浅析

存在的问题 粉尘 回弹 品质管理和质量控制
喷混凝土的不同工艺
干喷和湿喷工艺的区别
干拌和物
速凝剂
稀薄流干拌和物 水 压缩空气 成品混凝土
稀薄流成品混凝土
成品混凝土
速凝剂
稠密流成品混凝土
相对干喷而言,湿喷砼工艺的主要优势:
●可以很好的控制住影响砼强度的主要因素
W/C,从而确保砼强度,这是湿喷工艺的最 大优势; ●粉尘和回弹量减小,可大大改善作业环境,符 合时代潮流; ●每小时喷射量可达20m3(进口)和5m3(国 产)以上,在施工能力上进口机械占有优势, 国产机械也不落下风,这对于大断面隧道喷射 作业极为有利。
衬砌背后密实性
(七)二衬防排水质量控制

隧道防水材料质量不达标、防排水 施工质量控制不佳是隧道防排水工 程的常见问题。须从把好进场防水 材料质量,规范隧道围岩基面处理、 防水板铺设、变形缝施工缝处理、 排水盲管安装和隧道底板施工等方 面,论述隧道防排水工程中的质量 控制要点和防控措施,保证隧道防 排水工程的质量。
下,出现翻浆冒泥。
(十)对围岩量测不重视,量测质量不达
标的现象较为突出(将难以及时掌控围岩
和支护结构的稳定动态,导致丧失处理大
变形甚至结构失稳的良机)。
超前地质预报不到位导致隧道突水突泥
超前地质预报和预处治措施不到位导致隧 道瓦斯爆炸
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不到位导致隧道掌子 面及侧壁坍方
钢架安装质量、喷射砼厚度不足,导致 初支被压溃后隧道掌子面形成坍方涌泥
全断面开挖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双侧壁导坑法
中隔壁法(CD法)开挖
下:中导 洞法开挖
上:台阶 法开挖
预留核心土七步开挖法
适用于地层较稳定,但掌子面可能坍塌而引起前方围岩 失稳,其实际为台阶法的一种,拱部采用环形导坑开挖,利 用核心土施压掌子面,下部开挖也是先开挖两侧,保持中部 岩柱不动,其核心是保持掌子面稳定。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双线黄土隧道和公路隧道的施工,其 特点工序简单,施工进度快,但对大跨隧道和新黄土隧道有
(2)隧底开挖 开挖轮廓线和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隧 底范围岩石局部突出每1.0m2内不应大于 0.1m2,侵入断面不大于5cm; 基础及隧底地质情况或加固处理后应满足设 计要求。 (3)各工作面布局满足规范要求。
光面爆破
炮眼残留率 硬岩≥80% 中硬岩≥ 60%
(四)隧道衬砌质量控制要点
1、衬砌质量三个核心要素 1)砼(喷砼)强度 2)衬砌厚度 3)密实性(四点含义) 2、防排水系统可靠性 因地制宜,注重保护环境。
(3)二次衬砌浇筑工艺控制 二次衬砌宜采用全断面一次灌筑砼;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背后可能需进行回填 注浆,应事先在拱顶和应注浆部位预留注 浆孔; 严格按设计要求处治纵、环向施工缝。 (4)局部加强 隧道衬砌厚度不足时应采用提高混凝土标号、 加设钢筋等方式进行补强。
(五)喷射砼质量控制

以一定的时间差施作下导初期支护。
第6步:开挖中部上中下台阶预留土。 第7步:下台阶开挖落底并及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及仰拱 砼,及早封闭成环。
第二部分
隧道常见问题分析
一、目前隧道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包括过程控制工作质量)
(一)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质量不达标(手段单一、 过程管理存在盲区、判释失误等),将严重影响 预处理措施和衬砌结构体系合理性,潜伏安全隐 患; (二)开挖前的预处理质量(包括超前预支护和不 良与特殊地质处治)及效果检验控制不达标,势 必将给开挖及开挖后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三)初支钢架安装质量(接头连接、垂直度以及 间距等)不达标;
3、防水板铺设不规范 防水板是隧道防水中一道重要的防线,但 目前防水板的铺设质量不尽人意,存在较 多问题: (1)防水板搭接顺序错误,搭接宽度不足。 (2)没有采用双焊缝,或者焊缝宽度达不到 要求。 (3)焊接工艺不过关,漏焊、焊穿时有发生, 未对焊接效果进行充气试验。 (4)对铺设好的防水板保护不够,防水板被 扎破、烧破,浇灌和捣固混凝土时,直接 冲击防水板,破坏较大。
3、开挖质量的主要控制指标 (1)洞身开挖 中线、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方 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 不大于0.1m2) 侵入衬砌,整体式衬砌应小于10cm,其它衬砌不 应大于5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 挖; 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 应大于等于80%,中硬岩应大于等于60%,并在开 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粘结物填充长度 对抗拔力的影响
l
填充段长度 l cm
抗拔力 kN (砂浆在孔口)
抗拔力 kN (砂浆在孔底)
0 30 60 38.8818 64.3457 39.0625 65.0000
90
120 150 180 210
76.9434
82.4121 84.6094 85.0000 85.6250 85.6250
然后分部同时支护,形成支护整体,缩短作业循环时间,逐步 向纵深推进的作业方法。
第1步:拱部进行超前支护字
钢架并复喷至设计厚度,形成较稳定的承载拱。
第2、3步:在承载拱的支护下,分别开挖中导左右边墙, 以一定的时间差进行中导边墙初期支护,使同一断面处暴露 开挖面仅限于一侧。 第4、5步:在完成上中导支护后,分段左右开挖下导,
(二)对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特点的理解
1、充分认识和彻底领悟隧道工程质量的极端 重要性(事关施工安全); 2、环境影响大,要注意规避不良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地下水、瓦斯等; 3、隐蔽工程多,验收和旁站工作量大; 4、质量检验特殊,要采用“及时检查、及时 发现、及时整改”的原则,避免积重难返;
5、认真抓好光爆质量,加大对围岩的保护 力度,充分发挥结构与围岩的共同作用: ●衬砌结构本身的质量 ●衬砌结构同围岩紧密贴合
初支钢拱架连接质量不达标,在薄弱部位 开裂
围岩量测不到位,使得横撑补强不及时, 导致弯曲
超前地质预报未实施和围岩量测不 到位,致使错过了处理洞口坍塌的 时机
隧道初支喷射砼强度(尤其是干喷)不达标

光爆质量不重视、衬砌背后存在空洞
衬砌背后空洞坍塌造成落石
衬砌空洞造成弯曲挤压破坏
衬砌背后脱空 导致初支破坏
违规用碎石回填
假喷混凝土
施工管理失当(如过早通行、爆破等)引起 衬砌开裂
衬砌渗水
洞口支护措施不及时、质量不达标导致滑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