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0文言文实词小故事(六)

120文言文实词小故事(六)


102、宜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淮 南之地宜( )橘生长也,是故,橘宜( ) 植于淮南。
102、宜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因淮南之地宜(适宜)橘生长也,是故,橘 宜(应当)植于淮南。
103、遗
赵国因遗( )策,揽人才,闻廉颇虽老 而欲效力于国。赵王则使人问,使者回报一 餐间三遗( )矢。赵王厚遗( )廉 颇以遣之。廉颇以为赵王小施而大遗 ( )。
114、诸
智叟见愚公一家人搬山,将石投诸( ) 渤海之尾叹道:“诸( )人不惠,如此之 法,何日成功?” 子闻诸( ) ?”
智叟见愚公一家人搬山,将石投诸〔兼词, 相当于“之于,)渤海之尾,叹道:“诸 (众多,各)人不惠,如此之法,何日成功? "子闻诸(兼词,“之乎”)?
115、贼
三国时期,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 ) 也。孙权乃阴令部属为贼( )使于操,未 果。后权思虑兴国之事,以为国内淫侈之俗 是天下之大贼( )也,改之。百姓不解, 仍有盗贼( )。权使人捕而诛之。
112、质
屈原借《离骚》“唯昭质( )其犹未亏” 表忠,而秦使离间计,令人厚币委质( ) 事楚,使楚太子赴秦为质( )。屈原力谏, 而子兰肉袒伏斧质( )请罪于楚王,谗之。 楚王怒,质( )屈原,后逐于江滨。此 地有蛇,黑质( )而白章,屈原以之为 药,医百姓之患。
112、 质
屈原借《离骚》“唯昭质(本质)其犹 未亏”表忠,而秦使离间计,令人厚币委质 (通“贽”,见面礼)事楚,使楚太子赴秦 为质(人质)。屈原力谏,而子兰肉袒伏斧 质(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请罪于楚王,谗 之。楚王怒,质(质问)屈原,后逐于江滨。 此地有蛇,黑质(质地,底子)而白章,屈 原以之为药,医百姓之患。
110、知
梁惠王问政于孟子,曰:“本王处庭院之深, 何以知( )民生疾苦?”孟子对曰:“知 ( )政者,不闻片面之词,当身体力行, 方知( )明而无过。”
110.知
梁惠王问政于孟子,曰:“本王处庭院 之深,何以知(知道)民生疾苦?”孟子对 曰:“知(主持,管理)政者,不闻片面之 词,当身体力行,方知(智慧)明而无过。”
120、 坐
宋人喜外出,常停车坐(因为)爱美景。 一日,出门见客,见一人南向坐(古人席地 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诸 多财物散于坐(通“座”,座位)下,似坐 (坐守,不动)而待官兵,倾之,官兵逮之, 因其坐(犯罪)。
文言实词小故事(六)
101、要
古时,国人皆好细要( ),故肥胖之人皆 尽力觅良方,并记其提要( ),终要 ( )其法以广之。一日,有人与医要 ( )于茶馆,而其要( )人戏之,医 者大怒,以死要( )之,遂罢。
101.要
古时,国人皆好细要(人体的腰部), 故肥胖之人皆尽力觅良方,并记其提要(要 领,关健),终要(概括,总结)其法以广 之。一日,有人与医要(相约)于茶馆,而 其要(通“邀”,邀请)人戏之,医者大怒, 以死要(要挟,威胁)之,遂罢。
两国交恶,其一国击一国再(两次), 然皆败,察其故,士气不振也。士气决于鼓, 一鼓作气,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用 兵者不知其理,故败。
109、造
太宗年间,魏征造( 疾苦。回宫中,造( 利民生。
)民舍,察民生之 )法令,兴水利,以
太宗年间,魏征造(到……去)民舍,察 民生之疾苦。回宫中,造(制定)法令,兴 水利,以利民生。
113、治
曹操有疾,久治( )不愈。受人诟病,因 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等共治( ) 之,于危急之中以义治( )天下,以求文 武并用,垂拱而治( )。
113、 治
曹操有疾,久治(医治)不愈。受人诟 病,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等共 治(对付)之,于危急之中以义治(治理) 天下,以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与“乱” 相对,特指国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107.右
李斯以功大,位于众大臣之右(上)。 其左右(近臣)皆因之骄纵。一日,偕友游 于泰山,察路之左右(表方位,与“左”相 对)涂鸦文字甚多。
108、再
两国交恶,其一国击一国再( ),然皆 败,察其故,士气不振也。士气决于鼓,一 鼓作气,再( )而衰,三而竭。用兵者 不知其理,故败。
108、再
105、易
赵得和氏璧,秦王欲以城易(换,交换) 璧,蔺相如曰:“秦城不予,璧不可易(容 易,轻易)得。”秦王怒,左右欲刃相如, 然相如面不易(变,改变)色,应对自如, 令秦王不易(轻视)相如。后完璧归赵。
106、阴
一日,天阴( ),一农夫于山阴( )砍 柴,其间阴( )风阵阵,农夫欲还家.不 料山口处忽见一恶狼,农夫躲于林中阴( ) 窥之,后以肉为饵,诱其入一暗穴,以柴薪 堵于洞口,放火烧之,既而还家。
118、走
太史公牛马走(仆人,自称的谦辞)司 马迁再拜言:臣因李陵之祸,尝欲亡走(逃 跑)之,后至骊山,见其直走(延伸)咸阳, 忆荆轲刺秦之时,秦王还柱而走(跑),则 叹历史无情。
119、左
白居易居于僻地,其家左( )右种梧桐。 后声名震,乡绅皆迎之,虚左( ),引其 上坐。皇上闻之,令左右( )诏其进京, 欲以重用。
103、遗
赵国因遗(遗留,留下)策,揽人才, 闻廉颇虽老而欲效力于国。赵王则使人问, 使者回报一餐间三遗〔排泄(大小便) 矢。 赵王厚遗(给予,馈赠)廉颇以遣之。廉颇 以为赵王小施而大遗(遗弃)。
104、贻
自唐以来,从师之风不盛,阿谀之风而兴, 韩愈以为此贻( )害无穷,遂作《师说》以 贻( )李蟠,嘉其好学。
111、致
齐王欲致(
)天下之士,致( )千
金以晏子。晏子致( )诚于天下豪杰。豪
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 )书以观,
而思维精巧,尤致( )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为晏子之诚所感,前往晏子处。两人席谈,
方觉其致( )一也,甚欢。
111、 致
齐王欲致(招纳,引来)天下之士,致 (送给)千金以晏子。晏子致(表达)诚于 天下豪杰。豪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 (得到)书以观,而思维精巧,尤致(最, 极)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为晏子之诚所感, 前往晏子处。两人席谈,方觉其致(情趣, 意志)一也,甚欢。
115、 贼
三国时期,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 (敌人)也。孙权乃阴令部属为贼(刺客) 使于操,未果。后权思虑兴国之事,以为国 内淫侈之俗是天下之大贼(害,祸害)也, 改之。百姓不解,仍有盗贼(强盗)。权使 人捕而诛之。
116、族
西楚霸王率精兵杀入咸阳, 后放火 , 琼楼 玉宇皆为尘土, 名门望族( )不敢言,士 大夫之族( )俯首称臣。秦人统一六国, 终为楚人族( )。
116、族
西楚霸王率精兵杀入咸阳,后放火,琼 楼玉宇皆为尘土,名门望族(家族)不敢言, 士大夫之族(类,辈)俯首称臣。秦人统一 六国,终为楚人族(灭族)。
117、卒
韩信拜大将军,率士卒( )与项王战, 卒( )起不意。项王难于应付,节节败 退后卒( ) 于乌江.而卒( )成万世 威名。
117、卒
106.阴
一日,天阴(阴天),一农夫于山阴 (指山的北面)砍柴,其间阴(冷,寒冷) 风阵阵,农夫欲还家.不料山口处忽见一恶 狼,农夫躲于林中阴(暗中)窥之,后以肉 为饵,诱其入一暗穴,以柴薪堵于洞口,放 火烧之,既而还家。
107、右
李斯以功大,位于众大臣之右( )。其左 右( )皆因之骄纵。一日,偕友游于泰山, 察路之左右( )涂鸦文字甚多。
韩信拜大将军,率士卒(士兵)与项王 战,卒(通“猝”,仓促,突然)起不意。 项王难于应付,节节败退后卒(死)于乌 江.而卒(最终)成万世威名。

118、走
太史公牛马走( )司马迁再拜言:臣因李 陵之祸, 尝欲亡走( )之,后至骊山, 见其直走( )咸阳,忆荆轲刺秦之时,秦 王还柱而走( ),则叹历史无情。
119、左
白居易居于僻地,其家左(左边)右种 梧桐。后声名震,乡绅皆迎之,虚左(左边 的位置,是上位),引其上坐。皇上闻之, 令左右(和“右”用,指身边侍候的人,近 臣)诏其进京,欲以重用。
120、坐
宋人坐( )乐山水,每外出。一日,出门 见客,见一人南向坐( ),诸多财物散于 坐( )下,似坐( )而待官兵,倾之, 官兵逮之,因其坐( )盗。
104、贻
自唐以来,从师之风不盛,阿谀之风而 兴,韩愈以为此贻(遗留)害无穷,遂作 《师说》以贻(赠送,给予)李蟠,嘉其好 学。
105、易
赵得和氏璧,秦王欲以城易( )璧,蔺相 如曰:“秦城不予,璧不可易( )得。” 秦王怒,左右欲刃相如,然相如面不易( ) 色,应对自如,令秦王不易( )相如。后 完璧归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