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在研修中学习成长
——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此次远程研修,我一共观看了三节课,分别是:苑东梅老师的《桃花源记》崔萍老师的《曹刿论战》和孙静老师的《湖心亭看雪》。

我和我们语文组的老师们一起观看课程视频、反思教学实践、撰写研修作业、交流心得体会,匆忙有序,受益匪浅。

时间是短暂的,学习的收获却是永恒的。

这次远程研修观课活动让我重新燃起了继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坚定了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当中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的信念。

现将此次参加远程研修、观课评课的感受谈一下:
一、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改变了传统的授业、解惑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不能满足于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长流常新,永无止境,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的过程。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

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

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学习,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浇灌,才会开出美好的艺术之花,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名优教师还有很大差别。

此次观课培训,三位老师的课堂实录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享受到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

我虽然教过不同的年级,对所教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

因此在以后执教的过程中着重加强教材的分析,
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研究习题,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减少课业负担,多一些时间去体会。

由此需要我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价值,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三、更进一步认清了语文教学的特点:重视交流与沟通,充分体现“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当你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应正确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尽可能获得家人、朋友和教师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多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互相鼓舞学习信心,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消除不良心理影响,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

课堂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始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无拘无束的置身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

让课堂焕发无限的生命力,使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我所观评的这三节课例,都能够体现“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

特别是崔萍老师的《曹刿论战》一课,一切都是学习的主体在动,学生自定目标朗读,自我评价,自我激励。

真正的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充分地发挥,而这种发挥又完全使教师设定的外在的教学目标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极为自然地融为一个整体。

环节的推进,符合语文教学的本质,符合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字词文本出发,到文章思想和智慧的领悟,教师的循循善诱都是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基础上。

这种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融合,不是割裂的课堂教学,充分的实践了三维语文教学目标的理论:以人为本。

通过远程研修观课活动这个平台,我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还了解了语文教学的策略。

在这里,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

今后我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在不断地运用和总结中转变教育观念,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做一名喜欢学生,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

远程研修观课平台让我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专业素质,“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使智慧之活水永不干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