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心理学 感知觉 记忆

护理心理学 感知觉 记忆


第二节 认知过程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我们 认识世界的开端。 感觉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最 低级的心理现象。 感觉维持人的身心健康。 (注意:一种感觉只能反应一种特征)
感觉剥夺实验
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的一般规律是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会使感受性降低,持续 作用的弱刺激会使感受性增高。 暗适应:在弱光的刺激下视觉感受性被提高 (30- 40分)。

视觉适应 明适应:强光的刺激使视觉感受性降低。

嗅觉的适应速度因刺激的性质而有所不同,一般的气味1-2 分钟,强烈的气味要10多分钟。 皮肤感觉适应:触压觉的适应较明显;痛觉的适应是很难发 生的。 (感觉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质量上:a.细节消失,特征保存,内容简略、概 括、合理 b.增添细节,内容具体,更具特色 数量上:a.记忆回溯 b.遗忘
3、再现
包括再认和再现两种表现形式。
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 别出来的过程。 再现(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 重新出现的过程。
重现的正确程度取决于: a.对原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 b.积极的思维活动
(四)记忆系统(感觉、短时、长时)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开始用信息 加工的观点来解释记忆。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在记忆 系统中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 编码: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 • 存储:将已编码的信息留存在记忆中的过程。 是记忆信息编码和提取的中间环节, 没有信息的存储就没有记忆。 • 提取:将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取出的过程。
(三)记忆的基本过程
1、识记
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开始 和前提,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一定形式的编码 和加工。 根据有无目的性,可将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 有意识记两种类型。有意识记又可分为机械识记 和意义识记。
2、保持
是对识记过的事物进行巩固、保存的过程。这是 一个内部潜在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后 来经验的影响,保持的内容会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明 显的变化。
内部感觉:接受有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位置、
运动和内脏状态的感觉。感受器位于身 体内部。
视觉

概念:以眼睛为感觉器官,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等 特征的感觉。 视觉的适应刺激是波长380—780毫微米的可见光波。 光波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强度、波长、纯度 。与物理属性相对应,人对光波的感知也有三种特性:
1954年,加拿大科学家做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有些莫名其 妙的实验。他们让志愿者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纸板做的 套袖和厚厚的棉手套,躺在一张床上什么也不用做(除了吃 饭和上厕所),时间要尽可能的长,每天的报酬是20美元。 当时大学生打工一小时大约只能挣50美分,这让很多大学生 都跃跃欲试,认为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 论文、课程计划。 但结果却令很多人大跌眼镜。没过几天,志愿者们就纷 纷退出。他们说,他们感到非常难受,根本不能进行清晰的 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注意力都无法集中,思维活动 似乎总是“跳来跳去”。更为可怕的是,50%的人出现了幻 觉,包括视幻觉、幻觉和触幻觉。视幻觉如出现光的闪烁; 听幻觉似乎听到狗叫声、打字声、滴水声等;触幻觉则感到 有冰冷的钢板压在前额和面颊,或感到有人从身体下面把床 垫抽走。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
、注意
心理过程 心理 活动 人格/个性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人格/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人格/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
世界观等
心理活动的基本结构
心理过程: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 内发生、发展的过程。 个性: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 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感觉剥夺实验
心理学家通过切断志愿者 各种感官对外界信息的获取途 径,让志愿者处于高度隔绝的 状态。 结论:实验证明丰富的、 多变的环境刺激是人生存的必 要条件。人的身心要想保持在 正常的状态,就需要不断地从 外界获得刺激。在被剥夺感觉 后,人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 ,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 度的损伤。

三、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用信息加工 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 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种类
1、按内容分类: 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
2、按储存的时间分类: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按信息的对象分类: 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4、按意识的参与程度分类: 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1、与光的强度对应的视觉现象是明度。明度指由光线强弱决定的视 觉经验,是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如果我们看到 的光线来源于光源,那么明度决定于光源的强度。如果我们看到 的是来源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那么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光源的 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2、与光的波长对应的视觉现象是色调。色调指物体的不同色彩。 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眼引起不同的色调感觉。 3、饱和度反映的是光的成分的纯度。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

对比现象: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同时对比: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 对比。 2、先后对比: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 对比。

联觉现象: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
象。

补偿现象:当某种感觉出现缺陷或缺失时,通
过被动训练可以提高其他感觉器官 的感受性以补偿其不足。
嗅觉
嗅觉是一种感觉,是鼻腔上部的嗅细胞产生的。它由两感 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觉会 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外激素通讯实现的前提。 嗅觉是一种 远感,即使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比之下 ,味觉是一种近感。
肤觉

皮肤觉简称肤觉,当人与外界接触时,覆盖身体表面的 皮肤向大脑传递着压力、温度和痛疼放面的信息,统称 皮肤觉。根据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机制
感觉的产生:单一分析器工作的结果 中枢区域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
感受器
传导神经 (三个部分协同活动的结果)
中枢区域
(二)感觉的分类
根据刺激物来源和产生感觉的分析器的不 同,即引起感觉的来源不同,把感觉分为两大 类: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客观事物属性的
感觉。感受器位于感觉器官的表面。

听觉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人耳所能接受的 振动频率为16Hz~20000Hz。 听觉的基本特性:音调、音响和音色。

1、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音调是 一种心理量,它和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 对应。 2、音响:是由声音强度或声压水平决定的一种听觉特 性。强度大,听起来响度高;强度小,听起来响度低。 3、音色:是由声音特色决定的,声波不同,音色不同 。音色按照声波是否有周期性分为乐音和噪音。
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深度、 方位 时间知觉:持续性、顺序性 运动知觉:静止、运动、运动 速度

根据感受器: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
三、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 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的特性 。在知觉活动中,人必须 把一部分刺激物选择为知 觉的对象,另外的刺激物 就成为知觉的背景,从而 使知觉对象与背景分离开 来。在知觉中,知觉的对 象清晰,而背景比较模糊 ,但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个性心理

特点
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特性和共同性;独立性和整体 性;生物性和社会性

形成标志
自我意识的确立 社会化基本完成

组成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 自我意识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个性心理是通过 心理过程形成并表现 出来的,又反过来制 约和调节心理过程的 进行。两者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是不可 分割的整体。
数数多少个黑点?
2、知觉的整体性
在客观事物不完备 时个体仍能保持知觉 映像完整的特性。 格式塔学派认为 人有先天完形的趋向, 会把不完整的看成完 整的,把无组织的看 作有组织的。
知觉的整体性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 闭合原则 好图形原则
3、知觉的理解性
1、触觉:由物理刺激的作用使皮肤组织变形而产生的一种 压力感觉。触觉对人类生存最为重要。没有触 觉的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他们不能坐,不能 站,不能吞咽。 2、温度觉:是指皮肤对物体表面的冷热感觉。 3、痛觉:当刺激物对机体有损伤或破坏作用时,就会引起 痛觉。如没有痛觉的人,自己受到严重伤害, 也是觉察不到的。痛觉的情绪主观感受和认知 有很大关系。 4、此外,还有振动觉等。
听觉
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 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 声音掩蔽有3种:


纯音掩蔽,用一个纯音为掩蔽音,观察它对不同 频率的其他声音的影响 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味觉




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 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 生的一种感觉。从味觉的生理角 度分类,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 、甜、苦、咸,他们是食物直接 刺激味蕾产生的。味觉的适宜刺 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日本:酸、甜、苦、辣、咸 欧美:酸、甜、苦、辣、咸、金 属味、钙味(未确定) 印度:酸、甜、苦、辣、咸、涩 味、淡味、不正常味 中国:酸、甜、苦、辣、咸、鲜 、涩。
二、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 性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知觉的结果不仅是客观事 物个别属性的相加,还依赖个体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并 受个体心理特点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