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重振制造业的国际经验与启示资料
重振制造业的国际经验与启示资料
虚拟经济快速膨胀,以热钱和游资为主体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强烈冲击;
美德等制造大国引领的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压力。
国内背景:中国制造2025(2)
《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 为置身于国际上制造业复兴大战环境之中、面临严峻挑
战的中国制造业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是中国工业发展历 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规划,是中国制造业第一个旨 在为制造业长期发展指明方向和路径的纲领性规划。 《中国制造2025》
经济增长严重消退 失业率居高不下 实体制造业持续萎靡
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2)
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与问题,引起美国政府和企业界的广 泛关注,充分认识到制造业复兴的重大意义,实施“再工业化”、 “重振制造业”的呼声日益强烈。
奥巴马政府在对“去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省之后, 更加关注制造业,提出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的经济复苏战略, 把大力发展国内制造业和促进出口作为实现这一战略、振兴本国 工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
产业经济学术研究年会 2015 北京
重振制造业战略 ----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2015.12.19
主要内容
国际背景:制造业复兴之战 国内背景:中国制造2025 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 美国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背景:制造业复兴之战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从美国迅速向全球蔓延,随之 全球经济结构与国际分工进行深刻调整。
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1)
美国的制造业在全球长期居于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去工业化”,同时也弱化了美国
在钢铁、汽车、消费类电子等制造业上的传统优势,形成“强 金融、弱实体”的产业格局,正是对虚拟经济的过度依赖,引 发了影响深远的2008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危机致使美国面临严峻挑战和困难:
重振中国制造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财政、税收、金 融、监管、服务等方方面面,必将带来相关领域的重大调 整和突破。
重振中国制造业,要创新理念与思路。在制造业的重新定 位与发展中,美国有失败的教训,有复兴的经验。我们可 以从实际出发,合理借鉴2008年危机后美国重振制造业 的新思路和新做法,加强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实力,提高国 际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和工业化发动机。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正值全球化趋 势日益增强、互联网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期,我国借势 借力发展制造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与 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无论是创造价值的能力还是领先 水平,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和挑战:
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3)
制造业振兴战略是奥巴马政府为应对危机,走出经济 衰退困境,调整美国经济发展模式而作出的。
战略的短期目标是通过鼓励企业投资实目标是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经 济结构调整,抢占未来国际经济与科技竞争制高点, 塑造“后危机时代”美国经济新的竞争优势。
在新的经济、技术和国际环境下,从一个新的高度和视 角上重新认识了制造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 意义;
着眼于中国制造业长期发展面临的新环境和新问题,目 的是在未来新的技术环境、国际竞争环境和国内要素环境 下,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内背景:中国制造2025(3)
重振中国制造业,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足当前,从 长计议。
奥巴马在2012 年《国情咨文》中提出,要为高科技制造商加倍减 税,通过税收优惠“夺回制造业” ;在2013 年《国情咨文》中 提出,要确保由美国孕育下一场制造业革命,并宣布,政府将新 建3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呼吁国会迅速行动,在全国创设15个制 造业创新中心;
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7)
2013年4月,公布《2014财年预算案》,将投入29亿美元用于先 进制造研发,支持创新制造工艺、先进工业材料和机器人技术, 将美国打造成制造业“磁石”;
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4)
为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奥巴马政府相继推出一系 列政策举措,涵盖贸易、金融、产业等多个方面, 其中制造业复兴战略是核心战略,重振制造业成 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重振制造业的政策与举措包括:
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5)
1.鼓励向制造业投资,吸引制造业回流
2009年4月,奥巴马首次提出要把重振制造业作为美国经济长远 发展的重要战略;9月,推出《美国创新战略: 促进可持续增长和 提供优良工作机会》,勾画出美国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完整框架; 12月,发布《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详细阐释了美国重振制造 业的理论基础、优势与挑战。
2010 年1月《国情咨文》明确提出,对那些将工作岗位转移到美 国以外地区的企业,取消税收优惠,将这些优惠提供给为美国人 创造就业岗位的公司;8月,出台《制造业促进法案》,降低部分 进口商品关税,以减少需要进口零部件进行生产的企业成本。
2012年2月-2013年3月,奥巴马再次推出企业税改革方案:重 点对创造本国就业的美国本土制造商加大减税幅度,鼓励在美国 本土的投资,减少甚至终止对海外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敦促企 业将更多海外岗位带回美国本土,以推动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
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6)
2.对先进制造业加大投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2011年2月,发布《美国创新战略: 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 业》,把先进制造业、生物技术、清洁能源等作为优先突破领域;
2011年6 月,推出《“高端制造合作伙伴”计划》,把关系国家 安全的关键制造产业、新一代机器人、创新型节能制造工艺及先 进材料等作为重点关注领域;
全球新一轮竞争日益激烈,唤醒人们对实体经济、产业结 构、制造业布局进行深入的战略思考。
美国、德国等制造大国,率先意识到要在这场关乎人类未 来产业变革方向的征战中取胜,必须抢占制造业制高点, 于是率先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重振 制造业大潮风起云涌。
国内背景:中国制造2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