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检验第十七章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讲义

微生物检验第十七章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讲义

第十七章厌氧性细菌及检验本章内容一、概述厌氧菌的分类厌氧菌的临床意义厌氧菌感染厌氧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厌氧环境的指示二、常见厌氧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艰难梭菌厌氧球菌无芽胞厌氧菌厌氧菌概述一大群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

G+有芽胞的梭菌:有芽胞,抵抗力强,广泛存在,可出芽繁殖,产生多种外毒素,引起严重疾病。

G+/G-无芽胞的球菌与杆菌:人体正常菌群,可存在于口腔、肠道、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

致病性属条件致病性的内源性感染。

厌氧菌概述——分类《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分类标准:无芽胞厌氧菌有40多个菌属,300多个菌种和亚种;而有芽胞的厌氧菌只有梭菌属,包括130个种。

据耐氧性分类(1)专性厌氧菌:是指在降低氧分压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

又分为极度厌氧菌(氧分压<0.5%,空气中暴露10min致死,如丁酸弧菌)和中度厌氧菌(氧分压为2%~8%,空气中暴露60~90min能生存,如大多数人类致病厌氧菌)。

(2)微需氧菌:能在含5%~10%CO2空气中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如弯曲菌属。

(3)耐氧菌:其耐氧程度刚好能在新鲜配制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

一旦生长,暴露数小时仍不死亡,如第三梭菌、溶组织梭菌。

厌氧菌概述——临床意义及感染感染类型外源性感染:梭状芽胞杆菌属引起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无芽胞厌氧菌大多数是人体正常菌群,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一般不在人群中传播。

感染的危险因素:组织缺氧缺血;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某些手术及创伤易发生厌氧菌感染;长期应用某些抗菌药物;深部需氧菌感染。

感染的临床指征:感染局部产生大量气体;多发生在黏膜附近;深部外伤后继发感染;分泌物有恶臭或为暗红色;常见于长期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镜检有细菌,常规培养阴性。

厌氧菌概述——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厌氧菌概述——标本的采集与送检采集多采用针筒抽取、穿刺等,应严格无菌操作,严禁接触空气。

厌氧培养最理想的检查材料是组织标本,因厌氧菌在组织中比在渗出物中更易生长。

送检针筒运送:液体标本。

无菌小瓶运送:液体标本。

棉拭子运送:需使用特制运送培养基。

厌氧罐/厌氧袋运送:较大组织块或床边接种的培养皿等。

标本送到实验室后,应在20~30min内处理完毕,最迟不超过2h。

如不能及时接种,应室温保存。

厌氧菌概述——分离与鉴定直接镜检根据形态和染色性,结合标本性状与气味,初步对标本中可能有的细菌作出估计。

分离培养初代培养和次代培养两个阶段。

初代培养的一般原则:(1)先将标本涂片染色直接镜检,指导培养基的选择;(2)尽量选用在厌氧菌中覆盖面宽的非选择性培养基;(3)最好多选1~2种覆盖面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4)尽量保证培养基新鲜;(5)要考虑到微需氧菌存在的可能。

非选择培养基:心脑浸液琼脂(BHI)、布氏琼脂(BR)、胰豆胨肝粉琼脂(GAM)、胰胨酵母琼脂(EG)、CDC厌氧血琼脂等。

选择培养基:KVLB血平板(即上述非选择培养基中加卡那霉素和万古霉素),KVLB冻溶血平板(产黑素类杆菌早期产生黑色素),七叶苷胆汁平板(BBE,用于脆弱类杆菌),FS培养基(梭杆菌选择培养基),卵黄(EYA)及兔血平板(RBA)(用于产气荚膜梭菌),CCFA培养基(艰难梭菌选择培养基)等。

分离培养每份标本至少接种3个血平板,分别置于有氧,无氧及5%~10% CO2环境中培养,以便正确地培养出病原菌,从而判断其为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或厌氧菌中的哪一类。

厌氧培养法(1)厌氧罐培养法(2)气袋法(3)气体喷射法(4)厌氧手套箱培养法(5)其他培养法鉴定试验1.形态、染色2.菌落性状3.抗生素敏感性鉴定试验:常用卡那霉素及甲硝唑。

4.生化特性:主要包括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触酶试验、卵磷脂酶试验、脂肪酸酶试验、蛋白溶解试验、明胶液化试验、胆汁肉汤生长试验以及硫化氢试验等。

5.气-液相色谱:分析厌氧菌的终末代谢产物。

厌氧状态的指示1.化学法:亚甲蓝和刃天青。

无氧时均呈白色,有氧时亚甲蓝呈蓝色,刃天青呈粉红色。

2.微生物法:专性需氧菌。

不属于厌氧菌的是A.梭菌属B.类杆菌属C.肠杆菌属D.消化球菌属E.韦荣球菌属『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肠杆菌属为需氧或兼性厌氧的细菌。

厌氧培养时,厌氧环境的微生物质量控制需要的细菌是A.专性厌氧菌B.专性需氧菌C.微需氧菌D.兼性厌氧菌E.嗜二氧化碳菌『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厌氧培养时,厌氧环境的微生物质量控制需要的细菌是专性需氧菌。

人体厌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组织缺氧或氧化还原电势降低B.机体免疫功能下降C.长期应用抗菌药物D.紫外光下照射E.深部需氧菌感染『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紫外光有杀灭细菌的作用,并不属于厌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厌氧培养状态化学指示剂是A.伊红B.美蓝和刃天青C.溴甲酚紫D.碱性复红E.结晶紫『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厌氧培养状态化学指示剂是美蓝和刃天青。

能存活于大气环境的厌氧菌是A.革兰阳性有芽胞杆菌B.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C.革兰阳性厌氧球菌D.革兰阴性厌氧球菌E.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有芽胞的厌氧菌抵抗力强,在自然界、动物及人体肠道中广泛存在,并且能长期耐受恶劣的环境条件。

不属于厌氧革兰阳性有芽胞梭菌的是A.破伤风梭菌B.肉毒梭菌C.艰难梭菌D.产气荚膜梭菌E.枯草杆菌『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枯草杆菌为有芽胞的需氧菌。

破伤风杆菌——生物学特性形态与结构形态:细长;呈鼓槌状。

染色:G+;培养48h后,尤其芽胞形成后易转变为G-。

特殊结构:有周鞭毛,无荚膜;芽胞在菌体顶端,呈圆形。

破伤风杆菌——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

气体环境:专性厌氧菌。

菌落特征:普通培养基上不易生长。

血平板:37℃ 48h形成扁平、灰白色、半透明、边缘不齐的菌落。

疱肉培养基:肉渣部分消化,微变黑。

抗原有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

鞭毛抗原有型特异性,可分为10个血清型。

各型菌所产生的毒素的生物活性与免疫活性均相同,可被任何型的抗毒素中和。

抵抗力繁殖体的抵抗力与其他细菌相似,但芽胞体抵抗力非常强。

破伤风杆菌——微生物检验及鉴定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典型,根据临床症状即可作出诊断,所以一般不做细菌学检查。

(1)特殊需要时,可从病灶处取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2)需要培养时,将标本接种血平板、疱肉培养基培养。

(3)生化试验:(4)也可进行动物试验。

破伤风杆菌——致病性及临床意义所致疾病:破伤风。

产气荚膜梭菌——生物学特性形态与结构形态:粗大杆菌。

染色:G+。

特殊结构:无鞭毛;在机体内可形成明显的荚膜。

芽胞呈椭圆形,次极端。

体内不形成芽胞,体外培养也很少形成芽胞,只有在无糖培养基上方可形成。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

气体环境:不严格厌氧菌。

温度环境:20~50℃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45℃。

菌落特征:取坏死组织制成悬液,接种血平板,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

疱肉培养基:可分解肉渣中的糖类而产生大量气体。

牛乳培养基: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出现“汹涌发酵”现象。

产气荚膜梭菌——微生物检验及鉴定(1)直接涂片镜检:在创口深部取材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2)分离培养及鉴定:可取坏死组织制成悬液,接种血平板或疱肉培养基中厌氧培养,取培养物涂片镜检,利用生化反应进行鉴定。

(3)生化试验:产气荚膜梭菌——致病性及临床意义致病物质:外毒素:α毒素为主,本质为卵磷脂酶。

侵袭酶类:透明质酸酶、DNA酶等。

所致疾病:气性坏疽:组织坏死、水肿胀气、全身中毒。

食物中毒:某些A型菌株产生的肠毒素引起,可自愈。

肉毒梭菌——生物学特性形态与结构形态:短粗;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

染色:G+。

特殊结构:有周鞭毛,无荚膜。

芽胞呈椭圆形,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一般。

气体环境:严格厌氧。

菌落特征:可在普通琼脂平板和血平板上生长。

血平板:β溶血。

疱肉培养基:消化肉渣使之变黑,有腐败恶臭。

抗原根据所产生毒素的抗原性不同,肉毒梭菌可分为8个型,引起人类疾病的以A、B型最为常见。

抵抗力芽胞体抵抗力很强。

肉毒毒素对酸的抵抗力比较强,可在胃液24h不被破坏,可被胃吸收。

但肉毒毒素不耐热,煮沸1min即可被破坏。

肉毒梭菌——微生物检验及鉴定(1)直接涂片镜检(2)分离培养及鉴定(3)生化试验:(4)肉毒毒素检测:可取培养滤液或悬液上清注射小鼠腹腔,观察动物出现的中毒症状。

肉毒梭菌——致病性及临床意义致病物质肉毒毒素:毒性强(毒性最强的细菌毒素),导致肌肉麻痹。

所致疾病食物中毒:属单纯性毒性中毒,并非细菌感染。

胃肠症状很少见,主要表现为某些部位的肌肉麻痹,重者可死于呼吸困难与衰竭。

婴儿肉毒病艰难梭菌——生物学特性形态与结构形态:粗长杆菌。

染色:G+。

特殊结构:有鞭毛,无荚膜,次极端有卵圆形芽胞。

艰难梭菌——微生物检验及鉴定分离培养困难:严格厌氧;需特殊培养基。

CCFA平板上菌落:黄色,粗糙型。

在紫外线照射下呈黄绿色荧光。

生化试验临床上一般不采用分离培养病原菌的方法。

通过临床表现及细胞毒素试验阳性检测来进行诊断。

艰难梭菌——致病性及临床意义致病物质毒素A:肠毒素。

可使肠壁出现炎症,通透性增加,出血及坏死。

毒素B:细胞毒素。

直接损伤肠壁细胞,因而导致腹泻及假膜形成。

本菌感染与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关,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和克林霉素等,其中以克林霉素尤为常见。

所致疾病伪膜性肠炎:重症患者水样便中可出现斑片状假膜。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G+厌氧杆菌有7个属厌氧性球菌——分类G-厌氧球菌:3个属,以韦荣菌属最重要。

为咽喉部主要厌氧菌。

G+厌氧球菌:5个属,有临床意义的是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

无芽胞厌氧菌——临床意义人体的正常菌群,条件致病引起内源性感染。

所致疾病有:1.败血症主要由脆弱类杆菌引起。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由G-厌氧杆菌引起。

3.口腔与牙齿感染主要由消化链球菌等引起。

4.呼吸道感染主要由坏死梭杆菌、消化链球菌和脆弱类杆菌等引起。

5.腹部和会阴部感染主要由脆弱类杆菌引起。

6.女性生殖道感染主要由消化链球菌、普雷沃菌等引起。

7.其他无芽胞厌氧菌尚可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等。

形态细长、梭形或鼓槌状,有芽胞,有周鞭毛的厌氧菌是A.脆弱类杆菌B.产黑素类杆菌C.巨核类杆菌D.破伤风杆菌E.乳酸杆菌『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破伤风杆菌细长,有周鞭毛,无荚膜。

芽胞在菌体顶端,呈圆形,使整个细菌体呈鼓槌状。

A、B、C、E四种细菌都是无芽胞杆菌。

男,60岁。

主诉食入肉类制品后,腹痛、腹胀、水样腹泻,无恶心、呕吐。

粪便标本厌氧培养见血琼脂平板上出现双层溶血环,卵磷脂酶试验阳性,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痢疾B.伤寒C.产气荚膜梭菌感染D.霍乱E.病毒性肠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产气荚膜梭菌在血平板上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卵磷脂酶试验阳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