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先生讲座笔记1、素描:是研究处在空间中的立体构造。
2、油画的一个重要因素:体积、空间。
3、形式规律的研究:线的组织、黑白组织、节奏等。
用形式体现人的精神,如明清文人画。
4、学习中提高绘画品味:有形式高的品位,有形式低的品位。
追求形式高的品位。
如塞尚强调面与面的关系、席勒强调线、梵高强调线和色。
5、古典与现代:是一个体系的不同阶段。
是统一,不是对抗。
6、北京建筑缺点:比例问题、色彩问题、形式问题。
7、绘画的新旧:不在写实不写实,而在于人的精神。
8、我的风格不是追求出来的,而是解决最基本问题体积而形成的。
9、我一直解决一个技术问题:边线,以边线来塑造体积。
一开始我画得平体积感不强,看了美国的很多名画以后,做到了体积感的一半,高浮雕,后面的看不出。
中国人特别注意界线,线的观念太强,体积感不强。
10、解决体积问题:由浅越来越深,层次上认真做了一下。
边缘线的每一个小斜面仔细推敲,边缘线很清楚。
11、油画用笔点,并不是模仿什么,而是为了解决体积问题,点容易出层次。
再一个是点肯定,画出来厚重。
12、体积感:侧光、顶光。
过去名作多采用这种采光,以画出立体感。
平光:为了平面化采用平光。
13、研究问题,研究风格不可能,各种风格都有了。
14、研究如何突破:靠作者修养,靠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对社会有深刻感受。
15、形式与对社会的深刻感受结合好:力作。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王少伦老师讲座笔记1、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2、夸张:遵从美学规律。
3、到位:准确—不是三庭五眼的准确,而是感觉上的舒服(形)明暗色调到位:比如明暗交界线:斜一点不到位,宽一点结构塑造不到位,窄一点不行。
明暗深浅,深一点,浅一点都不行(在于控制)。
4、美院附中与地方考生的区别:美院附中可贵的是整体,地方上虽深入刻划不错,但欠缺整体。
整体可能一个人一辈子都做不到。
5、整体:明暗调子有变化但必须统一。
比如反光再亮,因是暗部调子也应该暗。
把握控制一个度。
亮部上的重地方再暗也比暗部亮。
亮部暗部必须明确《虽然大多书上都写过,都知道,但是还犯—意识不强》。
6、解剖建议:背过肌肉的起始、大小、方向等对素描有很大帮助。
7、塑造大的形体大的关系。
8、主张画画直接一些。
9、技术先练到家。
10、形:通过素描解决。
色彩:倾向必须明确,几个大色块成色调。
11、基本东西一定要解决,到以后底气不足。
12、量一定要多,无量也就无质的飞跃。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高宗英先生讲座笔记素描1、素描的好坏——主要是表现的结构关系是否正确,不在细不细。
2、素描完成与否——作业时不要考虑完成与否,重点和精力放在研究东西(结构上)。
3、多画自画像——好的学习方法。
4、多临画——捷径,照猫画虎临画没用。
5、学生们出现的关键问题——对对象研究不够——必然抄袭对象。
6、抓结构(解剖和形体穿插)。
7、素描——就是研究结构形。
8、准确——外面的东西表达里面的结构。
9、轮廓——形,外轮廓应表现里面的形。
明暗光影都是表达形体。
10、对形体研究——明暗可变,不变的是形。
11、解决好大的形体,研究解剖。
色彩1、每个人的色彩感觉不一样。
2、局部抄袭,还是画色彩大的关系。
3、分清哪些色彩是暗的、哪些色彩是亮的、哪些色彩是灰的——黑白灰4、冷暖分清楚——色彩冷暖,色彩的灵魂。
5、色彩强弱节奏——画色彩时观察最强,最弱的变化。
比如耳朵最强,脚跟次强(纯度),画这种色彩强弱的节奏关系。
6、比较——暗部都重,但是不一样,素描同样画关系。
7、假如头特重,有意识不画重,其他按关系走。
8、避免习惯用色——画的人肤色都一样,如同画人千人一面,骨骼不一样,人体特征不一样。
9、抓住摆的特点——抓第一感觉,摆的强烈,用强烈的色,摆的土用土色,摆的亮用亮色。
10、色彩基础好——能抓住各种不同的调子。
11、养成整体观察——比较的好习惯。
12、摆同一作业——用不同的色调表达出来,易主动画关系。
画关系——本来是黑的,画成是灰的。
按关系画,控制在灰色调之中。
主动控制画面。
13、多画室外风景——提高色彩能力。
14、多画小稿——体会色彩的变化、色彩的构成、布局及色调的把握。
不要一上来就画大画,顺其自然的画。
15、(列宾)默画能力的形成——多画小稿的因素。
16、天分+勤奋(多付出)17、学习方法——课堂作业+课外作业结合。
相辅相成。
18、粉——画的色彩倾向性要明确(避免粉)强的、弱的、冷的、暖的、色相明确与加白无关系。
19、既不受光也不受反光的部分不能加白——易粉20、明暗简单化,也造成画面的简单化。
21、暗部单纯,亮部复杂(色彩)22、突破自己,改变自己。
不行从画,大胆画,不凑和,敢画。
原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王沂东老师讲座笔记1、委拉兹贵支:写意,形的感觉准确、自如、自然、亲切。
感觉和理解十分统一自然。
2、提香:边缘线处理:每一个地方都是虚的,在虚的里面有强弱变化。
提香对伦勃朗形的概括、边缘线的处理影响很大。
3、维米尔、提香:色彩极好,维米尔画的蓝裙子纯度极高,敢用色,但在画面上协调。
4、伦勃朗后来的画:心思全用在画面震撼上。
5、中国人皮肤色不能往暖处画、易焦。
中国人肤色特征抓不住易粉。
6、有的大师强调整体色彩,有的强调客观肤色,如脸的部位很红,安格尔不强调这些。
重整体的协调性。
7、抓这个地区的色彩特征(中国)8、学造型:看画册就够,学油画看原作。
9、素描:感觉很重要,不能动摇。
解决造型的最基本规律:中国人的五官特征,黑白灰关系、骨骼特征、转折特征等。
全因素素描:解决最基本的东西较好。
10、画像:造型特征(比例、基本特征等)。
画不像,不如瞎编。
嘴角、眼角的小小变化:神态不一样。
11、不能死盯一个地方,死盯一个地方画不出易局部,没有强弱变化,看模特哪最强(最打动你的地方),不能放松这个。
12、北京速干油在课堂作业上用较好。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李凡老师讲座笔记1、重兴趣点——画你感兴趣的东西,比如画桔子,用线描绘,重线的冲击力,桔子的感觉还有。
2、画面要有冲击力,要感人。
画感人基本功差比基本功好但画没意思要好。
3、表现真实的自我感受,往往要感人真实。
4、画画有想法——第一次李凡老师被要求有想法的画画,李凡老师很头疼,有个同学画裙子用线不上调子,立体感有了,这就是想法。
李凡老师画车子,车轮和其他地方画立体,而大梁平涂,感觉一样有立体感。
5、感觉像——对形的感觉,和画气质。
6、画感觉感受——主要是对形的感受,画这个人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找区别。
7、画画直接一些。
8、对过去不重感觉,直重技术的画法——否定。
9、提倡生画,忌画油(外面画像的),笨拙的去画。
10、在漫画(画过了)和以往的画法(三庭五眼比例准确缺乏感受)之间寻求一条道路。
11、认真看——存在就是事实。
12、构图要有意识,有想法。
13、抓大形(素描第一步),大形上就像这个人,感觉像不是测量的准确(整体)。
14、认真研究学问,心态要好,观察精微。
15、调子也是形。
16、认清自己(缺点、优点。
太自信不好,太自卑也不好),丰富见识。
17、转换思维——从其他艺术中(比如广告)触类旁通。
比如某外国人画天坛,画的很有感觉,陌生感,换个角度看习以为常的东西。
18、选择自己喜爱的画册。
19、素描关系——黑白灰,不要关注肤色固有色。
20、素描——关注人的精气神、味道(画出模特那股劲)21、衣纹——集中精力画一部分,然后画素描关系。
22、激情——兴奋点,画自己喜欢的画。
23、(在美院)先放一下个性的东西,认真学习。
24、多交流多看展览——看自己需要什么。
25、认真看模特——放弃一些主观处理,比如强调骨点等。
26、立体感——没必要死注意一个地方鼓不鼓,而应当注意周围,周围鼓了自然那个地方便立体起来。
27、画自画像和带肌理的东西,如树皮等。
28、素描要求——画人画像。
29、画画时解决一个问题(明确)。
30、画速写从脚画锻炼整体观察。
画底版效果、光从下向上、亮变暗暗变亮——改变观察方法、思路。
31、创作时——首先关注想表达的东西,不是首先想到用什么方法,如同画素描时,首先观察模特,而不是首先想用什么方法处理。
32、概念——距离模特远,没认真看模特。
形成了习惯性的东西,画谁都一样,感觉一样。
——认真观察33、深入——形的具体,不是上调子,抠。
34、学习——不是学方法,而是形的处理、观察等。
35、整体观察模特——对比看模特。
36、画速写——画一个人的状态。
如一个人软绵绵的感觉。
37、形体转折不是靠调子——而是形。
38、严谨——形的严谨。
39、不同质感,形的感觉不同,看模特——从形上体会。
40、到以后,调子和体积都不重要,主要是画模特的精气神。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丁一林老师讲座笔记造型——构造形的能力,不是模仿照抄1、造型能力a、形与体——形体结构。
一个形体和另一个形体的穿插。
b、形——平面形(形状)(外边)c、体——形之内的东西,体——转折感觉不舒服检查外轮廓、内轮廓。
基础差的特别注意内轮廓(转折)。
2、形的态势:《普遍不重视》a、生命的形式:运动。
把瞬间的理解感觉凝固在画面上(用笔的表现力,也可体现运动感。
比如表现主义)。
三种形式非常稳定b、人的视觉对尖的东西敏感,这样有运动感。
——形状造成一种态势。
3、造形的对比和趣味(非常重要,大多忽视)造形:形的对比,有对比才能有趣味。
比如侧面头像:脑门窄窄的,鼻子长长的。
脑门的扁长形和鼻子得竖长形形成对比。
4、形体:a、搭积木。
b、用比例、透视、明暗等主动的构造形象。
画人体(躯干,四肢重要。
头部次要)形体转折处使劲抓,抓准。
c、画素描要点:1、起稿——基本形(有的脸长长的,有的鼻子高高的等)不需要特别准,抓大感觉。
2、抓基本结构:眉弓、颧骨、下颌,大的转折和五官大的关系。
3、深入不断校正以前的两步是否正确。
不是画得越来越细,检查转折(内轮廓)是否画得确切到位。
抓形体结构。
5、注意疏密对比:女人密集的头发和脸的对比。
6、格列柯作品:某肖像——巧妙运用胡须加强脸尖的感觉,和领子的圆形形成对比。
7、衣纹的处理——不是把衣纹如实的画出来,而是画衣纹的形状给你的感受。
8、线的表现力——表现人物以外的东西,粗犷等线条语言。
9、怎样运用比例主动塑造形体:引深到创作,比例就是语言,夸张你想夸张的东西,减弱你想减弱的东西10、明暗——演化成黑白灰,有序的排列、黑白灰的排列组合。
运用黑白对比,黑白灰的关系对有的东西压缩。
比如画头像——强调形体,在形体转折处画得比较重。
强调肤色——头发就应该画黑。
11、造型——画面整体形状的构成,实形是形,虚形也是形。
画面图形的理解。
12、回到原点——原创性——回归自我——儿童画13、大师很尊重自己的感觉。
14、色彩画哪不看哪,眼睛扫一圈,画手看脸,看关系。
别画跑了,画差不多赶快走,别局部,一层层深入。
但画面要有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