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摘要:机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主要是以机电项目的管理为主,以机电
设备的信息为核心,以信息网为前提,来达成机电设备的设计研究,采购生产、
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与交互使用。
如此可以方便机电设
备运行时,对设备的购置、生产等环节进行跟踪,同时还可为新项目的采购生产
决策提供实践运行的相应参考。
在此情况下,方便一体化模式下参与机电工程的
各个单位间的沟通与协调,还可更深层的提高机电工程的集中性管控与建管相结
合的工作成效。
关键词:机电设备;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TD76文献标志码:A
引言
现代化的煤矿企业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机电设备方面的投入费用在矿井采掘成
本中占有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因此,如何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是现代煤矿企业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同时
由于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类别众多,且具有多变的运转状况和工作环境,加上设备
逐年磨损老化等原因,使得煤矿企业机电设备难于管理。
怎样才能管理好这些设备,减少设备闲置,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是
现代化的煤矿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难题。
1系统总体设计特点
一般对于网络管理系统,较成熟的体系结构有浏览器/服务器(B/S)和客户端/
服务器(C/S)两种。
相比之下,B/S更加灵活,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只要有一
台可以访问Internet的计算机就可以访问到系统,而不需要安装专门的软件,而
且系统具有极强的扩展性,可以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
另外,B/S结构的系统在
任何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上都能运行,不需要很高的配置,因此对系统的配置要求
相对来说比较低,而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操作系统和浏览器,
所以系统采用B/S架构模式。
系统设计主要分为租赁调拨模块、设备维修模块和
设备报废模块,它们均和设备台账模块相连,设备的周转可以在台账中反映出来,便于管理者随时掌握设备的状态信息。
2核心技术简介
2.1物联网
测控技术通过应用各类型号的传感器来对机电设备的相关信息实施采集,结
合必需实施的重要控制操作,来达成信息和机电设备交互。
通讯技术重点是在设
备的现场端进行使用,选用的是工业性并且短距离的无线或是有限的通讯技术,
把机电设备的信息接到公共的网络当中。
IP网络属于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机电
设备地区分散性会让管理范围变大,在此情况下,完成统一性管理与信息的共享
必须依靠IP网络来达成,由此可以确保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的可行性。
测控技术和通讯技术及IP网技术相结合构成物联网,由此达成人与设备间的信息互通。
2.2数据技术
首先,数据应用技术可以使信息能够直接应用,由此实现信息共享,利用信
息储存、展示与查询能够有效处理设备管理的不规范、管理策略统一性不足、管
理工作的执行无法落实等相关问题;其次,可对数据实施挖掘和分析,能够在分析过程中诞生出新数据,例如故障的事先预警、效能标准,能够为机电设备的维护
与生产提供参考性依据,由此在确保机电设备使用寿命的情况下,充分展现高效性。
数据应用技术其核心内容主要是系统模型的设计,通过使用劣化理论知识、
及复合建模的技术,依据机电设备的具体设计方案、工艺研究、管理经验等因素
来实施综合全面的设计。
3系统实现
3.1功能模块划分
通过对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信息管理特点分析,并重点考虑机电工
程建设过程的信息管理这一重点工作内容,分解出本文系统功能模块如图4所示。
EIIS中将利用组织机构引擎,实现业务处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
合同管理、查询统计、数据管理、系统管理、信息门户共9个功能模块的划分。
EIIS具体实现中,将业务处理功能集成到事务处理功能单元,存储记录有关设备、质量、安全、进度、合同管理的流程信息。
对应的设备、质量、安全、进度、合
同管理的成果文档按照各自属性,在文档管理功能单元进行归档存放。
数据管理
及系统管理通过权限限制,仅系统负责人可进行访问操作。
查询功能提供了关键字、属性等搜索方式。
3.2工作顺序
EIIS系统是TGPMS系统所使用的一种高层级的扩展,其工作流程的处理属本
系统特有的功能。
通过对机电设备业务中各部门内的处理流程、部门间的处理流程、各单位来文的处理流程、发文处理流程等各环节的清理,再加上系统本身运
行初期的可靠性和易用性特点,选择使用单节点流程方式,确切的说就是权限的
所有人能够发起流程,同时还可自主性的对下一环节或者是后面的多个环节中的
处理人进行自主定义。
单节点流程模式能够充分完成机电设备业务中的一岗多责
和多业务共同实施的管理方式。
3.3简化设备树
机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必须有其连贯始终的设备编码。
目前,已运行
的系统中,运行维护阶段有针对性的逻辑设备编码,逻辑设备编码是反映水电站
机电设备的逻辑位置,该编码分为六层结构,相对比较成熟,实用性强。
招标管
理阶段有合同编号用于支持全过程的管理,合同代号包含时间、项目、供货商等
信息。
针对本文系统重点实现的机电工程建设过程信息管理,其编码应兼顾承上
启下的功能,既继承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编号信息,又对应ePMS系统逻辑设备编
码信息。
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简化设备树”的概念,简化设备树来自于ePMS
分层逻辑编码设计体系,但以招标采购合同的范围对设备进行分类编码,在EIIS
系统中,采用查表的形式提供与合同编码、设备逻辑编码的映射关系。
3.4运行系统的管理
首先,系统的命名。
系统构建使用的是分阶段形式的方案,结合现时期需重
点完成的工作事项与管理范围,可称此系统为机电设备协同管理系统,之后可随
着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扩展,来对系统的名称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进。
其次,制度
的设置。
系统构建所用模式是技术开发与制度制定一同实施的方式,在系统功能
实现的过程中,对系统运行管理实施分析。
并制定相应的系统应用与管理的相应
办法,以对流程管理及文件存储进行确定。
3.5运行管理
3.5.1系统命名
本文系统的建设采用了分阶段实施的方案,根据目前主要实现的工作内容和
管理范围,暂命名为“机电协同管理平台”,后续随系统完善扩展,对系统名称进
行调整。
3.5.2制度建设
本系统的建设采用了技术开发和制度编制两线并举的模式,在系统技术实现
的同时,对系统上线后的运行管理进行了研究。
制定了《机电协同管理平台应用
及管理办法》,对流程处理、文件归档等具体细节进行了明确。
3.5.3文档命名规定
本文系统对归档文件命名进行了严格要求,便于文档在脱离系统后,依旧便
于查询和管理。
文档的直观命名内容包括时间、设备、制造厂、主体等关键信息,,其中设备简写均为对应设备的英文简写。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本文研究的煤矿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
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煤矿机电设备
的检修监管力度和效率,实现了煤矿信息管理的网络化,将企业的损失最小化,
效益最大化。
该系统基本上满足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需求,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九国.论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意义[J].科技风,
2015(9):169.
[2]李俊霞,孙江峰.B/S架构的煤矿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70-174.
[3]王艳梅.浅谈机电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
2014(10):112.
[4]张豪,白运强,艾学明,等.煤矿机电设备定置化管理实施与构建
[J].煤矿机械,2013(6):29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