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及使用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及使用

胸部多毛者,放置电极片处应剃毛
身份的确认
核对床头卡确认患者
目的
及时发现、识别各种生理参数的异常变化,得 到及时的处理
皮肤
去除汗毛和皮肤角质层,使电极片与皮肤良好 接触
电极的位置
五导联按照电缆板上所示的部位放置
监护导联的选择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监护导联,常规选择Ⅱ导 联进行监护
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应选择P波明显的导联 ,如Ⅱ导联、V1导联等。
➢组成部分
中央监护系统 床旁心电监护仪 ——直接观察实时心电信号、呼吸波、心跳及
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 网线、心电导联线、血压袖带、血氧探头。
➢床旁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操作程序
一、仪表 二、评估 三、操作前准备 四、操作过程 五、操作后处理 六、效果评价
一,仪表
变化。 沟通有效,能体现人文关怀。
➢护理质量的体现
监护仪及各导联线的整洁 床边导联线的有序摆放 姓名一致性、准确性 音量适宜,尤其是夜间 患者卧位舒适,在一定的活动度内不受影响 各项指标测定有效(切忌干扰波) 及时发现异常
# 血氧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1.血氧探头的插头和主机面板“血氧”插孔一定要插接到位。否 则有可能造成无法采集血氧信息,不能显示血氧值及脉搏值。
五,操作后处理
1、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合适卧位, 用纱布擦净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
2、用物: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废物 管理条理》的要求做相应处理。
3、护士:洗手 4、记录:填写护理记录单
◆护理记录单填写内容:心电监护的结果 及患者的不适。
六、效果评价
导联连接正确,波形清晰,无干扰波。 操作规范、熟练、动作轻稳,能及时发现病情
2.要求病人指甲不能过长,不能有任何染色物、污垢或是灰指甲 。如果血氧监测很长一段时间后,病人手指会感到不适,应更 换另一个手指进行监护。
*-*每班尽量做到每1-2h更换一次部位;防止指(趾)端血循环障碍引 起的青紫、红肿现象发生。
3.病人和医护人员也不应碰撞及拉扯探头和导线,以防损坏而影 响使用。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手臂应和人的心脏保持平齐,血压袖带充气时应嘱病人不要讲话或乱动。 3.测压时,手臂上袖带的位置应和心脏保持平齐,病人不要讲话或动弹。 4.测压手臂不宜同时用来测量体温,会影响体温数值的准确。 5.不应打点滴或有恶性创伤,否则会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6.一般而言,第一次测压值只做为参考 7、连续监测的患者,必须做到每班放松1-2次。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6-8h更换监测
、三联律、多源)、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室 性自主心律;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 S-T段的改变(尤其是AMI) 各间期的测量
血压监测的设定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间隔时间 必要时作临时调整 袖带的位置及松紧度 注意避免在动、静脉穿刺后测量血压 长时间监测血压时,注意更换肢体
血氧饱和度的测定
既往有或疑有心脏器质性损害者,应以全导联 (12导联)心电图为基础选择最佳监护导联。 可以分析S-T段。
任何导联的QRS波振幅应足以触发心率计数。 为了在需要时便于除颤电极放置,必须留有并
暴露病人的心前区。
心电各参数的观察
心律:窦性心律、异位心律(如心房纤颤) 心率: 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偶发、频发、连发、二
部位一次。防止连续监测同一部位,给患者造成的不必要的皮肤损伤。 8、连续使用3天以上的病人,注意袖带的更换、清洁、消毒。既可防止异味又可增加
舒适度。
➢关于潜在纠纷的预防措施
充分沟通 责任心--------加强巡视 基础理论及操作的熟练掌握(规范)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 注重细节(噪音、舒适性) 费用的准确性、明了性 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原始记录的留存
记录单,必要时备剃须刀、纱布一块。 3、环境:安静整洁,(女)用屏风或帷 幔
遮挡病员。 4、患者:(男)擦净前胸部,安静平卧于
床上。
四,操作过程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 2、告知患者,取得合作。
(1)操作的目的 (2)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过敏等。 (3)嘱患者及时反应自己的感觉及不适。 3、仪器的安装:将监护仪各导联线连接好,接 好地线及电线,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请务必连接好地线,这将对波形的正常显 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极应与皮肤紧密接触,出汗时电极易于脱开 ,应根据波形图象显示的清晰程度随时更换。
心电监护只是为了监护心率、心律的变化。若 需分析ST段异常及更详细的观察心电图变化, 应做常规导联心电图。
长时间监测,应72h更换电极片
4.血氧探头放置位置应与测血压手臂分开,因为在测血压时,阻 断血流,而此时测不出血氧,且屏幕显示“血氧探头脱落”字 样。
尽量测量指端,病情不允许时测趾端。
# 血压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
血压袖带与病人的连接,对成人、儿童和新生儿是有区别的,必须使用不同规格的 袖,这里仅以成人为例。
1.袖带展开后应缠绕在病人肘关节上1~2cm处,松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 。过松可能会导致测压偏高;过紧可能会导致测压偏低,同时会使病人不舒适, 影响病人手臂血压恢复。袖带的导管应放在肱动脉处,且导管应在中指的延长线 上。
着装整洁、仪表符合要求
二,评估
1、了解患者是否有各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起搏器 植入。
2、操作部位:胸部。 3、心理状态:情绪反应、心理需求。 4、合作程度:
(1)接受程度。 (2)年龄及沟通能力。
三,操作前准备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用物:心电监护仪、导联线、电极片、
➢关于仪器的维护
日常清洁和保养 合理保管 出现故障及时通知相关
部门进行处理 厂家的定期检测
用75%的乙醇擦拭后再 用清水毛巾擦拭,待干 。
每周检查电量是否充足 ,一般充3~4h即可。
监护仪上的电插头不可 随意拔下。
大家共同努力工作,相互学习!
谢谢!
祝大家工作顺利!
2012.2.23
迈瑞-----PM-700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及使用
前言
心电监护仪能对病人进行连续的监测,及时发 现医务人员感觉器官一时不能察觉或来不及察 觉的危急情况,使病人得到及时抢救,在降低 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上发 挥了确切的功效。
讲述的内容
1、组成部分 2、操作程序 3、血氧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4、血压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5、监护仪的保养及维护
5、安放电极片
(1)右上(RA):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 (2)左上(LA):左锁骨中线第2肋间 (3)左下(LL):左腋中线第5肋间 (4)右下(L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5)中间(C) :胸骨左缘第4肋间
6、进行监护
(1)将导联线连接电极片再贴病人身上。 (2)选择监护导联,调整波幅,开启报警功能,
关于报警
观察心率、心律、心电波形的变化,血压、血 氧饱和度,出现报警及时处理
报警参数选择默认,不需要调整 音量适宜,有中央站的可以将床边机报警音量
调至1或0 中央站的报警音量切不可以关闭(尤其8h以外) 及时回顾报警记录,报告医生
关于干扰波
皮肤的处理至关重要
避免干扰造成的伪差,常见为病人活动时可呈 现与心室颤动相似的心电图畸形或粗直基线; 若电极松脱则显示一条直线。
调整报警上、下线(默认参数)。 (3)严密观察并记录心电监护各参数的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的测定。
◆注意保暖,更换体位时要保护导联线 嘱咐患者、亲属不应擅自应用、调节监护仪,
造成仪器的损坏。
7、停止监护时
停止心电监护时应向患者说明,取得理解与合 作 (1)关机,断开电源,将导联线与电极片分 离。 (2)去除患者躯体的电极片,协助穿好衣服。 (3)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常规选择食指 指甲不宜过长 长时间监测,应至少每2h更换部位次 尽量避免输液侧肢体测量
呼吸监测
准确性? 窒息? 影响因素:电极的位置、病人的因素 及时调整基线(手动调节) 结合病情,必要时人工监测
护理记录单填写内容
原则:客观、真实、准确、一致性、连续性、 有据可查
时间(起止时间) 心律 心率 心律失常 处置情况 效果评价
起搏器植入
在中央站,应选择“起搏” 如安装起搏器,监护仪会自动识别,提示为起
搏信号
皮肤评估
了解皮肤有无破损、炎症等
评估患者心理
了解患者有无恐惧、焦虑以及特殊要求,并做 出相应的处理
有效沟通
根据合作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给 予相应的处理和指导
性能
检查心电监护仪性能良好
Hale Waihona Puke 特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