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内外资企业税制统一大事记 • 1994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开始适用我国统一的增值 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管理条例。 • 2006年12月,新修订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首次向外商投资 企业和外国企业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 2007年1月1日,新的《车船税暂行条例》开始实施,将车船使用牌照 税和车船使用税合并为车船税,统一适用于各类纳税人。 • 2007年3月《企业所得税法》颁布,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 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此前,外资企业所得税率为15%,合资 企业为17%,而内资企业则为33%。 •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统一了内外资企 业的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 •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在有关纳税人范围 的规定中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 2009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组织以及外籍个人,包 括港澳台资企业和组织以及华侨、港澳台同胞,将依照我国《房产税暂行 条例》缴纳房产税。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二)协定宗旨和实现途径
•《协定》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 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扩大世界 资源的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
•途径:“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 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 遇”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三)缔约国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三、协定主要内容
(一)协定构成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分为序言和四大部分,共计38条,另 附若干附件。 •第一部分从第1条到第2条,规定缔约各方在关税及贸易方面 相互提供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关税减让事项。 •第二部分从第3条到第23条,规定取消数量限制以及允许采 取的例外和紧急措施。 •第三部分从第24条到第35条,规定本协定的接受、生效、减 让的停止或撤销以及退出等程序。 •第四部分从第36条到第38条,规定了缔约国中发展中国家的 贸易和发展问题。这一部分是后加的,于1966年开始生效。
1.非歧视原则
体现在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
2.以关税作为保护国内产业原则
要求工业保护应通过关税进行。减少保护对贸易形成扭曲
3.贸易壁垒递减原则
减让税目列入关税减让表,三年内不得提升,三年后要提 升应给予补偿。
4.公平竞争原则
反对不公平贸易的做法(倾销、出口补贴)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四)主要例外条款
2.协定名称与内容 (1)国际咖啡协定 (2)国际糖协定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三)国际商品发展协定
1.目标 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一个合作和咨询的机构 2.协定名称与内容 (1)国际黄麻和黄麻制品协定 (2)国际橄榄油协定 (3)国际热带木材协定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三、商品综合方案与商品共同基金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一、最惠国待遇条款
(一)最惠国待遇的含义
•最惠国待遇(Most Favored Nation Treatment)指缔约国 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 也同样给予对方。 •从国际法中国家平等原则派生出来的,是双边贸易条约和 协定中的一种专门条款。主要使该国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上 获得与任何第三国平等的竞争条件,不受歧视。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 协定
2020/12/5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第一节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概述
• 一、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含义 • 二、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特征 • 三、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类别 • 四、贸易条约与协定结构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一、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含义
• 贸易条约(Commercial Treaties)是国际条约中一 种契约性条约,又称“商约”。泛指国家间在经 济贸易关系方面规定互相权利义务的各种书面协 议的总称
• 国民待遇,是指一个国家对外国自然人在 某些事项上(如在民事权利方面)给予不 低于本国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内外资税费统一 外企超国民待遇终结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 自2010年12月1日起,我国将统一内外资企 业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对 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至此,内 外资企业税制实现了全面统一,外资企业 在税收政策上享受的“超国民待遇”被彻 底终结。
1.建立多种商品的国际存储 目的:稳定商品价格、保证正常生产供应 选择标准:商品对发展中国家有重要利害关系;商品便于储 存 2.建立国际储存的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Common Fund)用来资助这些国际初级产品的缓 冲存货以改善初级产品市场,提高竞争力。 3.商品贸易的多边承诺 对在特定时间内各自进出口某种初级产品数量做出承诺 4.扩大和改进商品贸易的补偿性资金供应 5.扩展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多样化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二)多边贸易条约和协定 • 两个以上国家或单独关税区签订的贸易条
约和贸易协定成为多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 。 • 如1947年关贸总协定、商品生产国和消费 国签订的商品协定。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四、贸易条约与协定结构
(一)序言 通常载明缔约双方发展贸易关系的愿望及缔结条约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第四节 国际商品协定
• 一、国际商品协定的产生与发展 • 二、国际商品协定的类别 • 三、商品综合方案与商品共同基金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一、国际商品协定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商品协定的含义 国际商品协定(international commodity agreement)是 指某些初级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为了稳定 该项产品的经济收益,保证供销稳定和促使其发展等 目的所缔结的政府间的多边书面文件。 (二)国际商品协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签订了糖、锡、咖啡、橄榄油、 谷物、可可、天然橡胶、热带木材、黄麻和黄麻制品 等国际商品协定。
1.对禁止数量限制的例外
缔约方在其国际收支平衡发生困难时实行数量限制。
2.保障条款
其他措施主要包括反补贴、反倾销及在争端解决机制授权下采取的报复措施。 如1999年4月下旬,世界贸易组织授权美国可以对欧盟的少数产品中止给予 最惠国待遇关税。
3.区域性贸易安排
如欧盟内部成员方零关税待遇可不给予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关税同盟国 家与区外成员方的贸易中,对从区外进口的货物采取统一的税率。在自由贸 易区内,成员方继续使用各自国别减让表中所载明的未经协调的关税税率。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2.贸易协定 •贸易协定(Trade agreement)是就两国之间经济贸 易关系中的具体规定而缔结的一种书面协议。 •有效期较短,只须经签字行政首脑或代表签署即可
3.贸易协定书 •贸易协定书(Trade Protocol)是对已签订的双边条 约或协定中某个具体问题做出补充、解释修订而达 成的书面协议。 •签署过有关行政部门的代表签署后即可生效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三)国际商品基金
1.宗旨 对国际商品协定的缔结、协调和发挥作用提供便利条件,特 别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利益
• 贸易协定(Trade agreements)是指缔约国为调整 贸易关系而达成的书面协议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二、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特征
• (一)一般特性
• 国家是主体;以国际法为准;主体之间有权利和 义务;内容为书面形式
• (二)独有特性
• 没有建交前,不能签订政治性条约,但可以签订 双边贸易条约和协定为外交关系创造先行条件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二)最惠国待遇条款的特征
•1、相互给予; •2、平等待遇; •3、不需补偿;条款自动适应; •4、包括缔约前的待遇和有效期内缔约后的待遇; •5、属于经济和贸易性条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分类
1.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缔约一方将新的优惠提供给第三国时,应自动地, 无条件地提供给缔约的另一方 2.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如第三国为享有优惠已经或将要和作出相应的补偿 ,缔约的有关方需作出同样的补偿才能享有这样特 定的优惠
2.例外
(1)边境贸易;(2)关税同盟; (3)沿海贸易和内河航行; (4)多边国际条约中承担的义务; (5)其他例外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委内瑞拉诉美国石油标准违反GATT最惠国待遇案
• 1991年,美国环保局提出了对于 国内和国外炼油商不同的标准, 他们认为国外炼油商缺乏1990年 检测的、足以证明汽油质量的真 实数据,只能通过一个“法令的 底线”显示他们汽油的质量。而 国内炼油商可以通过3种可行方法 制定“独立的底线”。这一标准 对外国炼油商采取了歧视政策, 造成市场竞争的不均衡,从而引 起一场贸易纷争。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二、国际商品协定的类别
(一)带有经济条款的国际商品协定
1.目标:稳定市场、价格和出口收益 2.协定名称与内容 (1)国际可可协定 (2)国际天然橡胶协定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二)国际商品管理协定
1.目标:
确保国际合作,提供国际咨询论坛;促进研究;鼓励和增加商 品的消费,但也考虑价格的稳定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 委内瑞拉在给WTO的诉状中强调,美国石 油标准违背了GATT中的最惠国待遇,因为 它对从某一第三国(加拿大)进口的石油 采用了“独立底线”方案。同时,美国也 违背了国民待遇,因为对美国国内石油公 司采取了更优惠的待遇。此案最终裁决美 国败诉。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二、国民待遇原则条款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第三节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一、含义 • 二、产生背景 • 三、协定主要内容 • 四、活动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