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园区道路交通规划研究分析

工业园区道路交通规划研究分析

工业园区道路交通规划研究分析
【摘要】工业园区规划工作中道路交通规划是重点任务。

由于工业园区道路交通具有独特性,因此在进行道路交通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工业园区实际需要以及其道路系统特征,设计完善的交通系统。

本文将以工业园区内涵为切入点,对工业园区交通特征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对如何对工业园区道路交通实现科学合理的规划展开进一步探讨。

旨在通过本文论述为工业园区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工业园区;道路交通;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管理中,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重要内容,对工业园区整体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工业园区的道路组织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政相关管线施工等都有着一定影响。

在园区道路规划中,要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和需求,要满足客流、物流以及人流通畅,同时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相应保障。

现阶段我国工业区发展迅速,面对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针对工业园区的交通设计要符合园区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

本文将以工业园区内涵为切入点,对工业园区交通特征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对如何对工业园区道路交通实现科学合理的规划展开进一步探讨。

旨在通过本文论述为工业园区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1 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与传统城市的商业区或居住区不同,有其独有的特点。

园区的土地一般面积较大,其功能组织由工业生产区、生产服务区、科学研究区、生活居住区和商业服务区组成,是一个综合的生产与生活区域。

园区要充分发挥其功能,首要任务需要制定园区规划与发展战略,而园区道路交通规划则是园区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园区规划的质量和可操作性。

只有具有合理顺畅的道路交通,才能正确引导工业园区的用地布局,以项目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从而充分体现工业园区的内涵。

2 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特征
工业园区道路交通不同于城市道路交通,其复杂程度不及城市交通,园区道路有着自身独特特征,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2.1 外部交通网络良好
针对我国工业园区统计调查来看,成功的工业园区都具备良好的外部交通网络。

即使园区与城区距离较远,但良好的交通层次和形式以及一定的交通辐射力,都对吸引企业入驻有着积极作用[1]。

2.2 内部交通系统化
工业园区的交通具有区位上的优势,为产业转移重要位置,但是产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其内部道路系统建设情况直接造成发展落后的局势。

因此要在工业园区内形成层次鲜明的交通网络系统,最大限度发挥道路功能。

2.3 人口出行特征
工业区园内人口居住人员复杂,既包括在岗职工,也包括在职不居住在园区的职工。

职工特征较明显,占高强度劳动职业的人数比例较多,因此该出行不多,且目的单一,基本属于满足生活需求类[2]。

在园区居住且工作于园区内的职业者主要出行范围为园内,选择自行车或步行即可满足出行需求。

2.4 生态环境影响
工业园区在进行工业生产环节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如废气、废水以及颗粒污染物等。

尽管园区在排放前会进行处理,但仍有部分排放在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

在环境保护背景下,道路的规划通产要沿着自然地形进行施工,以尊重环境为主,使道路建设和地形结构相符合,降低交通规划对环境的干扰和影响[3]。

2.5 道路整体景观
道路交通构成工业园区的整体空间结构,是整体园区的重要视觉要素。

在工业园区内沿着道路交通能够形成一个系统的视觉形态,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环境感受。

由于工业园区重要是车辆货运为主,因此使园区道路景观更加倾向于动态景观设计,对道路绿地以及景观设计等更加注重整体视觉感受。

3 工业园区道路交通规划
3.1 完善园区道路功能
在工业园区道路交通规划中要最大限度发挥其道路功能,既要满足车流、物流和人流运行通畅,同时也要满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线铺设,为其提供充足空间。

园区道路规划中还要充分体现出园区整体风貌和历史文化特征,提升文化价值[4]。

要满足园区通风、避灾等功能要求。

但为实现多功能道路规划,会使各功能之间出现矛盾。

因此道路交通设计中要以功能主次为规划依据,并结合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和规律设计道路分级系统,完善园区道路功能。

3.2 因地制宜开展规划设计
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采取因地制宜的对策开展道路设计。

园区交通网络结构布要依据实际地形和地质情况开展,同时也要满足园区行车出入需要。

在道路规划中要以平直设计为主要方向,减少土方施工,同时为园区行车以及排水等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当园区地理环境位于河网区域,要将园区交通平
行于河道,或垂直于河道地形,通常情况下可以设置一套人行道路、一套车流道路,两套系统分开设置。

园区位于低山丘陵地区时,主干路走向宜与等高线接近于平行布置,避免垂直切割等高线,并视地面自然坡度大小对道路横断面组合做出经济、合理的安排[5]。

当主、次干路布置与地形有矛盾时,次干路及其他支路都应服从主干路线形平顺的要求。

3.3 注重交通分流体系建设
工业园区道路的设计要保证车流和人流的畅通,要注重人流和车流分行,因此构建交通分流体系十分必要。

要明确机动车道路规划和非机动车道路规划,按照分道要求进行设计。

分流,即人流和车辆自称系统,在流通过程中不干扰对方。

分流体系规划要在工业园区主干道上实施,对主干路规划中要严格要求,不得因施工或其他情况占用人行道[6]。

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园区在绿化工程施工中并为设置人行道,在原人行道位置进行草皮铺设,将人行道推动机动车道。

这种行为将直接影响行人安全,给交通带来不便,因此应该杜绝。

3.4 注重整体协调性
要满足消防、救护、抗灾、避灾等特殊要求,还要结合其它市政设施的布局,尤其要考虑地下管线的布局要求。

其它市政基础设施的布局要注意配套齐全,各种工程管线包括电力、电讯、给水应该地下敷设,减少对工业园区日常生活的干扰。

各种设施之间要相互协调,便于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4 结束语
工业园区道路交通具有丰富的自身的特征,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也与一般城市交通设计不同。

工业园区交通系统具有丰富层次性,在规划设计中要注重交通组织效益化,同时高标准要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在园区的道路规划设计中要始终以工业园的定位为规划出发点,结合其地理实际环境特征规划,并利用自然条件以及社会因素等进行完善的道路网络设计。

道路规划要保证土地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与交通运输形成良好的配合,促进园区经济效益的获取,进而推进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娟,姚宏韬.工业园区道路交通规划探析——以铁岭县工业园区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
[2]黎锦胜.工业园区交通改造规划研究——以蛇口谷网交通规划为例[J].福建建筑,2013(01).
[3]王绪龙.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以中煤山西金海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05(01).
[4]沈小军,李星星,何翔.生态优先理念下的小型工业园区道路网规划——以丹阳精密制造产业园为例[J].交通标准化,2014(14).
[5]李培刚,卢志成.新时期滨海新城道路交通规划研究——以大连长兴岛为例[J].交通标准化,2011(11).
[6]惠英,杨东援.价值导向,保障资源,差别控制——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的道路交通若干指标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2(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