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2019届二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适用全国)

(完整版)2019届二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适用全国)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

4.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5.两种类型的比较项目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实质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影响因素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二者联系①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弱,反之亦然;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如图所示:6.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考向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基础的分析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污染的湖泊,鱼类大量死亡,腐生细菌增多,进一步加重污染,这种调节是负反馈调节C.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高【参考答案】C解题技巧生态系统调节中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比较比较项目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调节方式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结果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实例分析2.如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变化下,甲和乙两个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反应。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高于乙生物群落的B.甲和乙群落所在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生物种类完全不同C.不同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甲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则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答案】C考向二运用曲线模型理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3.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b可代表恢复力稳定性B.一般情况下,自我调节能力与a曲线相似C.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正相关D.所有生态系统都符合这一数学模型【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选项A,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弱;选项B,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与a曲线相似;选项C,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大,二者呈正相关;选项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也弱,不符合这一模型。

学&科网易错警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4个易混点(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还要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

食物链数量越多越稳定,若食物链数量相同,再看生产者,生产者多的稳定程度高。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3)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时,必须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因为二者一般呈负相关。

(4)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辨析:某一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恢复的过程,应视为抵抗力稳定性,如河流轻度污染的净化;若遭到彻底破坏,则其恢复过程应视为恢复力稳定性,如火灾后草原的恢复等。

4.如图所示,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B.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C.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答案】B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定的生态系统如没有物质的输入也能维持稳定B.除去农田中的杂草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C.生态系统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适当增加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下列各种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A.池塘生态系统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温带草原3.下列调节过程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切除动物睾丸会导致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加强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4.下列方法中,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A.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B.引入该生态系统原本不存在的外来物种C.使该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恒定D.只增加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5.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比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定较乙长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营养结构会变得更简单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以下有关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平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热带雨林中,落叶数量的增加促进了分解者繁殖B.藻类过量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C.消费者的增加推动了能量流动并加快了物质循环D.四季更替过程中,各种生物的比例依然相对稳定7.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关系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物种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B.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不同生态系统C→D时间不同,说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大小不同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高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崭新的高度,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的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养鱼塘中鱼的数量持续在K值可获得持续的高效益B.防治害虫可以利用捕食、竞争、寄生等种间关系进行C.外来物种入侵某个生态系统,往往能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从而提高其稳定性D.废弃物的资源化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9.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到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在由下表种群落构成的相应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植物种数/种演替阶段群落类型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 草丛34 0 02 针叶林52 12 13 针阔叶混交林67 24 174 常绿阔叶林106 31 16A.草丛B.针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常绿阔叶林10.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

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大功能。

(2)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

后期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加重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可知早期属于________反馈调节,后期属于________反馈调节。

(3)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一定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该特性被称为______________ ______。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该稳定性越________(填“强”或“弱”)。

(4)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出现雾霾,甚至PM 2.5爆表的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1.(2018·海南卷)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12.(2016·新课标1卷)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13.(2017·海南卷)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1.【答案】B2.【答案】C【解析】一般而言,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

北极冻原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温带草原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它们具有的生物种类依次增多,因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大,A、B、D均错误,C正确。

3.【答案】D【解析】切除动物睾丸会导致性激素分泌不足,从而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加强,属于负反馈调节,A不符合题意;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属于负反馈调节,B不符合题意;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属于负反馈调节,C不符合题意;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D符合题意。

4.【答案】A【解析】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使食物网更加复杂,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项正确;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导致原有物种的灭绝,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项错误;使该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恒定,只能保持稳态,并不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项错误;只增加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使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