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慰藉/籍贯B. 诛杀/茱萸c. 瓦砾/闪烁D. 绵亘/旦夕啜泣/拾掇慎重/缜密渎职/案牍讪笑/汕头数学/数见不鲜山脉/脉脉含情蹊跷/另辟蹊径省略/不省人事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砝码简练侯车室引吭高歌B . c .辨别赡养九洲琐屑主旋律斑马线反腐倡廉抨然心动D .暧昧沧桑度假村发号施令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 李明偶遇小学同学陈军;李明说:“多年不见;很是挂念;令尊身体可好?”B. 王芳受邀到丽丽家参加生日晚会;王芳说:“我一定按时到寒舍赴约。
”c. 王明挑选了一张个人照送给同桌丁莉作毕业留念;他在照片背面写上“丁莉惠顾”。
D. 郑经理因为堵车迟到;他一见到客户赶紧道歉:“不好意思;让您恭候多时了。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目前网游市场竞争无序;相关部门严格监管;进一步规范经营者、开发者和管理者的行为。
(2)乘客信息安全是交通运营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应随便乘客个人信息。
(3)“汶川地震十周年遥感动态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汶川震区堰塞湖风险已基本消除。
A. 必需暴露截止 B. 必须暴露截止c. 必需泄露截至 D. 必须泄露截至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全民健身指南》;科学的健身指导不仅能帮助健身者避开运动误区;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
B. 长江大保护不可能一挥而就;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推进落实;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c. 浙江馆里;近3米高的新昌青藤编织工艺品“滕王阁”、五彩斑斓的仙居无骨花灯、晶莹如玉的龙泉青瓷等;令人目不暇接。
D. 动画电影《妈妈咪鸭》讲述了大雁和鸭子姐弟冒险的故事;影片卡通形象动作夸张;语言幽默;让观众忍俊不禁。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日;四川某县从全国近百名报名者中招聘了10名乡村规划师;他们特别的职业、优厚的待遇;广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B. “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成效明显;京津冀、珠三角等地空气质量大为改善;其中2017年京津冀PM2. 5浓度比2013年下降了3倍多。
c. 亚洲篮坛呈现出新的格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队的加入提高了亚洲篮球的竞技水平;对中国男篮在亚洲的地位造成了冲击很大。
D.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郑州大学对东汉帝陵及其陵园进行了大规模勘探;明确了帝陵墓家的基本特征;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7. 对下列句子所运用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老板“怕”顾客;何愁服务不周到?也许;这就是“怕”的本质。
②第一次下地干活;真累!一天下来;腰痛得像断了似的。
③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A. ①反问②夸张③比拟B. ①设问②夸张③比拟c. ①反问②比喻③借代D. ①设问②比喻③借代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为全民义务植树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公民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提供了新的方便。
①用户通过自己的各种节能环保行为;积攒“绿色能量”;用来养大“虚拟树”②“虚拟树”长成后;企业和公益合作伙伴会出资种下相应数量的真树③例如某大型网络公司的“蚂蚁森林”活动就吸引了很多人在手机上种“虚拟树”④这种方式既有创造力;又有意义;目前已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用户参与⑤庞大的“线上”用户和“线下”企业一起发力;大大提高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A. ③①②⑤④B. ③①②④⑤C. ④⑤①②③D. ④③②①⑤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9-1l题。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右撇子的人在世界上占绝大多数;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为此提出了多种理论;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有一个简单的理由:哪只手方便就用哪只手。
如果你用某只手来写作;那你吃饭用的还会是同样一只手。
英国利物浦大学考古学家娜塔莉·尤奥米尼说道;大约占人口85%的人用的都是右手;事实上;人类群体中从未出现过左撇子占多数的情况。
使用左手还是右手;实际上是由大脑控制和决定的。
大脑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右半球控制左侧身体;换句话说;大脑的左半球控制着右手、右眼和右腿的动作。
一些人认为;动物大脑两半球神经活动的分工进化已有5亿年的历史。
这种进化可让大脑更有效率地同时执行不同任务;左半大脑执行常规操作;比如觅食;右边大脑以逸待劳;及时发现来自捕食动物的危险;并做出快速反应;例如各种鱼、蟾蜍和鸟类;都更有可能向右眼看到的猎物发起攻击。
人类的祖先开始用两条腿走路很可能是为了腾出双手来执行新的任务;如制作工具等。
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妮·布拉西尼认为:左右手不对称使用很可能从早期人类开始使用工具;或采取直立行走姿态时就己经开始了。
为了寻找支持这些理论推测的依据;布拉西尼和她的同事对黑猩猩的偏手性习惯进行观察研究后发现;猿类动物四肢着地站立时并没有显示出真正的左右手偏向性;只有在不得已采取直立姿态时;才会出现偏向一边肢体的倾向性;但在黑猩猩个体中;左撇子与右撇子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
显然;推动早期人类普遍偏向于使用右手;导致如今右手性占绝对优势可能另有原因。
研究人员自己用左手和右手制作古代石器和工具;然后与早期人类制作的工具进行比较;并没有发现200多万年前的古人主要用右手制作工具的多少证据。
然而;在肯尼亚科比福拉出土的150万年前古老人类分支能人和直立人制作的石器展示了早期人类惯用右手的一些证据;另外大约60万年前另一个人类分支海德堡人也证明了史前人类使用右手的偏好;例如;海德堡人保存下来的牙齿化石的磨损情况表明他们通常是用右手将食物放进嘴里的。
但这些证据只是告诉我们人类偏向于使用右手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并没有告诉我们原因。
一些人认为偏手性现象可能与语言的出现有关。
大多数人都用大脑左半球处理大部分语言信息;这种左脑专司语言处理职能的倾向甚至比右手性特征更为常见。
这表明右手性偏好可能只是左半球大脑语言处理能力进化的“副产品”。
这一理论称之为“语言人假说”。
人类两足站立直立行走的进化促进了偏侧性的普遍产生;而倾向于右侧的偏向性则在稍后随着语言的进化而产生。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偏向于使用右手;但如果你是左撇子;也不气馁。
科学家认为;没有证据表明左撒子现象是一种缺陷;事实上一些研究表明;左撇子可以更轻松地从脑损伤中恢复;在一些对抗性运动中;左撇子甚至更可能因打破常规而获得优势。
(选自《大自然探索》2017年第7期)9. 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不支持科学家布拉西尼的理论推测的一项是()A. 猿类动物在采取直立姿态时;会出现偏向一边肢体的倾向性。
B. 黑猩猩在直立时;左撇子与右撇子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
c. 研究发现;200多万年前古人制作的石器和工具没有显示右手偏向性。
D. 150万年前古老人类分支能人和直立人制作的石器证明了早期人类惯用右手。
10.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动物大脑两半球的神经活动是分工的;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右半球控制左侧身体。
B. 海德堡人的牙齿化石的磨损情况;显示了60万年前史前人类己偏好使用右手。
c. 除了偏手性现象;人类中的大多数还有大脑左半球处理大部分语言信息的偏向性。
D. 从“语言人假说”可推断;人类右手偏向性的出现早于左脑专司语言处理职能倾向的出现。
11. 关于多数人是右撇子的原因;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多数人是右撇子的原因与大脑对身体的控制有关。
B.普通人认为右手使用方便造成了右撇子;但实际上左撇子也有独特的优势。
C.确定人类右手偏向性出现时间的证据;也解释了多数人是右撇子的原因。
D.把语言进化和右手偏向性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可能会找到多数人是右撇子的原因。
三、本大题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唐]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①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梅花[清]汪中孤馆寒梅发;春风款款来。
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
[注]①江岭;指大庾岭等五岭;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
唐代罪人常流放于此。
12.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孟诗前两句写友人由“才子”沦为“流人”;感叹其境遇的变化。
B. 汪诗前两句用“孤”“寒”二字渲染阴冷气氛;“款款”二字写春天到来缓慢。
c. 孟诗后两句写景虚实结合;虚写江岭的梅花;实写北地的春色。
D. 汪诗后两句写故园花落、江上花开;一“落”一“开”;形成对比。
13. 两首诗都写了梅花;但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
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5分)四、本大题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陆续字智初;会稽吴人也。
世为族姓。
祖父闳;字子春;建武中为尚书令。
美姿貌;喜著越布单衣;光武见而好之;自是常敕会稽郡献越布。
续幼孤;仕郡户曹史。
时岁荒民饥;太守尹兴使续于都亭赋民粥①。
续悉简阅其民;讯以名氏。
事毕;兴问所食几何?续因口说六百余人;皆分别姓字;无有差谬。
兴异之。
刺史行部;见续;辟为别驾从事。
以病去;还为郡门下掾。
是时楚王英谋反;阴疏天下善士。
及楚事觉;显宗得其录;有尹兴名;乃征兴诣廷尉狱。
续与主簿梁宏、功曹史驷勋及掾史五百余人诣洛阳诏狱就考②;诸史不堪痛楚;死者大半。
唯续、宏、勋掠考五毒;肌肉消烂;终无异辞。
续母远至京师;觇候③消息;狱事特急;无缘与续相闻;母但作馈食;付门卒以进之。
续虽见考苦毒;而辞色慷慨;未尝易容;唯对食悲泣;不能自胜。
使者怪而问其故。
续曰:“母来不得相见;故泣耳。
”使者大怒;以为门卒通传意气;召将案之。
续曰:“因食饷羹;识母所自调和;故知来耳。
非人告也。
”使者问:“何以知母所作乎?”续曰:“母尝截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是以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