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成本调研分析与对策
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成本调研分析与对策
合计
10
13.16
7
9.21
76
100.00
表 病虫害存在的原因
参选项 option
选择此项数
占比(%)
number Select this Percentage (%)
A:品种问题
13
29.55
B:种植技术管理不到位
18
40.91
C:设施设备原因
3
6.82
D:其他
10
22.73
合计
44
100.00
总计
各地区微型薯各项投入占比(%)
河北 Hebei
甘肃 Gansu
26.62
17.58
38.17
48.39
3.30
3.25
13.81
10.67
5.37
4.92
1.69
15.18
11.05
——
100.00
100.00
云南 Hebei
贵州 Gansu
33.09
34.03
55.56
39.81
2.89
4.80
0
全国栽培面积8700万亩,按每亩300斤计算,每年需
健康种薯约2600万吨。
FAOSTAT, 2014
健 康 种 薯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专题报告
• 健康种薯
– 脱毒种薯 – 不带危险性病虫害 – 纯度高 – 生理状态好 – 产量潜力大
健 康 种 薯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专题报告
使用脱毒种薯的 田间长势
企业所在地 云南昆明 云南丽江 云南楚雄 贵州毕节 贵州遵义
内蒙古呼伦贝尔 内蒙古呼伦贝尔 内蒙古呼伦贝尔
贵州安顺 山东德州 山东枣庄 云南昭通 云南昆明 云南大理 贵州盘州 甘肃定西 甘肃渭源 甘肃天水 河北沽源 湖北恩施 湖北武汉 宁夏固原 宁夏西吉 宁夏西吉
基本结论:生产模式分析(基质栽培)
病,基质栽培生产微型薯遇到的病害为疮痂病。
表 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参选项 option A:病虫害防治
B:机械化
C:水肥管理
选择此项数 number Select this
19
13
16
占比(%) Percentage (%)
25.00
17.11
21.05
D:环境控制(温湿气光)
11
14.47
E:存储 F:周年生产
退化带毒种薯的 田间长势
健 康 种 薯 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专题报告
研究背景
现行的三代或两代脱毒种薯体系, 微型薯需求量大。
微型薯生产中仍存在以下几个方 面的问题(1)微型薯生产模式 占比、生产能力、市场需求不明 确;(2)脱毒种薯价格居高不 下,成本构成不明。
目的考察脱毒种薯生产模式,调 研种薯生产的成本构成及主要占 比,为降低成本、高效生产提出 建议。
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专题报告
微型薯基质栽培生产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普遍的生产方式,我国约80%的微型薯生 产量由基质栽培生产。
河北张家口地区使用蛭石穴盘栽培生产微型薯,将蛭石铺设在50cm×50cm×10cm穴 盘内,试管苗基质扦插生产。为避免土传性病害,蛭石多为一次性使用,每茬更换 新的蛭石。扦插密度81-90株/盘(326-360株/㎡ ),每亩需1600盘。生产季为每年4 月底5月初扦插,9月份收获,早熟品种可在8月开始收获,一年生产一季,微型薯 (原原种)繁育两代后作为商品种薯。生产能力(2 g以上的微型薯,下同)达20-25 万粒/ 亩。
——
45296.32 黑龙江 Heilongjiang 0.00±0.00 4033.33±450.92 400.00±70.00 1239.33±219.09 268.33±44.75 266.67±57.74
6207.67
在不计算固定设施投入的情况下,平均总投入在30000元/亩,每粒微型
薯成本在0.15元/粒左右(按平均20万粒/亩折算)。在基质栽培模式下,成本
云南和贵州等地生产模式和甘肃地区基本相同,但所用基质不限于蛭石,开发 了不同种类的基质,如腐熟松针土、薏仁米谷糠等。云南贵州地处我国偏南,气候 条件满足一年两季(晚熟)甚至三季(早熟)生产,试管苗扦插时间分别在春季的 2-3月及秋季的9-10月,早熟品种温室可实现一年三季生产。种植密度在200-250株/ ㎡。
甘肃宁夏:水费投入;云南贵州:基质投入;黑龙江(网棚大田):种苗和劳动力。
基本结论:生产中遇到问题分析
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专题报告
调查问卷设置“当前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出现在哪些方面”备选项有水
肥管理、贮藏、病虫害防治等6个参选项。结果显示当前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主要出现在病虫害方面。根据实地调查,大田生产微型薯主要病害为晚疫
对策分析
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专题报告
在不计算固定设施投入的情况下,生产成本投入主要集中在种苗、劳 动力、基质投入三个方面,各个地区略有差别。根据本次调研研究结果提 出可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行性措施:一是机械化代替人工。开发针对微型 薯生产的配套机械,主要在机械化扦插和收获两个方面,可将大量的劳动 力从枯燥、重复的人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二是探索试管薯产业化生产技术。 在组培条件下诱导1 g以上的试管薯,在更好的控制微型薯质量的同时,探 索试管薯代替微型薯的道路。
主要集中在种苗、基质及劳动力投入,各地区因生产方式不同而略有差别。
基本结论:生产成本构成分析
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专题报告
成本构成 Cost composition
基质投入 种苗投入 土地投入 劳动力投入 肥料农药投入 水电及其他投入
穴盘投入 总计
基质投入 种苗投入 土地投入 劳动力投入 肥料农药投入 水电及其他投入
总计
表 各地区微型薯生产成本投入(元/亩)
河北 Hebei
5783.33±1511.90
甘肃 Gansu
6382.00±682.73
8294.00±5809.28
17565.60±1648.29
716.67±144.34
1180.00±469.84
3000.00±1732.05
3874.40±1099.24
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专题报告
基本结论:生产模式分析(网棚大田栽培)
在黑龙江、内蒙古等高纬度、高海拔地区,为减少基质成本,使用大田土壤就 地栽植生产微型薯。试管苗先假植于苗盘或营养钵中,一般假植20天左右,然后定 植到大田中,定植密度8000-12000株/亩。一般6月初定植到大田,9月中下旬收获。 微型薯(原原种)繁育一代作为商品种薯。生产的种薯定义为标准原种。
750.00±348.81
900.00±200.00
1272.50±785.51
2920.00±2402.28
470.00±196.47
575.00±217.94
450.00±251.66
512.50±193.11
25918.75
18761.25
宁夏 Ningxia 12782.33±691.92 24373.32±1394.53 800.00±200.00 1546.67±50.33 556.67±51.32 5237.33±149.77
目前仅在我国的黑龙江省克山县、大兴安岭市,内蒙的海拉尔等高纬度高海拔 地区种薯企业使用,微型薯生产量约占总量的15%左右。
基本结论:生产模式分析(雾培体系)
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专题报告
雾培体系我国使用较晚,因前期固定设施投入大,技术要求高,目前仅在少数 几家单位使用。生产量约占微型薯总生产量的5%。根据调研,雾培体系生产微型薯 方式为水培假植试管苗到株高20 cm左右,移栽固定到不透光培养箱进行微型薯生产, 营养液循环雾化供给植物根部,一般为15 min喷雾30 s,苗床定植密度在45-50株/m2, 后期地上部绑扎固定。微型薯可人工多次采收,生产效率可达到22-25粒/株。但当前 调研发现雾培生产微型薯存在采收期不一致导致薯块休眠期差异、薯块皮孔外翻、 营养液使用后处理不环保等问题,需要科研工作者进一步研究优化。
5.8 million ha, 30% of the world tons 89 million t, 24% of the world
100,000,000 90,000,000 80,000,000 70,000,000 60,000,000 50,000,000 40,000,000 30,000,000 20,000,000 10,000,000
离地栽培是趋势。
基本结论:生产模式分析(基质栽培)
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专题报告
甘肃和宁夏地区多为就地铺设营养土,上铺一层网纱,再铺设一层5-6 cm厚蛭 石,扦插脱毒试管苗生产。密度多为200株/㎡。网室一年一季,温室可实现一年两 季,生产季为4月到9月以及10月到次年2月。生产能力可达到25万粒/亩。
企业所在地 云南 贵州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 四川 四川 四川 河北 河北 河北 河北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专题报告
问卷调查24家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企业名称 云南泵龙马铃薯种植有限公司
宁蒗县佳禾种子有限公司 禄丰爱德脱毒苗木繁育有限公司 毕节市泰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遵义市华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呼伦贝尔农垦薯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兴佳薯业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森丰薯业有限公司 安顺新金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枣庄泓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农垦昭通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昆明云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使用雾培体系生产微型薯企业较少,所占规模较小,本次调研并未取得生 产成本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