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5-03-13T11:41:13.34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4期供稿作者:周建辉[导读] 当发现结构外观存在蜂窝、麻面、露筋、孔洞、裂缝、夹渣等质量缺陷时,要求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处理。

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实际缺陷的不同程度区别对待。

周建辉中铁城建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火车站站房施工技术的控制能够提高站房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站房的技术研究。

本文以民乐站工程为例分析了测量放线、桩基础与站房主体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可作为同类站房施工的参考。

关键词:测量放线;桩基础;混凝土新建兰新铁路甘青段民乐站房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火车站,站房主要功能侯车、售票,辅助办公及部分商业。

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合钢结构,基础为人工挖孔桩。

站房地上两层,为站台层、夹层,地下一层。

站台层地面绝对标高为2224.218m,与入口广场平层。

站台位于站房主体建筑西侧,站台长为450m,宽度为9.0(8.0)m。

站台雨棚长为200m,宽度为10.30(8.00)m。

站房主体最高点
距地面13m,站台雨棚檐口平站台边,檐口结构底面距站台面5.50m。

站台层地面标高2224.218m(黄海高程)作为建筑物相对标高±0.000。

站台面标高为2224.158m,出站通道相对标高为-8. 0m。

一、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是施工的重中之重,贯穿整个工程的始终。

前期建立坐标系、测高程、站房定位是第一步。

由于甲方未给坐标控制点,坐标系及站房定位工作不能进行,通过测高程得出沿线附属用房、综合维修工区及站房场地高程不够,也影响了基础的施工。

然而这段时间,项目部主要是零件设施施工及前期内业准备工作。

甲方给了坐标控制点后,坐标系建立,八局在站房范围内回填土至桩基施工标高,开始放桩位,准备人工挖孔桩。

测量施工要点如下:(一)放样前的准备工作
1、为了提高放线精度,防止安置全站仪产生的系统误差过大。

在测量放线前必须将现场的坐标点与测绘院所提供的导线进行联测,确定现场点坐标数据没有问题后,方可进行放线测量。

2、放样前,每个测量人员必须了解图中,各轴线间尺寸、墙体厚度、门洞位置尺寸及每个独立柱、承台大小尺寸、标高等。

(二)±0.000以下施工放样
1、当底板垫层打好后,用全站仪根据定位条件测出站台内的柱、楼梯位置并用墨线弹在垫层上、并用红油漆作标识。

2、±0.000以下施工放样。

当土方挖出基础桩后,用水准仪根据现场内引测高程点在每个基础桩上测出桩顶的设计控制标高。

根据标高控制线破基础桩桩头,把每个基础桩破除到桩顶的设计标高,然后浇注承台垫层。

将全站仪架设在轴线控制桩点上,将轴线控制线直接投测到垫层上,并用墨线弹出。

然后根据图纸放出承台的大小、墙、柱的位置。

(三)±0.000以上施工放样
在首层板面放线时要根据测绘院提供的导线坐标,应用全站仪将导线坐标引测到首层板面,然后再根据南北站房首层图纸中所注的主要控制轴线坐标数据,定出其交点位置,根据主要控制轴线将其它细部轴线和墙、柱、门洞的准确位置定出;并根据北站房主体结构形式,在一层板面上布设轴线(或轴线外移1米控制线)竖向投测点(轴线内控点)的位置。

从地上一层顶板开始往上所有层,必须在轴线竖向传递位置,每层板面上预留孔洞以便用激光铅直仪进行测设。

(四)桩基础测量
1、平面控制
在平面控制网中确定合适的引测点,计算出工程桩与引测点之间的相对角度、距离位置关系。

施测时架设全站仪在引测点上,根据内业计算的数值采用极坐标的方法将工程桩的中心点投测到场地上,桩中心点确定以后,做好十字临时控制引桩,保证工程桩的位置准确。

在平面控制网中选择一根不同于放线依据的控制点进行复测,合格后报监理方验收。

2、高程控制
依据现场高程控制点,在现场选择不易被破坏且能通视的位置设置三个水准点,形成控制网,根据设计桩顶标高的要求,以此引测至工程桩四周的临时标高桩上。

利用不同于引测的标高点标高桩进行复合,合格后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标高桩进行保护并报监理验收。

二、桩基础
民乐站房基础形式为桩基础,成桩工艺为人工挖孔灌注桩。

我作为现场技术人员,责任重大。

1、准备阶段
工程开工前,由总监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参加业主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检查各方在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桩号编制和挖孔桩施工进行路线图。

2、桩基开挖阶段
挖孔过程中经常检查井口尺寸和平面位置。

孔口中心线偏斜不得大于孔深的0.5%,截面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孔口平面位置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

监督孔内挖出的土石方及时运至指定区域,井口周边禁止堆放土石方;正在开挖的桩孔停止作业或已挖好的成孔,必须设置牢固的盖孔板。

3、钢筋笼制作与安放
钢筋笼宜分段制作。

主筋在下料前应先校直,并清除钢筋表面污垢、锈蚀等,准确控制下料长度。

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宜采用焊接,连接时50%的钢筋接头应予错开焊接,不应使全部接头处于同一断面上。

为保证保护层厚度,钢筋笼上应设保护层垫块,设置数量每节钢筋笼不应少于二组,长度大于12m的中间应增设1组。

每组块数不得少于4块,且应匀称地分布在同一截面的主筋上。

安放前监理人员应对预制钢筋笼应中间验收合格,才能沉放。

4、模板安装、混凝土拌制和浇筑
要求护壁混凝土采用机械拌制,护壁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灌注桩砼强度,护壁的孔口内圈高于外圈5cm以上,护壁厚度上口15cm,下口10cm;桩孔每挖深0.5~0.9m左右浇筑护壁,严禁只挖不护壁。

监督按交叉顺序开挖桩孔,相邻两根桩不得同时成孔或浇筑砼。

5、成桩质量检查
钢筋笼制作应对钢筋规格、焊条品种、焊缝长度和质量、主筋、箍筋的制作偏差等。

浇注混凝土前应按要求对已成孔的中心位置、孔深、孔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等进行检查。

对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采用钻芯取样法检查。

待强度报告出来后,经过桩基检测未发现质量问题。

三、钢筋砼框架主体结构
民乐站房主体为钢筋砼框架结构。

在施工中存在了很多的问题,钢筋出现了浪费严重、绑扎不规范,模板验收不严谨砼浇筑完后出现了错台严重、平整度、垂直度误差大,砼浇筑后出现了漏筋、蜂窝麻面、甚至狗洞。

从这些问题中我总结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要点。

1、原材料检查
对所用的水泥、砂等原材料进行进场检验,查验质量证明文件和见证取样试验报告。

检查砌筑砂浆的标号、配合比,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符合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砂浆禁止使用。

2、模板
在混凝土浇筑前认真细致地对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复验。

检验的要点包括:模板及支架的选用必须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支撑系统应稳定、牢固,模板的轴线、标高、几何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模板拼缝严密、模板内清理干净;后浇带模板的架设应符合施工技术方案要求;模板支架的上下层应对准并铺设垫板,跨度大于4M以上的梁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

3、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
当发现结构外观存在蜂窝、麻面、露筋、孔洞、裂缝、夹渣等质量缺陷时,要求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处理。

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实际缺陷的不同程度区别对待:对一般的混凝土质量缺陷监理方应发出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整改;对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严重质量缺陷,要求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设计、建设、监理单位审查认可后,才能进行处理,在实施处理过程中,监理人员须旁站监督,对产生质量缺陷的部位重新检查、重新验收。

参考文献
[1] 崔利鹏,崔俊燕.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站站房超长无缝结构施工技术[J]. 铁道标准设计, 2011年12期.
[2] 杨庭友,王亚桥,秦明珉.武汉火车站三跨刚构拱桥高密度钢筋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 2010年4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