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动物之家及动物模仿游戏
申请主体: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项目概述:
1)项目内容简述:(200-300字)
动物之家及动物模仿游戏为一套生动有趣、广受欢迎的环境教育设施,包括:燕窝、蛛网、蜂巢、鸟笼、兽笼等仿的、放大的“动物之家”,以及林麝上树、野狼钻洞、壁虎爬墙、蛇形花桩、猿猴挂臂、鸟岛欢聚等仿生游戏。
我们利用普通的材料,如钢管、砖墙、木桩、木板、绳网等,将简单、常见的游戏设施赋予了生态保护、环境教育的含义。
这套设施最具特色之处在于参观者能够参与其中,体验一把“当动物”的感觉。
2)项目地点:北京市大兴区
3)项目执行周期:长期
4)项目合作方及角色:
资金提供者:北京市科普联席会议,项目创意及制作者: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5)项目资金总额:20万元
资金来源:北京市科普联席会议
项目综述:
1)项目背景(问题根源)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以下简称麋鹿苑)是一个以麋鹿保护与研究、生态保护与生态道德教育为己任的公益单位,也是一个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的生态博物馆。
在长期的环境教育实践中麋鹿苑的环境教育工作者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生动活泼的教育手段,此项目就是这些教育手段中的精华之处。
2)项目目标(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让参与者体验动物的感受,从而激发人们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
3)项目活动(做了什么)
动物之家及动物模仿游戏为一套生动有趣、广受欢迎的环境教育设施,包括:燕窝、蛛网、蜂巢、鸟笼、兽笼等仿的、放大的“动物之家”,以及林麝上树、野狼钻洞、壁虎爬墙、蛇形花桩、猿猴挂臂、鸟岛欢聚等仿生游戏。
我们利用普通的材料,如钢管、砖墙、木桩、
木板、绳网等,将简单、常见的游戏设施赋予了生态保护、环境教育的含义。
这套设施最具特色之处在于参观者能够参与其中,体验一把“当动物”的感觉。
我们利用一堵原有的矮墙,在其一面用灰砖彻了一个很大的燕窝,大到足可容纳一个成人或者两三个孩子,在燕窝旁我们做了这样的说明:燕窝,被一些人食用,您可知道?燕窝乃是金丝燕用唾液拌海藻筑成的巢。
当人们把新婚之燕辛勤筑就在岩壁的“产房”撬走之后,它们便无家可归,无处产卵……嘴下留情吧,吃客!
蛛网是架在两个水泥架子上的两张大绳网,旁边写着:蜘蛛之家,欢迎上网;蜂巢则是一组6角型的大木盒子,展板上介绍关于蜜蜂与蜂巢的知识。
最发人深省的是与蛛网、蜂巢这些自然界中动物给自己修筑的家相对应的四个大铁笼子,它们分别是鸟笼与兽笼,每次前来参观的学生走到这里的时候,麋鹿苑的科普教师都会问:同学们,这是谁的家?就会有学生大声的、理直气壮的回答:鸟的家。
听到这样的回答,指导教师就会引导学生钻进笼子里体验一下被囚禁的感觉,告诉他们樊笼不是动物之家。
还有一套好玩、有趣的游戏设施:动物模仿游戏。
简单的独木桥被叫作林麝上树,常见的攀岩我们说是壁虎爬墙……学生走到此往往乐而忘返。
4)项目成果指标(可量化的项目直接成果)
自项目建成以来,尤其是麋鹿苑免费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有20万左右的参观者参与此项目的活动或者观看项目中的展板说明。
简要描述项目的成功之处:(生态、环境、社会影响)
喻教于乐是环境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动物之家及动物模仿游戏项目是这一手段的很好体现,无论孩子或是成人,在游戏中体验了动物的感受,激发了他们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简要描述项目中各合作方的关系、成功合作的事例:
北京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是麋鹿苑长期的合作伙伴与资金支持者,近十年来每年都会为麋鹿苑的科普工作下拨一定数量的科普经费,此项目就是麋鹿苑用这些经费陆续建成的。
图片资料编号并作简短说明
P122-001动物之家-燕窝
P122-002生态游戏区
P122-003动物之家-鸟笼
P122-004野鸟的自白
P122-005动物模仿游戏-壁虎前行
P122-006野狼钻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