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交育种》PPT课件

《回交育种》PPT课件

抗病植株(RR)。
精选课件ppt
13
本实例所说明的回交方法是比较容易实行的, 因为抗锈性是由显性单基因所控制,而且 每一回交后代中,抗病植株容易借人工接 种加以鉴定,育种过程如图6—2。其育种 过程与上面提及的一般回交育种的步骤相 同。
精选课件ppt
14
精选课件ppt
15
如果导人的性状隐性遗传时,可将回交一代 自交,在分离的自交后代中选株回交(图 6—3),或在回交一代中作较多的回交,同 时在回交株上自交,将回交与自交后代对
第六章 回交育种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回交:两个亲本材料的杂交后代,再与原亲
本之一重复进行杂交称为回交。 回交育种:从杂种一代起多次用杂种与亲本
之一继续杂交,从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精选课件ppt
1
回交育种法是育种家改进品种个别性状的一 种有效方法。
当A品种有许多优良性状,而个别性状有欠缺 时,可选择具有A所缺性状的另一品种B和 A杂交,Fl及以后各世代又用A进行多次回 交和选择,准备改进的性状借选择以保持, A品种原有的优良性状通过回交而恢复。因 此,回交育种法速度快,在改良农作物品 种个别缺点时有独特的功效。
精选课件ppt
6
第二节 回交育种方法
一、亲本的选择
轮回亲本必须是各方面农艺性状都很好,只有个 别缺点需要改造的品种。缺点较多的品种不能用 作轮回亲本。应该特别注意对轮回亲本的选择, 要确保经过改造以后的轮回亲本,即新选育的品 种在生产上有继续利用的价值。如果轮回亲本选 得不准,经过几次回交后,选育的新品种落后于 生产形势的要求,就将前功尽弃。所以,轮回亲 本最好是在当地适应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较 好,经数年改良后仍有发展前途的推广品种。
精选课件ppt

5
回交和自交后代群体中纯合基因型的性质不一
样。以一对杂合基因Aa为例,自交所形成 的2种纯合基因型是AA和aa;而回交 Aa×aa后代群体中,纯合基因型只有一种 aa,即为轮回亲本的基因型。在相同育种进 程内,就一种纯合基因型来说,回交比自交
达到某种纯合基因型个体的频率快。例如,
自交F4,AA或aa两种纯合基因型个体的频 率各有43.75%,而育种进程相同的 BC3F1中,aa一种纯合基因型个体的频率已 达87.5%,这说明回交比自交控制某种基 因型比率的效果要高得多。
精选课件ppt
11
(一)质量性状基因的回交转育
如果要转移的性状是由显性单基因控制,那 么在回交过程中,转移的性状容易识别, 回交就比较容易进行。
例如,想通过回交,把抗锈病基因(RR)转移 到一个具有适应性但不抗病(rr)的小麦A品 种中去。
精选课件ppt
12
可将品种A作为母本与非轮回亲本杂交,再以 A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育种,A含有育种家 希望能在新品种上恢复的适应性和高产性
精选课件ppt
2
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轮回亲本,如A品种称 轮回亲本。因为也是有利性状(目标性状)的 接受者,又称受体亲本;只有第一次杂交
时应用的亲本,如品种B称非轮回亲本,它 是目标性状的提供者,故称供体亲本。回
交表达方式如: [(A×B)×A]×A……或 A3×B等。式内表明A为轮回亲本,在第一 次杂交时使用一次、回交使用二次。此外,
也用BC1或BC2分别表示回交一次或二次, 以BC1Fl、BC1F2分别表示回交一次的一 代和回交一次自交的二代。回交方法和步
骤总结于图6—1。
精选课件ppt
3
精选课件ppt
4
在回交育种杂合基因群体中,杂合基因型逐 渐减少,纯合基因型相应地增加。纯合基 因型变化的频率都是(1—1/2r)n(n为杂种 的杂合基因对数,r为回交的次数)。这点和 自交群体是一样的。
精选课件ppt
9
如果希望通过回交而转育的是一个质量性状, 应该选择一个其他性状和轮回亲本尽可能 相类似的非轮回亲本,这样可以减少为了 恢复轮回亲本理想性状所必需的回交次数。
精选课件ppt
10
二、回交后代的选择
在回交后代中必须选择具备目标性状的个体再作回 交才有意义,这关系到目标性状能否被导人轮回 亲本,亦即回交计划的成败问题。为了更快地恢 复轮回亲本的优良农艺性状,应注意从回交后代, 尤其是在早代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而农艺性状又 与轮回亲本尽可能相似的个体进行回交。为了易 于鉴别和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应创造使该 性状得以充分显现的条件。例如目标性状为抗病 性时,则需要创造病害流行条件。具体的做法, 因所转移的目标性状的显性和隐性、是质量性状 还是数量性状有所不同。
状的基因。在F1中锈病基因是杂合的(Rr)。 当杂种回交于A品种(n)时,将分离为两种 基因型(Rr和rr)。抗病(Rr)的小麦植株和感 病(rr)的植株在锈菌接种条件下很容易区别, 只要选择抗病植株(Rr)与轮回亲本A回交。 如此连续进行多次,直到获得抗锈而其他
性状和轮回亲本A品种接近的世代。这时, 抗病性状上仍是杂合的(Rr),它们必须自交 一代到两代,才能获得稳定的纯合基因型
精选课件ppt
7
非轮回亲本(供体)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它必 须具有改进轮回亲本缺点所必需的基因, 要求所要输出的性状必须经回交数次后, 仍能保持足够的强度,同时其他性状也不 能有严重的缺陷。非轮回亲本整体性状的 好坏,也影响轮回亲本性状的恢复程度和 必须进行回交的次数。非轮回亲本的目标 性状最好不与某一不利性状基因连锁,否 则,为了打破这种不利连锁,实现有利基 因的重组和转育,必须增加回交的次数。
精选课件ppt
8
非轮回亲本被转移的性状最好是简单的显性 基因控制的,这样便于识别选择。如有困 难,也必须是有较高遗传力的性状,这是 十分必要的。因为在回交过程中,每一轮 回交,对正在被转移的性状都必须进行选 择,性状的遗传力强,选择的效果明显。 而且这一性状最好容易依靠目测能力加以 鉴定,这样在回交育种应用上就比较方便。
应种植。凡是自交后代在目标性状上呈现
分离者,说明其相应的回交后代中必有一
些带有目标性状基因,那就可以在该后代
中继续选株回交并自交。而自交后代不出
现分离的,其相应回交后代即可淘汰。如
果能筛选出与该隐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 标记(详细见第17章),那么就可以借助于 分子标记进行连续的回交转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