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资料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资料

一、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1) P σ 比例极限2) e σ 弹性极限3) b σ抗拉强度4) s τ扭转屈服强度5) bb σ抗弯强度6) HBW 压头为硬质合金球时的布氏硬度7) HK 显微努氏硬度8) HRC 压头为顶角120︒金刚石圆锥体、总试验力为1500N 的洛氏硬度9) KV A 冲击韧性10) K IC 平面应变断裂韧性11) R σ应力比为R 下的疲劳极限12) ∆K th 疲劳裂纹扩展的门槛值13) ISCC K 应力腐蚀破裂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14) /Tt εσ给定温度T 下,规定试验时间t 内产生一定的蠕变伸长率δ的蠕变极限15) T t σ给定温度T 下,规定试验时间t 内发生断裂的持久极限二、单向选择题1)在缺口试样的冲击实验中,缺口越尖锐,试样的冲击韧性( b )。

a) 越大; b) 越小;c ) 不变;d) 无规律2)包申格效应是指经过预先加载变形,然后再反向加载变形时材料的弹性极限( b )的现象。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d) 无规律可循3)为使材料获得较高的韧性,对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需要( c )的组合。

a) 高强度、低塑性 ;b) 高塑性、低强度 ;c) 中等强度、中等塑性;d) 低强度、低塑性4)下述断口哪一种是延性断口(d )。

a) 穿晶断口;b) 沿晶断口;c) 河流花样 ;d) 韧窝断口5) 5)HRC 是( d )的一种表示方法。

a) 维氏硬度;b) 努氏硬度;c) 肖氏硬度;d) 洛氏硬度6)I 型(张开型)裂纹的外加应力与裂纹面(b );而II 型(滑开型)裂纹的外加应力与裂纹面( )。

a) 平行、垂直;b) 垂直、平行;c) 成450角、垂直;d) 平行、成450角7)K ISCC 表示材料的( c )。

a) 断裂韧性; b) 冲击韧性;c ) 应力腐蚀破裂门槛值;d) 应力场强度因子8)蠕变是指材料在( B )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的塑性变形现象。

a) 恒应变;b) 恒应力;c) 恒加载速率;d) 恒定频率9)T t σ表示给定温度T 下,恰好使材料经过规定的时间t 发生断裂的( b )。

a) 蠕变极限;b) 持久强度;c) 高温强度;d) 抗拉强度10)th K ∆表示材料的( b )。

a) 断裂韧性; b) 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c ) 应力腐蚀破裂门槛值;d) 应力场强度因子11)在单向拉伸、扭转与单向压缩实验中,应力状态系数的变化规律是( C )。

a) 单向拉伸>扭转>单向压缩;b) 单向拉伸>单向压缩>扭转;c) 单向压缩>扭转>单向拉伸;d) 扭转>单向拉伸>单向压缩12) 平面应变条件下裂纹尖端的塑性区尺寸( b )平面应力下的塑性区。

a) 大于;b) 小于; c) 等于; d) 不一定13)材料的断裂韧性随板材厚度或构件截面尺寸的增加而( a )。

a) 减小;b) 增大;c) 不变;d) 无规律14)与干摩擦相比,加入润滑剂后摩擦副间的摩擦系数将会( b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一定15) 拉伸试样的直径一定,标距越长则测出的延伸率会( B )。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无规律可循16)拉伸试样的直径一定,标距越长则测出的断面收缩率会( C )。

a) 越高;b) 越低;c) 不变;d) 无规律可循17)拉伸试样的直径一定,标距越长则测出的抗拉强度会( C )。

a) 越高;b) 越低;c) 不变;d) 无规律可循材料和直径均相同的低碳钢长短试样各一个,用他们测得的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和抗拉强度是否基本相同?试样所以要规定一个标准要求的长度,是为了检测结果的标准化。

如果试样长度不同,虽然材料完全相同,但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试样长度相差不多,一般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如果试样长度太短,将会出现一些使检测结果不能标准化的情况。

试样检测都是要夹持的,如果太短,这夹持引起的应力会影响到试样的受拉区域,则这种试样肯定是长度太短而影响到了检测结果。

如果试样长度长一些,因为这试样,不管如何说是均质的,其实肯定是不均质的,只是变化范围大小不同而已。

所以试样长度的加长,试样将会在其薄弱处出现破坏的原理,结果长的试样检测结果要比短试样的小一些。

小多少?要看材料的不均匀程度与试样长度的差别。

标准检测,应该要按标准规定的要求来进行,才能使结果比较标准化,结果才能有权威性而让人信服。

其实,这种情况你可以做一下一些比对试验的,从而真实牢固地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

加载速度会对材料力学性能产生什么影响?加载速度的快慢就是生产加工中材料变形速度的快慢。

通常情况下,塑性变形速度越快,变形后的材料储能越高,应变硬化率越高。

这样造成材料本体硬度提高,力学中的抗拉强度会相对高一些,耐磨性能也好一些。

加工硬化可以使屈服强度增加,但不能改变抗拉强度金属的抗拉强度其实就是抵御外力、不让内部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裂纹发生扩展的能力。

这个涉及到了材料的断裂韧性。

凡是提高或降低材料断裂韧性的措施或手段会会相应提高或降低材料的抗拉强度。

如(1)加入高强的分散均匀、界面结合良好的细长纤维第二相(金属中加入高强陶瓷纤维);(2)或采取措施诱发产生应力诱导的体积发生膨胀的相变过程使得裂纹前端压应力成分增加(如氧化铝中加入氧化锆);(3)加入极细的弥散分布硬颗粒,使得裂纹的扩展不沿直线而沿曲线传播(金属中加入碳化钛或氮化钛);(4)裂纹前端扩展时尽可能地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不过这与所述的金属的本性有关二、简答题1.简述洛氏硬度试验方法的原理、计算方法和优缺点。

答:洛氏硬度试验方法的原理是以一定的压力(600N、1000N、1500N)将顶角为1200的金刚石圆锥体压头或直径为1/钢球压入试样表面,以残留于表面的压痕深度e来表示材料的硬度。

洛氏硬度的计算方法为:(1)对以金刚石圆锥体为压头、总试验力为1500N的C标尺,有HRC=100-e/0.002;(2)对以钢球为压头、总试验力为600N和1000N的A和B标尺,有HRA(B)=130-e/0.002。

洛氏硬度试验的优点是:(1)因有硬质、软质两种压头,故适于各种不同硬质材料的检验,不存在压头变形问题。

(2)因为硬度值可从硬度机的表盘上直接读出,故测定洛氏硬度更为简便迅速,工效高。

(3)对试件表面造成的损伤较小,可用于成品零件的质量检验。

(4)因加有预载荷,可以消除表面轻微的不平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洛氏硬度的缺点是:(1)洛氏硬度存在人为的定义,使得不同标尺的洛氏硬度值无法相互比较,不像布氏硬度可以从小到大统一起来。

(2)由于压痕小,所以洛氏硬度对材料组织的不均匀性很敏感,测试结果比较分散,重复性差,因而不适用具有粗大组成相(如灰铸铁中的石墨片)或不均匀组织材料的硬度测定。

2)什么是低温脆性?并阐述低温脆性的物理本质。

答:材料因温度的降低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变为穿晶解理,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的现象,称为低温脆性或冷脆。

低温脆性是材料屈服强度随温度的下降而急剧增加、但材料的断裂强度σf却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结果。

3)切口冲击韧性实验能评定那些材料的低温脆性?哪些材料不能用此方法检验和评定?局限性?答:切口冲击韧性实验能综合评定缺口、低温和高应变速率对对材料脆化的影响。

塑性很好的材料及表面光滑无裂纹的材料不能用此方法检验和评定。

局限性表现在材料的冲击韧性是定性的,无法用理论公式确定,而且,对缺口、材料缺陷敏感,不能定量研究。

4)从宏观和微观分析为什么有些材料有明显的韧脆转变温度,有些没有?答:宏观上,体心立方中、低强度结构钢明显的韧脆转变温度,高强度度结构钢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冲击功都很低,没有明显的韧脆转变温度。

面心立方金属及其合金一般没有韧脆转变现象。

微观上,体心立方金属中位错运动的阻力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位错运动阻力随温度下降而增加,在低温下,该材料处于脆性状态。

而面心立方金属因滑移系较多,对温度不敏感,故一般不显示低温脆性。

5)材料的厚度或截面尺寸对材料的断裂韧性有什么影响?在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的测试过程中,为了保证裂纹尖端处于平面应变和小范围屈服状态,对试样的尺寸有什么要求?答:材料的断裂韧性随材料厚度或截面尺寸的增加而减小,因此为保证裂纹尖端处于平面应变和小范围屈服状态,对试样在z向的厚度B、在y向的宽度W与裂纹长度a之差(即W-a,称为韧带宽度)和裂纹长度a设计成如下尺寸:6)高周疲劳与低周疲劳的区别是什么?并从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出发,分析应如何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答:高周疲劳是指小型试样在变动载荷(应力)试验时,疲劳断裂寿命高于105周次的疲劳过程。

高周疲劳试验是在低载荷、高寿命和控制应力下进行的疲劳。

而低周疲劳是在高应力、短寿命、控制应变下进行的疲劳过程。

对高周疲劳,由于承受的载荷较小、常处于弹性变形范围内,因而材料的疲劳抗力主要取决于材料强度。

于是提高的材料就可改善材料的高周疲劳抗力。

而对低周疲劳,承受的载荷常大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处于塑性变形内,因而材料的疲劳抗力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塑性。

于是增加材料的塑性,可提高材料的低周疲劳抗力。

7)叙述区分高强钢发生应力腐蚀破裂与氢致滞后断裂的方法。

答:应力腐蚀与氢致滞后断裂,虽然都是由于应力和化学介质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延滞断裂现象,但可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区分:(1)利用外加电流对静载下产生裂纹的时间或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来判断。

当外加小的阳极电流而缩短产生裂纹时间的是应力腐蚀;当外加小的阴极电流而缩短产生裂纹时间的是氢致延滞断裂。

(2)应力腐蚀的断裂源在试样的表面;而氢致开裂的断裂源在表面以下的某一深度处。

(3)应力腐蚀断口的颜色灰暗,常有腐蚀产物存在;而氢致断裂断口一般较光亮、没有腐蚀产物或腐蚀产物的量很少。

(4)应力腐蚀的主裂纹有较多的二次裂纹存在;而氢致断裂的主裂纹没有分枝。

8)与常温下力学性能相比,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有哪些特点?答:与常温下力学性能相比,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有如下特点:(1)材料在高温下将发生蠕变现象。

即在应力恒定的情况下,材料在应力的持续作用下不断地发生变形。

(2)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与载荷作用的时间有关了。

载荷作用的时间越长,引起一定变形速率或变形量的形变抗力及断裂抗力越低。

(3)材料在高温下工作时,不仅强度降低,而且塑性也降低。

应变速率越低,载荷作用时间越长,塑性降低得越显著。

因而在高温下材料的断裂,常为沿晶断裂。

(4)在恒定应变条件下,在高温下工作的材料还会应力松弛现象,即材料内部的应力随时间而降低的现象。

9)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变形机制与断裂机制,和常温比较有何不同?答:变形机制:高温下晶内变形以位错滑移和攀移方式交替进行,晶界变形以滑动和迁移方式交替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