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时2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时2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

课时2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基本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

2.学会分析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产生机制)。

一、我国的泥石流灾害1.我国泥石流与滑坡分布范围广、危害之大世界少有,其形成与分布与地形、地势有着明显的关系。

2.种类(1)暴雨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①半湿润、②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湿润季节的③降雨成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因子。

(2)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④102°E以西的高原上,由于这些地区人口稀少,致灾效应并不突出。

3.成因:泥石流的形成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时,⑤降雨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

⑥人为因素有时甚至变为主导作用。

4.分布(1)大体以燕山、⑦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分为两部分。

(2)该线以西的⑧华北山地、黄土高原、⑨秦岭山地、⑩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主要发育区,呈⑪带状或⑫片状分布。

(3)该线以东的⑬辽东、⑭华东和中南山地以及⑮台湾、海南山地,泥石流呈⑯零星分布。

二、我国的滑坡灾害1.形成:我国滑坡的形成原因很多,其中⑰暴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外部因素。

2.季节:每年的⑱6~8月为我国滑坡灾害的主要活动期。

3.分布:我国滑坡大致以大兴安岭—⑲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滑坡分布较为稀疏,西部较为密集。

其中以⑳秦岭—○21川西—○22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

我国滑坡灾害频率最高的是四川省。

思考1.为什么我国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地区?答案 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地区。

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2.人类活动是如何诱发地质灾害的?答案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

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汇水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人类若修建水库选址、设计不当,易诱发地震。

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探究点一 我国的泥石流灾害探究活动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答案(1)甲地。

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解析第(1)题,泥石流发生条件主要从地形坡度、植被状况、降水量及降水强度等方面思考;图形显示,甲处河谷等高线密集,位于太行山东侧,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第(2)题,泥石流的危害主要有:掩埋农田村镇,摧毁桥梁道路,阻塞河道等,结合图示信息作答即可。

反思归纳泥石流的成因分析泥石流形成的因素要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

(1)自然因素:主要取决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气象、暴雨等。

①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岩性、地震、新构造运动以及某些物理作用等因素。

地质条件不稳定往往造成山体破碎,为泥石流提供碎屑物质。

②地貌条件主要指泥石流沟的沟床比降、沟坡坡度、坡向、集水区面积和沟谷形态等。

泥石流的源头多呈环形洼地,有利于松散固体物质与水流的聚集,是碎屑物质和水的主要供给区。

陡峭的沟坡和比降大的沟床,重力作用明显,坡面物质不稳定,使其快速流动形成泥石流,并迅速下泻。

③水文气象条件主要是大气降水,其次为地下水和冰雪融水等。

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时,降雨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

(2)人为因素: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导致了泥石流的发生。

如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破坏植被;矿山开采中的滥挖、滥采和不合理弃渣;不合理的工程建设(修建铁路、公路,开挖渠道)。

人为活动为泥石流的形成起了扩大和加快的作用,有时甚至变为主导作用。

迁移应用1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答案 A解析根据泥石流等形成条件可知,泥石流等形成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坡度、岩石风化程度呈正相关。

探究点二我国的滑坡灾害探究活动2011年江西8个滑坡灾害监测点观测坡面促使滑坡复活的临界雨量值。

监测点的过程累积雨量即为滑坡复活的临界日雨量,当达到临界雨量时,滑坡有发生蠕动变形的可能。

读“监测点植被覆盖率和滑坡复活的临界日雨量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滑坡复活的临界日雨量与植被覆盖率有何关系?(2)在有森林覆盖的坡体,影响滑坡发生与否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哪些?答案(1)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

即植被覆盖率越低,滑坡复活的临界日雨量越小;植被覆盖率越高,滑坡复活的临界日雨量越大。

(2)主要有降水量及强度大小、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大小、地形的坡度大小。

反思归纳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移速度、滑移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动能有关。

一般而言,滑坡体的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则滑坡的活动强度也就越高,危害程度也就越大。

具体说来,影响滑坡活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1)地形: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高。

斜坡前方地形的开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

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

(2)岩性:构成滑坡滑面的岩土的性质,直接影响着滑速的高低,一般而言,滑坡力学强度越低,滑坡体的滑速也就越高。

(3)地质构造: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面越发育,形成的滑坡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

(4)诱发因素:诱发滑坡活动的外界因素越强,滑坡的活动强度则越大。

如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诱发的滑坡多为规模较大的高速滑坡。

总之,滑坡的活动强度是若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迁移应用2关于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坡体位置越高、体积越大,滑坡的活动强度就越高,危害程度就越大B.滑坡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滑坡的活动强度就越高,危害程度就越小C.滑坡体位置越低、体积越大,滑坡的活动强度就越高,危害程度就越大D.滑坡体位置越高、体积越大,滑坡的活动强度就越小,危害程度就越小答案 A解析滑坡是岩体受重力作用从高处滑落低处的现象。

滑坡体的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滑坡的活动强度就越高,危害程度也就越大。

滑坡是我国山区常发生的一种地质灾害。

泥石流与滑坡灾害⎩⎪⎪⎪⎨⎪⎪⎪⎧泥石流⎩⎨⎧ 类型成因分布滑坡⎩⎨⎧ 成因季节分布 1.泥石流经常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 ( ) A.黄河河口三角洲 B.内蒙古高原 C.江南丘陵 D.天山北麓答案 D 解析 泥石流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岩石破碎;坡度大且降水集中;植被覆盖率低。

综合考虑天山北麓最符合。

2.下面为“醉林示意图”,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崩塌B.滑坡C.水土流失D.地震答案 B 解析 由图中坡体整体滑动的特征,可以确定为滑坡现象,故选B 。

3.2014年7月4日,在新疆博州精河县八家户农场牧业三队库苏木齐克草场与那仁郭勒夏草场交会处,山体发生严重滑坡,造成当地6名牧民遇难,1 500多只(头)羊和牛被埋。

关于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B.该滑坡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没有任何的先兆C.该滑坡是由于持续降雨导致岩体顺层滑动,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D.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答案 C解析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地质灾害发生时一般都有前兆,滑坡的形成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 )A.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B.类型齐全的特点C.暴发频繁的特点D.规模巨大的特点答案 A解析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

5.读“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区位于________(填代号),分析原因。

(2)②处泥石流多发生在________季,原因是什么?(3)③处滑坡和泥石流较少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①位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陡峻;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植被破坏较为严重。

(2)夏夏季气温高,大量积雪和高山冰川融化形成洪水,产生泥石流。

(3)③处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缺少降水,地表以沙漠为主,因此滑坡和泥石流较少发生。

课时作业[基础过关]1.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 )A.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B.地震、泥石流、滑坡C.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D.地震、火山、海水入侵答案 B解析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有10多种,其中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地震、泥石流、滑坡。

2.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B.火山喷发C.滑坡D.泥石流答案 A解析地震是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我国是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地质灾害危害很大。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A.我国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地区,地质作用强烈B.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C.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D.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4.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A.暴雨和泥石流B.火山和地震C.洪涝和台风D.滑坡和沙尘暴答案 3.C 4.B解析第3题,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抵御能力无关,而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第4题,火山和地震均属地质灾害,且火山可以诱发地震灾害。

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分布图”,据图回答5~6题。

5.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干旱B.寒潮C.沙尘暴D.滑坡6.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风是该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B.该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C.气候是该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D.植被破坏是造成该灾害发生的重要人为原因答案 5.D 6.D解析根据图及所学知识可知,该自然灾害最可能为滑坡。

滑坡一般发生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造成滑坡的重要诱发性因素之一。

7.下列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泥石流是山区暴发的特殊洪流B.滑坡和泥石流在平原上也常有发生C.泥石流破坏力很强,而滑坡则无破坏力D.滑坡会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答案 A解析滑坡和泥石流发生在山区,破坏力均较大,滑坡不会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等。

8.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滑坡和泥石流在我国分布很广B.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与重力作用无关C.滑坡与泥石流成因相同D.大暴雨不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答案 A解析滑坡与泥石流均与重力作用有关,但二者的成因不同,滑坡和泥石流均可能因大暴雨诱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