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培训课件PPT
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 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B
5
主要危害因素: 密闭设备
释义:
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压力容器的主要危害因素 :缺氧,一氧化碳(CO)中毒,挥发性有机溶剂中毒,爆炸 ; 冷藏箱、管道的主要危害因素:缺氧 ; 烟道、锅炉的主要危害因素:缺氧,一氧化碳(CO)中毒
、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3.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 4.必须对有限空间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
、硫化氢等)浓度等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 业; 5.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呼吸器、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 设施和应急装备; 6.作业现场必须配置监护人员; 7.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畅通; 8.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B
10
有限空间辨识:
足够大、可以进入
是
否
为人长期居留所设计 是
否
不是一个 受限空间
有害气体环境 毒气 富氧 缺氧
火灾、爆炸 其它
否
被吞噬的 危险
干/湿物 料使进入 者受困
否
内部构造 倾斜的走道 脚/手的羁绊
陷阱 其它
否
其它危险 电气 辐射 噪声 振动 运转的部件 过热/过冷 不良的联络沟通
否
不需要办许可证的受限空间
矿井的主要危害因素:缺氧,一氧化碳(CO)中毒,易燃 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爆炸。
B
8
有限空间分为3类:
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 、冷库、粮仓、料仓等。
B
9
主要危害因素:地上有限空间
释义: 储藏室、温室、冷库的主要危害因素:缺氧 ; 酒糟池、发酵池的主要危害因素:缺氧,硫化氢(H2S)中 毒,可燃性气体爆炸 ; 垃圾站的主要危害因素:缺氧,硫化氢(H2S)中毒,可燃 性气体爆炸; 粮仓的主要危害因素:缺氧,磷化氢(PH3)中毒,粉尘爆 炸; 料仓的主要危害因素:缺氧,粉尘爆炸
B
23
关于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 安全监管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5〕56 号
二、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审批制度。要监督工贸企业建 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严禁不审 批开展作业。工贸企业要针对可能逸出硫化氢等有毒 有害气体的清淤、清污、维修等作业,严格履行审批 手续,重点确认相应防护措施,确保作业现场有持续 稳定的机械通风,并配备空气呼吸器等个体防护装备 和应急装备。
B
15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 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9号 令)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 、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 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 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工贸企业对其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主体责任 。承包方对其承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直接责任 。
B
19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 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9号 令)
第二十八条 工贸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条 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 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 安全培训。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 第七条 工贸企业应当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
(一)未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 志的;
(二)未按照本规定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 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B
20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 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9号 令)
第二十九条 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
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培训
2017年7月
B
1
参加培训须知
请勿在会议室内吸烟 上课时间请勿: --接、打电话 --交谈其他事宜 --随意进出教室 上课时间欢迎: --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 --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
谢 谢 合 作
B
2
主要内 容
一、术语和定义 二、相关法律法规 三、危险分析 四、管理要求 五、事故案例
是
是
是
是
需要办许可证的受限空间
B
11
有限空间辨识:
1、物理条件(同时符合以下3条) 足够大到员工可以进入从事指定的工作; 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 不能自如进出; 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
B
12
有限空间辨识:
2、危险特征 (至少符合以下特征之一) 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有害气体;
(五)未教育和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本规定正确佩戴与使用 劳动防护用品的;
(六)未按照本B 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应急预案,配备 21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 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 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 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一)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辨识、提出防范 措施、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的;
(二)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 、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的;
(三)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作业方案或者方 案未经审批擅自作业的;
(四)有限空间作业未按照本规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检测 或者监测,并实行专人监护作业的;
三、监督企业设置安全警示标识。要监督工贸企业在
排查出的每个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或设备附近设置清晰
、醒目、规范的安全警示标识,标明主要危险有害因
素,警示有限空间风险,严禁擅自进入和盲目施救。
B
24
关于印发《全省冶金等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 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晋安监管四字[2012] 20号)
一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对有限空间作业 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不到位。
B
3
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学习
一、术语和定义
有限空间(通常也称为受限空间、密闭空间):是指
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 ,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 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
有限空间作业:
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B
4
有限空间分为3类:
(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
、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五)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B
17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 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9号 令)
第三条 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 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 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 间作业安全负责。
B
16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 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9号 令)
第五条 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 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 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 目施救。
B
22
《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 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4〕37号)
要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现场逐条进行确认
1.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2.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
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能掩埋进入者的物料;
受限空间的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
(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斜收拢);
存在任何其他已识别的严重安全或健康危害
。
B
13
足够大可以进入作业 不能够进出自如 不是人长期居留所设计
有毒气体:C1—C4
内部构造:作业时取掉
塔板,人是站立在塔壁
伸出的塔板支撑上
二是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扎实,作业人员缺乏有限空 间作业基本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是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在未对作业现场进行
通风,未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没有防护人员监护的
情况下组织作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是防护用品配备不足,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自救器、防 毒面具等防护装备和气体检测监控仪器。
五是企业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在发生事故后, 往往因盲目施救导致伤亡人数扩大。
(二)企业应当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含检测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
要求的防护用品和设备。
(三)企业应当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告知作
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
(四)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当处于安全环境,并做好检测记录,包
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第一,科学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 第二,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 第三,可靠隔离有限空间作业地点。 第四,落实有限空间通风检测措施。 第五,核查有限空间作业防范措施。 第六,分类建立有限空间作业档案。
B
27
三、危险分析
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