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卫生服务宣传资料

公共卫生服务宣传资料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其免费内容
公示
为了全面落实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均等化惠民政策,国家决定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九大项目,现对这九大项目及相关的免费内容作如下介绍。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儿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在自愿与引导的基础上,积极为辖区内全体常住居民免费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并对健康信息及时更新,逐步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建立健康档案的好处:
首先,可以随时到医院进行体检及咨询,免去挂号、排队等待等麻烦;
第二,首次建立个人档案的居民可以免费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及臀围,进行心肺等体格检查,医生会依据健康体检中发现的健康问题,对您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与干预,使您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及时予以消除,并将上述信息记录在案,当患病时可以直接使用,省去许多麻烦。

如有慢性病,也可缴费进行血糖、心电图及尿液分析检查等;
第三,建档后为居民发放健康联系卡、配备责任医生,免费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治疗的指导工作,包括妇儿、老年人保健工作,还将定期组织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普及健康知识;
第四,65岁以上的居民和65岁以下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将每年为其免费体检一次,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第五,对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的社区居民免费进行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

2、健康教育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优生优育、传染病预防及辖区内重点健康问题凤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免费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服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每月出版健康教育宣传板报宣传健康知识,并每月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不定期开展公众健康咨询与义诊活动等
3、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

开展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上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4、老年人保健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并免费提供一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测量、心肺等检查、免费做一次空腹血糖检测,经济条件许可时可进行心电图、尿常规等检查。

5、预防接种为辖区内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发现、报告预防接种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6、儿童保健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及第3年至少2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

7、孕产妇保健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对辖区内孕妇提供5次产前检查,并开展至少5次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对产妇进行2次产后访视,了解产后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访视指导。

8、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

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

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登记管理,每3个月至少提供一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健康指导。

每年对管理的慢性病的人群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测量、心肺等检查、免费做一次空腹血糖检测,经济条件许可时可进行心电图、尿常规等检查。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对辖区内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健康指导。

每年对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测量、心肺等检查、免费做一次空腹血糖检测,经济条件许可时可进行心电图、尿常规等检查。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十个问题宣传
1、什么是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的概念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

2009年12月, 卫生部印发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 对健康档案进行了界定, 即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 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

基本回答了健康档案建档主体、建档内容, 明确了健康档案涵盖生命过程及健康因素两个重要的维度。

2、为什么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健康档案本身不是目的, 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有效的管理手段。

健康档案的建立应满足三方面的需要。

首先是居民获得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 健康档案便于医务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同时也有利于居民自身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第二, 是建立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需要, 健康档案是健康服务的文件记录, 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过程中应保存和管理这些服务记录, 并通过使用改善服务效率, 同时更好地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第三, 健康档案是卫生行政部门考核评价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重要工具, 居民的群体健康信息可作为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

3、为谁建立健康档案?
从长远来看, 全体居民都应该建立健康档案。

但是, 在当前情况下, 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有限, 信息系统尚不健全, 应确定优先建档对象。

首先, 要为主动利用服务的人群建档, 这些人群主动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或寻求咨询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在服务过程中为这部分人群建立健康档案, 以保证建档的有效性。

其次, 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为重点管理人群主动建档。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 主要包括两类人群, 即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