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层塔式住宅户型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商品化住宅市场逐步成熟。
人口和住宅的
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城市住宅开发开始进一步注重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基本要求。
在这一方面,小高层塔式住宅形态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小高层塔式住宅在小区环
境创造上有突出优势。
本文就小高层塔式住宅户型进行探讨,给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小高层;塔式住宅;户型
1、小高层塔式的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商品化住宅市
场逐步成熟。
城市住宅开发开始进一步注重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基本要求。
在这
一方面,小高层塔式住宅形态具有其特殊的优势。
小高层塔式住宅在小区环境创
造上有突出优势。
生理学表明,当人们居住达到一定高度时,往往在视觉上产生
对地面人物、景物失去明确特征的感觉,况且高层上下交通完全依赖电梯,距离
尺度甚远,使人感到压抑、不自然。
与之相比,小高层多为7-11层(部分11跃
12层),高度为30米左右,俯视地面、观看景物、照看儿童户外活动等均为适宜,使人感到亲切而不失舒展,结合总体环境可创造出更宜人的居住空间。
我国
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无障碍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住宅设计中的重要理念和
重要内容。
从实际生活看,小高层均安装电梯,能免除爬楼之苦,比较高层因层
次不多,电梯服务户数相应较少,流量降低,运行速度加快,等待时间较短,人
们普遍感受到居家住行更为方便、舒适。
小高层塔式97.2%的居民认为主卧室应
朝南,39.4%同时认为次卧室也应朝南。
而其他情况无论如何布局,总有一些套
型朝向不甚理想,没有阳光的卧室和起居室使人难以接受。
相比之下,塔式小高
层由多层住宅平面发展而来,大多坐北朝南,日照充沛,通风良好,能充分满足
居民采光的要求。
一般而言,塔式小高层得房率为80%以上,高层由于须设置两
座防烟楼梯、两台电梯、前室友、配电间、值班管理用房等,得房率只能徘徊在70%左右。
而小高层一般在11层以下,可采用一台电梯、一座楼梯,无须值班室,因而也就省却了大量公用面积,得房率可达到80%以上。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
源相对匮乏,适当的层数、合理的容积率成为一种必然。
在节约用地这一点上,
小高层相对于多层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一定条件下,绿化率相同,可在一定程度
上提高城市住宅用地的集约度;容积率相同,则可较大地减少建筑占地面积,增
大绿化空间。
与多层住宅砖混结构相比,小高层住宅具有高层建筑的结构优势:
采用壁式框架结构,桩基牢固稳定,抗震性良好;室内承重墙少,便于重新布局
装修室内空间,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而高层住宅一般采用剪力墙结构,室内空间
不可随意改动,给装修带来诸多不便。
由于上述小高层塔式住宅这种高度低、重
量轻、基础和结构处理相对简单的特点,加之建设施工周期短、投资少、造价低,有利于资金周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居民的欢迎。
小高
层塔式住宅采用壁式框架结构和轻质墙体材料,为大开间创造了可能。
居住者可
根据自身需要分隔房间,从而赋予空间一定的灵活性。
此外,在老龄化问题日益
突出的上海,小高层电梯的设置无疑为老人提供了极大方便,但同时必须考虑无
障碍设计,如室外入口处设残疾人坡道等,室内也应考虑老人特点做相应处理。
由于城市人口增加科技进步,住宅设计要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小高层住宅设
计要为设施的增加留有空间,如热水集中供应系统、采暖设备、厨房和卫生间家
用设备等,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小区智能化也对小高层住宅的设计提出了更
高要求,应为有关设备、管线的安装留有余地。
2、住宅户型设计的探讨
户型问题是住宅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它关系到住宅的功能合理性、适用性、经济性以及分配、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若要综合解决户型问题,一方面需要进行
社会调查、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从
我国现实条件出发,在现有水平上挖潜、改革,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和有效的解决
办法来。
生活需要多种户型,这是大家认识一致的。
但究竟哪些户型适用? 可以说,户型定位是否准确、户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事关项目成败极为关键的因素,对
涉及户型的一些问题作些探讨,希望我们的研究心得能给您一定的帮助。
要探讨
户型,必须首先对近、远期家庭人口构成和住房分配进行分析和研究。
3、小高层塔式住宅户型探讨
3.1户型类别配置
想吸引所有消费者的项目最终只能是所有消费者都吸引不到。
因此户型策划
的首要工作即是根据项目所处区位及周边总体环境,结合目标消费者定位,确定项
目是以立体户型为主还是以平面户型为主?是以三房二厅二卫以上大户型为主还
是以二房二厅一卫以下小户为主?一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复(跃层)式等
分别应占多少比例? 下图给出塔式小高层一梯四户户型图。
图1塔式高层一梯四户型图
3.2户型面积设定
从目前的市场实况看,由于生活习惯、居住观念的不同,我国南北之间、东西之
间消费者对户型面积的要求存在巨大差异。
香港人通常将70㎡做成三房而北方
地区二房的面积也大多超过100㎡。
就是同一城市,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面积的要
求也大相径庭:有的认为三房应在100㎡左右,有的希望三房能做到130㎡以上甚
至170㎡;有的喜欢70㎡的二房,有的中意二房超过90㎡……那么具体到某一楼盘,
每种户型类别的面积到底以多少为宜,显然需要精心策划。
3.3户型类别分布
我们在很多项目中都见过一些单纯从设计角度看堪称优秀的户型却不幸沦为
库存,其原因在于发展商将它们放在了错误的位置:面积大、总价高的户型却被放
在临近路边噪声相当大的地方、或景观较差的地方、或朝北的方向、或南北向楼
体中、或有西晒、或是底层……位置最好的地方设置总价最高的户型、位置最差的地方设置总价最低的户型,是决定各类户型在项目中位置分布的基本原则,背离这
一点,收获的就可能是积压或低价低利润。
4、结论与展望
在向高空发展的同时,增加绿化,保护自然。
而且其住宅区内部的绿化是丰
富多彩的,几乎都会设有水池、喷泉、建筑小品、儿童游戏场以及草坪、花台等等。
这样即使在如林的建筑围合下,小孩们仍可以在游戏场嬉戏,老人们可以慢跑、聊天,大大提高了居住的质量。
单体平面组合多样化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不同的平面组合,每层所容纳的户型单元数量各不相同,从而产生不同
价位、不同层次的住宅类型,满足各阶层的购房需要。
注重住房适宜性,低调消费。
注重科学的平面配置和功能的实用性,在室内装修上也是注重材料性能多于
外观。
无论是开发者还是购房者,对于房屋设计与要求都是从适宜性出发,卖与
买都是十分理性的。
开发者根据居民的可负担能力,在居民经济可承受范围内不
断改善居住条件;而购房者也是根据自己的住房需求和购买力,采用低调的、最
直接有效的住房选择来解决居住问题。
参考文献
12010年全国城市住宅设计方案竞赛结束[J];建筑学报;2011年02期
2缩小每户面宽节约住宅用地[J];建筑学报;2008年03期
3赵景昭.改进住宅设计的几个问题 [J];建筑学报;2009年04期
4李德大.哈尔滨市2012年城市小高层设计方案竞赛评介[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1期。